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赐环召还_赐环召还解释_赐环召还来历出处_赐环召还历史典故

赐环召还

历史典故

赐环召还怎么写好看:

赐环召还怎么写好看

赐环召还历史词典解释

《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玦如环而缺,肉好若一谓之环。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

“环”与“还”谐音,“玦”与“绝”谐音,帝王常用环与玦表示对罪臣的召还或永不召还。后遂以“赐环”为被放逐之臣赦罪召还的典故。

唐.说《出湖寄赵冬曦》诗之二:“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词语分解:

  • 赐环的解释 亦作“ 赐圜 ”。旧时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谓“赐环”。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唐 张说 出湖寄赵冬曦诗之二:“ 湘浦 未赐环, 荆门 犹主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自解一官,又经数载。 軾 儿謫任 武林 ,未获赐环消息; 辙 儿召居諫院,犹然落魄规模。” 清 陈康祺 壬癸藏札记卷一
  • 还的解释 还 (還) huán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

历史典故推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意谓礼乐不可长期不演习。语出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晋书.戴若思传.附弟邈:“霸主有旰食之优,黎元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赐环召还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赐环召还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