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_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解释_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来历出处_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历史典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历史典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历史词典解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朱熹集注:“艾,草名,所以灸者,干久益善。夫病已深,而欲求干久之艾,固难卒办。”比喻临急求药,终不可得。


其他 艾,一种可做药用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多年重病,必求干燥已久的艾来医治。比喻临急时才求解决的办法而不可得。语出《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贬义。多用于表示处事方法方面。

历史典故推荐:才疏志大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魏书.南安王桢东平王略等传论:“熙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