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手足重茧_手足重茧解释_手足重茧来历出处_手足重茧历史典故

手足重茧

历史典故

手足重茧怎么写好看:

手足重茧历史词典解释

《淮南子.修务》:“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注: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墨子听到楚国欲攻宋国的消息,很惊恐,于是他走了十日十夜,脚上起了几层老茧而不休息,为了劝楚放弃攻宋之念。后以“手足重茧”为奔波劳瘁的典故。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一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阴有归志。”


主谓 手和脚磨出了一层又一层茧子。语出《谷梁传》:“墨子自鲁去楚,十日十夜手足重茧而不休息。”《聊斋志异·劳山道士》:“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多用于描写劳苦非常。→手足胼胝

词语分解:

  • 手足的解释 1 ∶指兄弟亲如手足2 ∶指举动、动作手足无措3 ∶指党羽,爪牙广有手足4 ∶手和脚
  • 重茧的解释 1.厚绵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杜预 注:“茧,緜衣。”2.手脚上的厚茧。多指跋涉辛苦。战国策·宋卫策:“ 墨子 闻之,百舍重茧,往见 公输般 。” 姚宏 注:“重茧,累胝也。”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 干木 息偃以藩 魏 , 包胥 重蠒而存 郢 。”晋书·温峤传:“昔 包胥 楚国 之微臣,重趼致诚,义感诸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手足重茧,不堪

历史典故推荐:事过情迁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处州同乡会公电:“然我国人之热度几何,只恐事过情迁,不数月而渐归消灭。” 见“事过境迁”。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然我国人之热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手足重茧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手足重茧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