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琵琶亭原文 诗词名句

琵琶亭

作者:赵公豫 朝代:宋代

琵琶亭原文

谁把琵琶清夜弹,香山静听谱无难。

江州自古成佳话,亭上于今美大观。

湓浦新流春涨碧,匡庐徐转朔风寒。

游人不乏留题兴,孰擅**踞坫坛。

诗词问答

问:琵琶亭的作者是谁?答:赵公豫
问:琵琶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琵琶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赵公豫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公豫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静听

仔细地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则一声,妆睡在那里静听。” 茹志鹃 《黎明的故事》二:“妈妈……有时停了笔,侧耳静听一下。”

无难

没有困难;不困难。《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三国志·魏志·蒋济传》:“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

没有灾祸。《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若何虞难?”《淮南子·氾论训》:“知所以免於难,而不知所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 宋 苏轼 《洗儿》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佳话

美谈,传诵一时的美事

在农村传为佳话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大观

景象盛大壮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蔚为大观

湓浦

即 湓水 。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 卢峰 莲刻削, 湓浦 带縈紆。”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 湓浦 从君已十年, 京江 仍许借归舡。” 清 陈维崧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依稀 长乐 夜乌啼,分明 湓浦 邻船话。”

新流

(1).新的水流。 南朝 梁简文帝 《登琴台诗》:“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南朝 陈 陈正见 《后湖泛舟》诗:“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唐 李煜 《病起题山舍壁》诗:“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2).新人;新辈。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娇奢不自由。”

春涨

春季水涨。 唐 杜荀鹤 《送人归淝上》诗:“ 巢湖 春涨 喻溪 深,纔过 东关 见故林。” 宋 陆游 《成都书事》诗之二:“废苑烟芜迎马动,清江春涨拍堤平。” 清 曹寅 《雨霁过沧浪亭》诗:“赤栏晼晚添春涨,皷角频疑小队来。”

匡庐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游人

见“游客”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留题

参观或游览时写下观感、意见等

留题本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阁以近青号,缘在菁葱间。

    千林叶未密,似觉旷其官。

    然当暮之春,韶意谁能阑。

    舒稊与吐芽,青意弗自闲。

    近哉惟其时,景光讵我悭。

  • 作者:王弘诲,朝代:明代

    水兰陂上花坞,杨柳渡头酒铛。

    赋就美人赤壁,歌听孺子沧浪。

  • 作者:曾巩,朝代:宋代
    四楹虚彻地无邻,断送孤高与使君。午夜坐临沧海日,半天吟泰山云。青徐气接川原秀,常碣风连草本薰。莫笑一樽留恋久,下阶尘土便纷纷。
  • 作者:赵及甫,朝代:宋代
    蓦地波涛怒震霆,整冠危坐肯消魂。乘风更驾飞帆去,要看夜潮生海门。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道士上天鹅一只,老僧住庵云半间。去来尽向无心得,痴黠相除到处闲。江山千里互明晦,鱼鸟十年相往还。高岩缥缈人不到,醉中为子题其颜。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吾事今七十,非杖事能行。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鳖争。皮里气不充,骨中髓不生。安能勉筋力,笑傲云霞轻。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我昔在严城,惟子桂林思。旧游复更践,相望仍今兹。行止不可期,会合何参差。况乃近重九,清杯忆同持。想子抚初度,难忘蓼莪诗。而我独东向,殷勤颂期颐。祝子以爱身,永佩过庭规。勉子事远业,昔贤以为师。安车按节度,中道行逶迤。他年老兄弟,鹤发仍庞眉。岁晚话平生,期以无愧辞。及此良未易,兢兢原同之。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可怜林下鹤,独肯伴先生。犹有冲天志,君听叫月声。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