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一举两得_一举两得解释_一举两得来历出处_一举两得历史典故

一举两得

历史典故

一举两得怎么写好看:

一举两得历史词典解释

做一件事情而能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汉代班固等撰《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复亡矣,可谓一举而两得者也。”《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增广穷人之业,以辟西郊之田,此又农事之大益也。”


述补 做一件事收到两方面的功效。语本《战国策·秦策一》:“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高阳《粉墨春秋》:“方又接着说道:‘既然已经谢绝了他的重礼,索性再放了万墨林,既表示了你的清白,也顾全了你们之间的私交。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褒义。多用于说明做事的效果好。→一箭双雕 ↔鸡飞蛋打。 也作“一举二得”、“一举两便”、“一举两全”。

词语分解:

  • 一举的解释 一次行动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 两得的解释 同时兼得两种长处、两种利益。韩非子·难一:“贤 舜 则去 尧 之明察,圣 尧 则去 舜 之德化;不可两得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田五千顷,法当用人七千,臣令吏於无事时,督习弓矢,为战守备,因可以制虏,庶几所谓兵农兼事,务一而两得者也。”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余以谓先王之养老者备矣,士大夫之致其位者,曰不敢烦以政,盖尊之也。而士亦皆明於进退之节,无留禄之人,可谓两得之也。

历史典故推荐:笨嘴拙舌

并列 笨嘴笨舌的,没有口才。老舍四世同堂81:“她~的把这个决定首先告诉了韵梅。”△多用于言谈方面。也作“笨口拙舌”。“笨嘴笨舌”。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一举两得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一举两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