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原文 诗词名句

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

作者:陆侗 朝代:元代

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原文

元气斡坤轴,不舍昼夜旋。

四五穷其上,趵突万劫泉。

宁随月盈缩,滚滚常自然。

沸如沃焦起,汨若尾闾连。

神虎耻来跑,骊龙惧为渊。

自天一数生,在理合后先。

荒哉博望侯,空去求河源。

美彼西方人,卓锡良有缘。

诗词问答

问: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的作者是谁?答:陆侗
问:静安八咏录四·其三·涌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陆侗的名句有哪些?答:陆侗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元气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2) 精神;精气

(3) 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气大伤

坤轴

古人想象中的地轴。 晋 张华 《博物志·地》:“ 崑崙山 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傅岩叟香月韵》:“根老大,穿坤轴。枝夭嫋,蟠龙斛。”《红楼梦》第五十回:“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簫?鰲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不舍昼夜

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五穷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趵突

(1).喷涌;奔突。《白雪遗音·马头调·济南八景》:“万颗珍珠往上起,趵突腾空实好看。”

(2).泛指泉水。 清 赵翼 《灵谷寺》诗:“最后功德水,趵突地底伏。”

万劫

(1).亦作“ 万刼 ”。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许地山 《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

(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 元 祖铭 《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 明 李开先 《十一煞·赠康对山》套曲:“千盘万折连云栈,万劫千灰枉死城,糊突梦谁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诗:“万劫不烧唯富贵,五伦最假是君臣。”

盈缩

(1).伸屈;进退。《战国策·秦策三》:“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 李贤 注:“盈缩,犹进退。” 唐 王昌龄 《出郴山口寄张十一》诗:“盈缩理无餘,今往何必忧。”《明史·历志一》:“旧所用三差法,俱从句股平行定者,於天体未合,即各盈缩损益之数,未得其真。”

(2).指潮水涨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县南有 朝夕塘 ,水出 东山 西南,有水从山 * 塘,一日再增再减,盈缩以时,未尝愆期,同于潮水,因名此塘。”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表》:“臣闻两曜有晦明,所以成其不已;四瀆有盈缩,所以成其不竭。” 明 李东阳 《弄潮怨》诗:“潮水有盈缩,人心无古今。”

(3).多少;长短。《文选·刘孝标<辨命论>》:“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岂非否泰相倾、盈缩递运而汩之以人。” 李善 注:“《淮南子》曰:‘孟春始嬴,孟秋始缩。’ 高诱 曰:‘嬴,长也;缩,短也。’”

(4).指寿夭。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滚滚

(1) 大水急速翻腾向前

大江滚滚东去

(2) 也泛指急速翻腾的样子

浓烟滚滚

开路的炮声像滚滚春雷,震撼着崇峻岭。——《太行青松》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沃焦

(1).亦作“ 沃燋 ”。古代传说中东海南部的大石山。《文选·郭璞<江赋>》:“出 信阳 而长迈,淙 大壑 与 沃焦 。” 李善 注引《玄中记》:“天下之大者,东海之 沃焦 焉,水灌之而不已。 沃焦 ,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文选·嵇康<养生论>》“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晋 司马彪 曰:“一名 沃燋 ……在 扶桑 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 沃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沃焦 之石,何气所然。” 清 邓旭 《钱塘看潮》诗:“伊昔惟闻东流之水无尽期, 沃焦 澒洞为漏巵。”

(2).古代传说中的异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东方有 螗螂 、 沃焦 。”

尾闾

(1).古代传说中泄海水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选·嵇康<养生论>》:“自力服药,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路復废,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 尾閭 ,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 尾閭 。” 清 赵翼 《逃荒》诗:“安得 尾閭 筹洩水,尽收归海出平畴。”

(2).泛指事物趋归或倾泄之所。 清 魏源 《军储篇一》:“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启超 《新民论》第二节:“民族帝国主义者何?其国民之实力,充於内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扩张权力於他地,以为我尾閭。”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报》的标准太高,外来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读者,应该要有一种日报来做尾闾,以销纳外来的投稿。”

神虎

即 神虎门 。 南朝 建康 皇宫西首宫门名。相传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门挂衣冠而上书辞禄。 宋 李纲 《与程给事书》:“愿挂冠 神虎 ,乞骸骨以归山林。”参见“ 神武挂冠 ”。

骊龙

黑龙。《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 五代 谭用之 《赠索处士》诗:“玄豹夜寒和雾隐,驪龙春暖抱珠眠。” 郭沫若 《哀时古调》四:“ 河朔 淮西 一宵尽,满地鹅鸭可成兵。虎口,当心,驪龙有逆鳞。”

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在理

有理;符合道理

此话在理

后先

脚前脚后距离很近

舟与哨相后先。——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博望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当涂 西南 东梁山 ,与 和县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 天门山 。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 牛头 ,託远图於 博望 。” 李善 注:“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双闕。”

(2).苑名。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 博望 ,献赋 清漳 。”详“ 博望苑 ”。

(3). 汉 张骞 的封号。《汉书·张骞传》:“ 騫 以校尉从大将军击 匈奴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 騫 为 博望侯 。” 明 刘基 《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 博望 ,玉绳光裹看山河。”参见“ 博望槎 ”。

河源

河流的发源地,特指黄河的发源地

西方

(1) 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卓锡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有缘

有缘分,有机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
  • 作者:王铚,朝代:宋代
    白玉花开碧玉弯,戴逵溪上谢公山。若教当日逢斯影,肯道扁舟尽兴还。
  • 作者:戴表元,朝代:宋代
    明河汤残云,青海收晚日。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月行虚空中,万古无损失。且可娱今宵,勿复思昨日。歌情天水遥,坐影入树密。嗔醒有微酒,徼诗或呼笔。仲容欢入林,怀祖娇在膝。初犹整裘褐,久乃忘冠栉。趋锵翻弈盘,笑嗷惊帐室。宁来共喧呶,不许私暇逸。蚩蚩复扰扰,醉熊不可一。情知此月下,此乐节无匹。月光本天性,清莹本其质。动定极淳涵,声沈转萧瑟。匆忙寄醉语,悟迟已难述。
  • 作者:徐铉,朝代:唐代
    常怜客子倦征岐,谁似曾郎得意归。厅琐石渠封简册,手持仙桂拜庭闱。舯横剑浦凌清濑,马过猿岩点翠微。却笑辽东千岁鹤,下来空叹昔人非。
  • 作者:丁谓,朝代:宋代
    坏衲相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意方平。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悄焉独立思畴昔,忽尔伤心泪旋滴。

    常时游涉事文华,今日羁缧困戎敌。

    知音好识竟何在,黯然已矣山河隔。

    吊影惭魂嗟一身,夕往朝来绝三益。

    非论邂逅离朋友,抑亦沦济彫羽翮。

    自怜销瘦衣渐宽,谁念恓惶心转窄。

    近来殊俗盈衢路,尚见蒿莱遍街陌。

    屋宇摧残无个存,犹是唐家旧踪迹。

    城边谷口色苍茫,木落霜飞风淅沥。

    凌晨煞气半天红,薄暮寒云满山白。

    羁绁时深情愤怒,漂泊乡遥心感激。

    不忧懦节向戎夷,只恨更长愁寂寂。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年年端正不须赊,亦岂称祥颂月华。

    鹤唳鹿呦自然乐,鳞游雁序那辞遐。

    底知塞苑胜禁苑,仍有荷花傍桂花。

    设曰人心己心度,谓他秋思在谁家。

  • 作者:张可久,朝代:元代
    有感透闺阁,俏名儿都识郑元和。老来犹占排场坐,劝不的哥哥。无钱也怎过活?相识每嗑,推不动花磨。朱颜去了,还再来么?西湖春晚系吟船,西湖日日醉花边。倚门不见佳人面,梦断神仙。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花飞旧粉,苔长新钱。别情楚云深,花残月小夜沉沉。五人不见凄凉甚,往事沉吟。香寒茉莉簪,坐冷芙蓉枕,泪淡胭脂添。好因女子,愁似秋心。分水道中树槎牙,清溪九曲路三叉。相逢野老别无话,劝早还家。山翁两鬓花,题诗罢,看一幅天然画。炊烟茅舍,晴雪芦花。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乞巧楼头云幔卷。浮花催洗严妆面。花上蛛丝寻得遍。颦笑浅。双眸望月牵红线。奕奕天河光不断。有人正在长生殿。暗付金钗清夜半。千秋愿。年年此会长相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