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风俗原文 诗词名句

风俗

作者:郑刚中 朝代:宋代

风俗原文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诗词问答

问:风俗的作者是谁?答:郑刚中
问:风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刚中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刚中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民生

民众的生计

国计民生

异俗

(1).风俗不同。《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问》诗之一:“异俗可吁怪,斯人难并居。”

(2).诡异的习俗。《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

(3).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効著於同文。” 明 何景明 《与宁兵备书》:“﹝ 李陵 ﹞卒之老於异俗,而节不立。”

(4).指荒僻地区的人。 唐 杜甫 《东屯北崦》诗:“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王制

王朝的制度。《荀子·正论》:“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王制是也。” 杨倞 注:“王制,谓王者旧制。”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今京师贵戚,衣服、饮食、车舆、文饰、庐舍、皆过王制,僣上甚矣。”

州郡

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

累官故不失州郡。——《资治通鉴》

之一

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 

常用于说明文中,“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句】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世博主题馆是世博会有史以来室内展览面积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的永久场馆,也是对本届世博会进行主题演绎的关键场馆之一。

她是我众多朋友之一。

麦秋

麦子成熟后的收割季节,一般在夏季,但具体日期各地不一

青黄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

(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

(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 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6).犹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红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

(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巖谷。”

嗜好

特别爱好(多用于贬义)

本人别无嗜好,只是每天都想喝上一杯

殊尚

谓崇尚不同。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其言虽歧趣殊尚,推原本始,各有所承。”

言语

说话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

相抵

互相折抵,互相折算

收支相抵,尚余一百五十元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团聚

(1) 团结聚集,聚会

团聚数千弟兄到金田村

(2) 人或物在分离后重聚

夫妻团聚

蛇虺

亦作“虵虺”。泛指蛇类。亦用以比喻凶残狠毒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陈琳 ﹞在 魏 製檄,则目 绍 ( 袁绍 )为虵虺。” 唐 高适 《东征赋》:“寄腹心於梟獍,任手足於蛇虺。”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覻他人形貌,似蛇虺不成蛟,龙门怎高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蛇虺虽死,餘毒尚染於草木。”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属国

古时附属于宗主国的国家

生子

(1).刚成人的少年。《书·召诰》:“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 孔 传:“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当如子之初生,习为善则善矣。”按,古以十五岁的少年为“生子”。参阅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2).生育幼子;生儿子。《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唐 杜甫 《杜鹃》诗:“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已而

(1) 不久;后来

突然雷电大作,已而大雨倾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罢了;算了

(3) 时而(叠用)

旁观皆为之嘻笑,已而叹骇,已而怒骂。——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

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岭南

指中国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一带

勿用

犹勿动。谓不可有所作为。《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孔颖达 疏:“圣人虽有龙德,於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上》:“用,施行也。勿用,无所施行也。” 王引之 《易·既济》:“ 高宗 伐 鬼方 ,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易·颐》:“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岭北

(1).山的北面。 唐 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云暖採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2).特指 五岭 以北。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水松》:“水松,叶如檜而细长,出南海。土产众香,而此木不大香,故彼人无偑服者。 岭 北人极爱之。”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无心思 岭 北,猿鸟莫相撩。”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雅故

(1) 老朋友

吾与阎君雅故。——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正确的解释

谙雅故者。——清· 袁枚《祭妹文》

邻里

(1) 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邻居或同乡

暮夜

(1).夜。《晏子春秋·谏下二二》:“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於是 梁 亭乃每暮夜窃灌 楚 亭之瓜。”《宋史·王全斌传》:“ 蜀 人依江列阵以待, 彦进 遣 张万友 等夺其桥。会暮夜, 蜀 人退保 大漫天砦 。”

(2).比喻暗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交际》:“以一纱二扇謁之, 严 欣然款接,受扇而却纱……盖 严 虽黷货,自是暮夜所入,其寻常交际,想当时皆然,不以为异也。”

受月

方言。谓妇女坐月子。

虚明

(1).空明;清澈明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唐 杜甫 《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 勺园 林水紓环,虚明敞豁。”

(2).指内心清虚纯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 宋 苏辙 《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 * 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清 魏源 《夏夜柬李希廉》诗:“冏在空中影,正如水有鱼。虚明止一性,何辨君与吾。”

叶叶

叶叶片片的叶子

叶叶相交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生一

即 太一 。神名。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登坛仰 生一 ,捨宅叹珣珉。”参见“ 太一 ”。

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酒尊

见“ 酒樽 ”。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一株与一拳,古玉成新制。

    虽乏圭璋材,不渝贞白意。

  • 作者:孔延之,朝代:宋代
    高峰峰顶欲参天,蓄怪储灵远年传。云岫万重围净土,石门千丈落飞泉。群居在昔论三益,少别於今已十年。绕槛穿云似蝴蝶,梦魂何夕不翩翩。
  • 作者:祁顺,朝代:明代

    来时曾此憩,归日复登临。

    两度月皆半,一年春又深。

    城闉通远道,楼阁对遥岑。

    散步银蟾下,怀人劳寸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色曰翠和形曰云,寓名岩树两平分。

    幼龄阅到八旬岁,岩树由来付不闻。

  • 作者:张炎,朝代:宋代
    巧结分枝黏翠艾。翦翦香痕,细把泥金界。小簇葵榴芳锦隘。红妆人见应须爱。午镜将拈开凤盖。倚醉凝娇,欲戴还慵戴。约臂犹馀朱索在。梢头添挂朱符袋。
  • 作者:王阮,朝代:宋代
    水色窗碧沧茫,山势青周遭。壮哉杳渺峰,据此第一高。萧梁古道场,岁月湮蓬蒿。有来天师孙,远与朱叶曹。十年悉力营,万窗一手操。连甍集紫烟,开窗俯洪涛。枸杞号千年,夜鹤鸣九皋。坐令金丹炉,安此神火熬。英英窗伯,所至秃千毫。何此老鍊师,不着衮子褒。我汎得重湖,歘得片片窗。深穷草迳来,敢惮足力劳。其徒以为耻,谓我不可逃。试补华{黍水换小加一点}诗,妄意续离骚。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近水山房号竹炉,每来试茗作清娱。

    取之无尽用不竭,第一泉为第一湖。

  • 作者:王邦畿,朝代:明代
    标签:七夕节

    旅怀初就馆,扫石且高歌。

    今夕果何夕,树间露气多。

    短墙临古岸,曲径覆长罗。

    自笑同牛女,年年一渡河。

  • 作者:吴琚,朝代:宋代
    细看爽气无朝暮,浪说元规尘污人。
  • 作者:张茂先,朝代:宋代

    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