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原文 诗词名句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

作者:高斯得 朝代:宋代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原文

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於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閒吟。
直须齩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诗词问答

问: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的作者是谁?答:高斯得
问: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高斯得的名句有哪些?答:高斯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谢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杜陵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 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起开

(1).打开;开启。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起开粧阁笑窥奩,月里分明见娥影。” 明 冯梦龙 《精忠旗·存殁恩光》:“老爷身尸,当初是狱卒 隗顺 负出,埋在九曲藂祠北山之下,上树双橘为记,内有太老爷原佩玉环,及大理寺铅筩在上,起开面貌如生。”

(2).方言。命令别人离开或让开。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四嫂:]那可不能!疯哥,起开,我给他洗!”

西山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 作 桓车骑 参军。 桓 谓 王 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后因以“西山爽”言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 唐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诗:“若见 西山 爽,应知 黄 綺 心。”亦省作“ 西爽 ”。 宋 李曾伯 《避暑赋》:“拄西爽之笏,揖南熏之琴。”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意味

(1) 含蓄的意思

意味深长的一笑

(2) 情调;兴趣;趣味

这首诗意味无穷

诗歌之意味。——蔡元培《图画》

探寻

勘探、找寻;寻求

探寻石油

林霏

树林中的云气。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巖穴暝。” 清 陈维崧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词:“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巖翠将沉。”

群动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

云蒸

(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

(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

(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

(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陈思 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惟自 大历 以至 大中 中,作者云蒸,鬱术文苑。”

(6).比喻英豪奋起。 汉 班固 《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严复 《主客平议》:“况今者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此际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神秀

(1).神奇秀美。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 天台山 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唐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万松叠翠》、《万横香雪》二图,寄韵设色,并极神秀。”

(2).聪明俊秀。 唐 杜甫 《和少府宴书斋》:“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

(3).指神采秀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眉宇儼图画,神秀射朝辉。”

向曙

拂晓。 唐 韩愈 《寒食直归遇雨》诗:“惟将新赐火,向曙著朝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疲极踣卧,天已向曙矣。”

岚光

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唐 李绅 《若耶溪》诗:“嵐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临危树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诗:“嵐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春夏以往,嵐光照游者衣袂。”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夜气

(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杨载 《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默坐

静坐;沉默地坐着

有得

(1).有所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张载 《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

(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摹临

临摹。以优秀书画为蓝本,模仿练习。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绍圣 中,謫居 涪陵 ,始见 怀素 《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於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諦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

题扁

题写匾额。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六:“予客 吴 门,偶应饮阁主人之请,为题扁曰‘寻常坐处’。”

咀嚼

(1) 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

(2) 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买臣)肩上虽挑着柴担,手里兀自擎着书本,朗诵咀嚼,且歌且行。——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直须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第一义

(1).佛教语。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称第一义谛、真谛、胜义谛。与世谛、俗谛或世俗谛对称。《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佛法品》:“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语分别智境。言语分别不能显示。”《坛经·付嘱品》:“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愿闻第一义,迴向心地初。”

(2).泛指最为重要的道理。 明 罗洪先 《论学书》:“力行是 孔 门第一义。”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五》:“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山鬼

(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清 洪亮吉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诗:“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3).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云笈七籤》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号於絶域。”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莓苔生壁图书室,风雨闭门桃李时。得酒虽能陪笑语,老年其实厌追随。明朝雨止花应在,又踏春泥向凤池。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憔悴蓬门学,尘埃布褐身。

    一官偶今日,相顾守吾贫。

    上国恩波重,高门鬓雪新。

    岂无忠孝论,子细遗良人。

  • 作者:李廌,朝代:宋代
    公美方自灵隐来,面上灰土衣尘埃。自言夜借僧榻眠,白日买酒不惜钱。半月等得头水茶,欲求善价先还家。君不见边孝先,瞌睡昼多眠,点茶追清兴,诚与真性便,闻君结交素奇伟,朋友须求无逆意。苟惠上品一斤来,庶全见利而思义
  • 作者:黄公度,朝代:宋代
    物望唐姚宋,才名汉董晁。力阵治安策,亲际圣明朝。谠议裨宸极,高文灿斗杓。鹏程九万里,一举接扶摇。
  • 作者:徐照,朝代:宋代
    残烛照屏风,高堂暑气空。初旬长少月,半夜忽来鸿。旧集三年久,清吟四坐同。城楼杀更点,声在雨声中。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休嗤有色独输香,火齐称红琥珀黄。

    底事周身多棘刺,应嫌折取自为防。

  • 作者:释晓莹,朝代:宋代
    故人携客作幽寻。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天欲鸣文铎,公先露上珍。谈锋贯千载,文纬补三辰。海浪扶鹏徙,雝朝簉鹭振。盪邪初奏雅,闢路近还淳。汗竹刊讹遍,仙蔾遞宿勤。汉家方授记,赵世本多神。稍上窔遼禅,亲逢堀吻巡。每篇称陆贾,四颂识崔駰。接昼来词禁,轩霞切睿宸。金声兼振玉,丝绪遂成纶。预读兰图字,时参豹尾尘。批成五色诏,乞守两朱轮。虎幄思贤数,龟山召节新。请闻裨帝采,有意靖宫邻。畀虎潜兴谮,犹龙讵肯驯。符鱼贪六六,国猘避狺狺。东震重光启,南箕哆焰沦。触邪观豸久,敛手避骢频。勇退宁无谓,斜飞故有因。终承紫芝召,还返碧桃春。丁直何尝屈,兰幽止自纫。歌成接舆凤,书止太初麟。竟遂东平乐,非忧宣子贫。蒙庄祥止止,尼父诲循循。久负骑星望,非图徹瑟晨。
  • 作者:虞允文,朝代:宋代

    映水林峦影颠倒,济川舟楫势峥嵘。

    东行万里欲乘兴,更待一篙春水生。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于嘻阴祀,封土惟崇。于时之吉,歆予鼓钟。柔静化光,人赖其功。陈兹量币,百贷是隆。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