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轻诺寡信_轻诺寡信解释_轻诺寡信来历出处_轻诺寡信历史典故

轻诺寡信

历史典故

轻诺寡信怎么写好看:

轻诺寡信历史词典解释

凡轻易许诺的人,事后往往不能实践其诺言,很少信用。《老子》第五十五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并列 轻地许诺,却不守信用。语本《老子》63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吴因易《宫闱惊变》:“重登帝位的李显倒并非轻诺寡信的君王。”△贬义。用来形容不诚实的人。↔一诺千金 其言可信不轻然诺。也作“轻言寡信”。

词语分解:

  • 轻诺的解释 轻易许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此似是而非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言不详於反覆,好轻诺而无实者,虚人也。”参见“ 轻诺寡信 ”。
  • 寡信的解释 少信用;少诚信。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汉 刘向 说苑·谈丛:“营於利者多患,轻诺者寡信。” 宋 柳永 尾犯词:“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历史典故推荐:前合后仰

见“前仰后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轻诺寡信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轻诺寡信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