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好词好句>> 组词>> 暑组词_暑字怎么组词_暑组词有哪些_带暑字的词语

暑组词_暑字怎么组词_暑组词有哪些_带暑字的词语

好词好句 组词 发布时间:2020-01-19 14:09:22 

标签:暑,暑组词,暑字怎么组词,暑组词有哪些,暑开头的词语,暑结尾的词语

暑的解释:


shǔ
热:暑天。暑热。暑假。酷暑。
中医学“六淫”之一。


笔画数:12;
部首:日;
笔顺编号:251112132511

暑怎么写好看:

暑怎么写好看
暑怎么写好看

暑开头的词语:

  1. 暑伏
  2. 夏季伏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杨溪北流注于夷水,此水清泠甚于大溪,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刘彦齐

  3. 暑气
  4. 盛夏的热气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详细解释盛夏时的热气。周礼天官凌人夏颁冰掌事汉郑玄注暑气盛,王以冰颁赐,

  5. 暑去寒来
  6. 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7. 暑湿
  8. 炎热潮湿。史记大宛列传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溼。唐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

  9. 暑天
  10. 炎夏的日子伏天七月初至九月初期间常出现夏天的酷热天气详细解释夏季炎热的日子夏天。唐杜甫万丈潭诗何当暑天过,快意风云会。一

  11. 暑期
  12. 暑假期间夏季炎热的日子详细解释暑假期间。新民晚报我国大学生的暑期生活,逐步从游山玩水转向社会实践参加经济建设考察贫穷地区

  13. 暑热
  14. 盛夏时炎热的气候暑热难耐详细解释盛夏时期的炎热。淮南子齐俗训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水以充肠,以支暑热。水浒传第一五回宋江

  15. 暑溽
  16. 谓夏季潮湿闷热。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暑溽异甚,伏望保护寝兴,万万珍重不宣。宋史文苑传一朱昂愿在地而为簟,当暑溽而冰寒。红

  17. 暑月
  18. 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南齐书州郡志下汉世交州刺史每暑月輒避处高,今交土调和,越瘴独甚。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19. 暑往寒来
  20.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21. 暑假
  22. 指学校夏季的假期在七八月间详细解释学校夏季的假期,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清王鹏运彊邨词序至於去取,则公自为沙汰之严,已毫无

  23. 暑夏
  24. 炎热的夏季。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进军。晋书王鉴传议者或以当今暑夏,非出军之时。唐李商隐李肱

  25. 暑夜
  26. 炎夏之夜。唐戴叔伦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诗暑夜宿城南,怀人梦不成。

  27. 暑雨祁寒
  28. 夏大雨,冬大寒。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

  29. 暑寒
  30. 天气炎热与寒冷。新民晚报孟小冬喜出望外,就在当月二十一日,拜余为师。自后,不论暑寒,不顾风雨,每日必到范秀轩。

  31. 暑来寒往
  32.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33. 暑衣
  34. 夏衣。唐李咸用游寺诗秋觉暑衣薄,老知尘世空。唐张乔延福里秋怀诗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抚州莲花纱,都人

  35. 暑暍
  36. 犹中暑。汉王充论衡言毒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热极为毒也。暑热。宋史陶弼传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

  37. 暑病
  38. 中医指感受暑热邪气所生的疾病。清杜濬同心念一老歌岂独二物性所爱,日来暑病都除根。

  39. 暑晏
  40. 夏晚。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炎天方埃鬱,暑晏闋尘纷。

  41. 暑门
  42. 谓南方。淮南子墬形训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高诱注南方盛阳,积温所在,故曰暑门。南朝陈陈叔齐籁纪景风一曰凯风,又曰薰风,

  43. 暑疟
  44. 疟疾的一种。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丙子九月,余患暑疟。

  45. 暑雪
  46. 堂名。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古为蜀中一名胜。宋陆游远游诗月明登暑雪,木落过秋风。自注成都武担山暑雪堂,归州巴东县江上秋风亭

  47. 暑岁
  48. 炎热干旱之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

  49. 暑溼
  50. 亦作暑湿。炎热潮湿。史记大宛列传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溼。唐韩愈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

  51. 暑簟
  52. 夏日用的竹席。宋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53. 暑絺
  54. 暑天穿的细葛布衣。唐王周蚋子赋伺暑絺之漏露,啐丰肌而睥睨。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杂说夫生民晨作夜寝,早起晡食,寒絮暑絺,常忽

  55. 暑吏
  56. 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立夏畏热曰为暑吏苦。杜牧诗大暑云酷吏,清风来故人

  57. 暑绤
  58. 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宋范成大中峰诗暑綌森有稜,瘁肌凄欲粟。

  59. 暑魃
  60. 即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宋范成大嘲蚊四十韵暑魃方肆行,羽孽亦厉习。

暑结尾的词语:

  1. 寒暑
  2. 气候的冷和热寒暑表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经历了几十个寒暑详细解释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3. 九暑
  4. 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管子四时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尹知章注九暑,谓九夏之暑也。

  5. 避暑
  6.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避免中暑详细解释辟除暑热免受暑热。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北魏贾思勰齐民

  7. 溽暑
  8. 潮湿闷热唐主苦溽暑。新编五代史平话详细解释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后汉书张衡传溽暑至而鶉

  9. 酷暑
  10. 盛暑大热天极热的夏天详细解释极热的夏天。唐李洞题竹溪禅院诗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怪道他恁般娇弱酷

  11. 炎暑
  12. 炎热的夏天夏天之酷热详细解释暑天之酷热。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九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唐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

  13. 处暑
  14. 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的一个节气名在月或日详细解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八月二十三日左右。逸周书周月秋三月

  15. 伏暑
  16. 指炎热的夏天。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喂养若伏暑之鞍,又宜急卸。

  17. 秋暑
  18. 犹残暑。唐李商隐无题诗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秋季的炎热气候。宋苏轼初秋寄子由诗忆在怀远驛,闭门秋暑中。

  19. 去暑
  20. 驱除暑热之气冰镇西瓜真可谓去暑佳品

  21. 中暑
  22. 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

  23. 残暑
  24. 残馀的暑气。唐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白居易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宋陆

  25. 徂暑
  26. 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郑玄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称盛暑。晋夏侯湛大暑赋乃三伏相仍,徂暑

  27. 盛暑
  28. 大热天酷暑隆冬盛暑未尝少闲详细解释犹盛夏。汉刘向新序节士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三日暴。南唐伍乔游西禅诗游人

  29. 解暑
  30. 消暑解除暑热。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紈扇罗衫,剖瓜解暑。

  31. 时暑
  32. 指夏天的炎热。晋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二我来冰未冸,时暑忽隆炽。唐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诗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

  33. 消暑
  34. 消夏去暑详细解释犹消夏。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旁有旧嫗,即前卷中曾赁其家消暑者,愿送至乡。降温消热。洪深女人女人第一幕可

  35. 虐暑
  36. 犹酷暑,酷热。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八虐暑熏天,不减坚冰之寒。唐张九龄贺祈雨有应状终宵更洒於城闕,遂使炎埃宿润,虐暑暂清。

  37. 销暑
  38. 犹销夏。消解暑气。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诗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唐朱庆馀林下招胡长官诗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户满绳

  39. 小暑
  40.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月或日详细解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七月六七或八日。逸周书时训小暑之日,温风至。汉书律历志下鶉火,初柳九

  41. 遣暑
  42. 犹消暑。鲁迅坟春末闲谈当长夏无事,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

  43. 热暑
  44. 谓极热,极暖。汉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

  45. 防暑
  46. 或防止中暑详细解释防止受到暑热的侵害预防中暑茶降温。

  47. 燠暑
  48. 炎热。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董氏西园开轩窗四面甚敞,盛夏燠暑,不见畏日。

  49. 伤暑
  50. 为暑气所伤,中暑。汉焦赣易林复之无妄踦牛伤暑,不能成亩。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秦少游至藤,伤暑困卧,至八月十二日,啟手足於

  51. 大暑
  52.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月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时候最热详细解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阳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53. 辟暑
  54. 避暑。汉书戾太子刘据传时上疾,辟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草语素馨以素馨毬挂复斗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

  55. 蒸暑
  56.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暉。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

  57. 烦暑
  58. 闷热暑热。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季月烦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宋辛弃疾御街行词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明杨慎渔

  59. 轻暑
  60. 指初夏。宋叶梦得贺新郎词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靄,初回轻暑。

  61. 毒暑
  62. 酷暑。北齐书厍狄干传干以家在寒乡,不宜毒暑,冬得入京师,夏归乡里。唐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63. 清暑
  64. 消除暑热避暑。文选张衡西京赋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沍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薛综注帝或避暑於甘泉宫,故云清暑。唐卢纶天

  65. 温暑
  66. 炎热。后汉书南蛮传序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亡者十必四五。

  67. 拂暑
  68. 拂除暑气。旧时文人常用来称扇子,故为人书扇面常于上款署名后称拂暑。

  69. 逆暑
  70. 犹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孙诒让正义逆暑迎寒者,迎其气之至而祭之,与迎春迎夏义

  71. 袢暑
  72. 犹溽暑,炎暑。宋楼钥跋扬州伯父所藏魏元理画卷莲荷又有熟芡生菱鳧茈之属,一一如生,袢暑尤宜观之,所谓宛然坐我水仙府也。元方

  73. 庚暑
  74. 犹言三伏暑天。庚,庚伏。宋朱熹答吕伯恭书此日庚暑,伏惟尊候益轻捷。参见庚伏。

  75. 昼暑
  76. 中午燠热。南朝梁王僧孺秋日愁居答孔主簿诗首秋云物善,昼暑旦犹清。白昼燠热。宋欧阳修笔说夏日学书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知

  77. 驱暑
  78. 驱除暑气。清吴鼒一萼红伤池荷词叹西风,竟不曾驱暑,专送水边红。光明日报炎夏笔耕,日得数十条,虽挥汗如雨,而儿女侍立,以扇

  79. 熇暑
  80. 酷热。文选左思魏都赋宅土熇暑,封疆障癘。李善注引埤苍熇,热貌。

  81. 遁暑
  82. 犹避暑。三国魏曹植蝉赋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83. 剧暑
  84. 酷暑。宋陆游晨至湖上诗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宋史陈规传时方剧暑,规谓錡毋多出军,第更队易器,以逸制劳。

  85. 隆暑
  86. 酷热盛暑。晋陆机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南朝梁萧统扇赋虽復草木燋枯,金沙销鑠,火山炽,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

  87. 阑暑
  88. 暑气将尽。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阑,犹尽也。李周翰注阑暑,谓夏末暑气阑也

  89. 熟暑
  90. 酷暑。宋范成大次韵马少伊郁舜举示同游石湖之四红皱黄团熟暑风,甘瓜削玉藕玲瓏。

  91. 犯暑
  92. 做违反夏季时令的事。晋书五行志上孙晧破坏诸营,增广苑囿,犯暑妨农,官私疲怠。月令季夏不可以兴土功,晧皆冒之。

  93. 午暑
  94. 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宋范成大慈姥岩与送客酌别风雨大至诗山灵知我厌尘土,唤起蛰雷鏖午暑。宋陆游残暑得小雨颇凉诗午暑不可触,

  95. 骄暑
  96. 犹酷暑。宋刘仙纶永遇乐春暮有怀词中敧润裛,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元袁桷同子唯赋水车诗昂昂长身卧塍岸,卷地翻涛敌骄暑。

  97. 繁暑
  98. 犹盛暑。唐元季川泉山雨后作诗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霽初。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

  99. 烈暑
  100. 酷暑。新唐书姜确传行本性恪敏。所居官,虽祁寒烈暑无懈容。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每盛夏烈暑,乃肉袒以自负。宋陆游暑夜泛舟诗之二

暑居中的词语:

  1. 避暑山庄
  2. 即热河行宫。在河北省承德市市区东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年。为清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周围环绕长达八公里的石砌宫墙。背山面

  3. 寒来暑往
  4.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指四时交替而成岁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详细解释谓四季的更替。亦泛指时光流

  5. 寒暑表
  6. 测量气温的一种温度计表上刻度通常分华氏摄氏两种详细解释温度计的俗称。茅盾创造一几本卷皱了封面的什么杂志,乱丢在桌面,把一

  7. 寒暑假
  8. 寒假和暑假

  9. 寒耕暑耘
  10.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管子乘马数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於上,女勤於纤微,而织归於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高下之筴,不

  11. 辟暑犀
  12. 犀角性凉,能解暑,故称。白孔六帖卷九七文宗延学士於内庭。李训讲周易,时方盛夏,上命取辟暑犀以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集

  13. 寒往暑来
  14. 见寒来暑往。

  15. 逃暑饮
  16. 犹言避暑饮。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厨人尝散热之饌,酒正行逃暑之饮。宋陆游自咏安用更为逃暑饮,虚堂三復自萧森。参

  17. 避暑饮
  18. 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

  19. 寒暑针
  20. 即寒暑表。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政府之良否,恒与国民良否为比例,如寒暑针之与空气然。参见寒暑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好词好句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