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把臂入林_把臂入林解释_把臂入林来历出处_把臂入林历史典故

把臂入林

历史典故

把臂入林怎么写好看:

把臂入林历史词典解释

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谢安)道:‘豫章(指谢鲲)若遇七贤(即指“竹林七贤”,见该条),必自把臂入林。’”

把臂,挽住手臂;林,指竹林。谢安的话意思是说:谢鲲为人不拘礼法,倜傥潇洒,若遇“竹林七贤”,必将同入竹林,欣然结为同道。后世因以“把臂入林”用为与友偕隐的典故。

清.王晫《今世说.品藻》:“胡旅堂与龚总宪书云:‘研德、三,吴门之两玉树(见“芝兰玉树”);门下见之,定把臂入林。’”


连动 挽着手臂,进入竹林。形容志趣相投,亲无间。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谓若遇竹林七贤,必将同入竹林,欣然结为同道。清·王晫《今世说·品藻》:“胡旅堂与龚总宪书云:‘研德、畴三、吴门之两玉树;门下见之,定把臂入林。’”△用于描写交往。

词语分解:

  • 把臂的解释 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
  • 入林的解释 归隐林下。 唐 王维 酬贺四赠葛中之作诗:“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唐 贾岛 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中峯絶顶非无路,北闕除书阻入林。” 清 王夫之 苏太君孝寿说:“故入林以来,二十餘年,如黄杨逢闰,笔舌尽缩,而一再为之引伸,不能自休。”

历史典故推荐:上闻下达

并列 闻,听见。达,明白。使上边的人知道,使下面的人明白。唐·韩愈与李翱书:“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 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泛指使自己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把臂入林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把臂入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