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藏舟_藏舟解释_藏舟来历出处_藏舟历史典故

藏舟

历史典故

藏舟怎么写好看:

藏舟历史词典解释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也。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庄子以藏舟于壑而终于被负走为喻,说明世间之物难以固藏使之不变不亡。后常用以比喻人之难逃物化,作为哀挽死者的典故。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其二:“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此借以哀挽乐大夫之死。又赵彦昭《哭仆射鄂公杨再思》:“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期。”此借以哀挽杨再思之死。

词语分解:

  • 藏舟的解释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王先谦 集解:“舟可负,山可移。 宣 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唐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之二:“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復叹藏舟。”
  • 藏的字典解释 藏 cáng 隐避起来:埋藏
  • 舟的字典解释 舟 zhōu 船:舟辑

历史典故推荐:浓妆淡抹

见“淡妆浓抹”。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藏舟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藏舟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