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不识庐山真面目_不识庐山真面目解释_不识庐山真面目来历出处_不识庐山真面目历史典故

不识庐山真面目

历史典故

不识庐山真面目历史词典解释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云雾甚多,常年围绕山峰,不易看清。宋诗人苏轼抓住这一特点咏吟庐山的独特景色。遂用为认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郭小川《万里长横渡》诗:“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述宾 比喻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语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多用于本质方面。

词语分解:

  • 不识的解释 .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
  • 真面目的解释 真实的面貌和色彩详细解释本来的面貌。犹言真相。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郭沫若 《雄鸡集·关于白乐天一》:“他对我说,就为了这样,他愿意把闲却了的,为

历史典故推荐: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

苏:拾取。粪壤:粪土。充:充塞。帏:佩在身上的香囊。申椒:即大椒,香木名。 拣起粪土充塞佩囊,反而说申椒不香。 比喻善恶不分,是非颠倒。语出《楚辞.离骚》:“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王逸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不识庐山真面目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