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原文 诗词名句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原文

诸公辩壮悬河口,唾落纷纷珠百斗。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
唐公断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间。
明光侯印悬天上,下有死夫缘重赏。
书生懦志安足惊,饥死索米长安城。
献君赐帛等优笑,覆酱未知传纸荣。
泮宫先生诚国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杂吟未减听匏竹,能使穷愁发孤喜。
君不见新声欲至旧声难,十指劳君千万弹。
平生不遇感知己,过此身外谁能攀。
它年常侍幸见访,不因豆落悲南山。

诗词问答

问:《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河口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井陉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

酣战

相持而长时间的激战

酣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赤帜

(1).红旗。《史记·淮阴侯列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閒道萆山而望 赵 军。” 元 成廷珪 《送谢太守》诗:“双螭交赤帜,五马挟朱轮。”《说岳全传》第三六回:“赤帜红旗映日光。”

(2).今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旗帜。 柳亚子 《存殁口号》之一:“ 神烈峰 头墓草青, 湘 南赤帜正纵横。”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寿》诗:“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张赤帜独当先。” 赵朴初 《洪湖曲·吊贺龙同志》:“坚持赤帜不可夺,烈焰飞腾 湘 鄂 西。”

(3).比喻太阳或太阳的炎威。 宋 范成大 《新岭》诗:“曈曈赤帜张,昱昱金鉦上。” 元 舒頔 《金陵怀古》诗:“玉驄声断乌臺寂,赤帜阴移画省深。” 元 王恽 《苦热叹》诗:“炎官张火伞, 屏翳 扬赤帜。”

(4).比喻榜样,典范。 宋 岳珂 《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顷,理明辞正,虽不能终格,犹足为公议立赤帜云。”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大风》三章,气笼宇宙,张千古帝王赤帜。” 清 李玉 《清忠谱·谱概》:“一传词坛标赤帜,千秋大节歌《白雪》。”

(5).比喻领袖人物或领袖地位。《宋史·司马光传》:“ 光 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韩信 立 汉 赤帜, 赵 卒气夺;今用 光 ,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七:“艺苑则 李怀麓 、 张沧洲 为赤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使 粲花主人 及今犹在,奋其全力,另製一种新词,则词坛赤帜,岂仅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断后

(1) 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

又令马岱、 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三国演义》

(2) 断绝后嗣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腹背

(1).指前面和后面。《晋书·慕容超载记》:“别敕 段暉 率 兖州 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北史·韦阆传》:“ 南郢州 刺史 田夷 启称 朏 父 珍 往任 荆州 ,恩洽夷夏,乞 朏 充南道别将,领 荆州 驍勇,共为腹背。”《宋史·河渠志一》:“其东则 大河 西来,其西则 西山 诸水东注,腹背受水,两难扞御。” 金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我从 汾 晋 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2).比喻关系切近。《后汉书·黄琼传》:“黄门协邪,羣辈相党,自 冀 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搆姦轨。”《宋史·忠义传二·唐重》:“又闻 西夏 侵掠 鄜 延 ,为腹背患。”

未殊

(1).未断气,没死。《后汉书·来歙传》:“ 蜀 人大惧,使刺客刺 歙 ,未殊,驰召 盖延 。”

(2).无差异,相同。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明光

(1).日光。亦指白日,太阳。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五:“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幃綺帐脂粉香。”

(2).铠甲名。铁铠。 三国 魏 曹植 《上先帝赐铠表》:“先帝赐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领。”

(3).明亮;光亮。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小夫人将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颗颗大如鸡荳子,明光灿烂。”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俩的雨衣都让雨水洗得明光发亮。”

(4).指神话中昼夜常明的 丹丘 。《楚辞·王褒<九怀·通路>》:“朝发兮 葱岭 ,夕至兮 明光 。” 王逸 注:“暮宿东极之 丹峦 也。”《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汉 王逸 注:“因就众仙於 明光 也, 丹丘 昼夜常明也。《九怀》曰‘夕宿乎 明光 ’, 明光 即 丹丘 也。”按,《九怀》中之 丹峦 即 丹丘 。

(5). 汉 代宫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宫殿。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诗:“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謁 明光 一报恩。”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老入 明光 踏旧班,染鬚那復唱《阳关》。”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 明光 ,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明光殿 ”。

侯印

侯爵之印信。《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君何不齎臣侯印,拜 范阳 令, 范阳 令则以城下君,少年亦不敢杀其令。”《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武信君 从其计,因使 蒯通 赐 范阳 令侯印。”

悬天

(1).远天,高空。 汉 张衡 《灵宪》:“悬天之景,薄地之义,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

(2).系于天。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昔命悬天,今也惟 马 。”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苟悬天兮有命,永离决兮若何。”

重赏

(1).丰厚的赏赐。《庄子·让王》:“ 屠羊説 曰:‘ 楚国 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淮南子·人间训》:“ 阳虎 为乱於 鲁 , 鲁君 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后汉书·桓谭传》:“既无重赏以相恩诱,或至虏掠夺其财物。”《红楼梦》第九四回:“大家头宗要脱干係,二宗听见重赏,不顾命的混找了一遍。”

(2).重视赏赐。《商君书·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索米

(1).求取米粮。《吕氏春秋·任数》:“ 孔子 穷乎 陈 蔡 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 颜回 索米,得而爨之。”

(2).《汉书·东方朔传》:“臣 朔 飢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 长安 米也。”后因以“索米”称谋生。 唐 李贺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宋 杨万里 《得小儿寿俊家书》诗:“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内阁中书外补》:“劳苦已满考,且索米 长安 ,冀增薄禄餬口耳。”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赐帛

(1).赏给布帛。《汉书·文帝纪》:“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 唐 王维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诗:“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綃人。”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制科词赋三经宏博》:“先是 荆国 王安石 尝赋诗试闈中云:‘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抡才将相中。’”

(2).谓皇帝敕令臣下自缢。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烧坏》:“其母恨 礼 甚,又诣刑部,请照 陶和气 例,凌迟后焚尸扬灰。有旨赐帛,而 噶礼 又贿嘱帛繫未絶时,即行棺殮。”《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幸是天恩浩荡,念他薄薄的有些军功,法外施仁,加恩赐帛,令他自尽。”

优笑

(1).俳优。优人以戏谑为业,其言语动作滑稽可笑,故称。《国语·齐语》:“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韦昭 注:“优笑,倡俳也。”《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至心者也。”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四:“市魁多曳青緺綬,优笑居然紫綺裘。”

(2).戏谑,逗人笑。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傀儡子》:“其引歌舞有 郭郎 者,髮正秃,善优笑,閭里呼为‘ 郭郎 ’,凡戏场必在俳儿之首也。”《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王氏闻见录·王承休》:“ 蜀 后主 王衍 宦官 王承休 , 后主 以优笑狎暱见宠。”

(3).指戏谑之言。《新唐书·元稹传》:“目不閲淫艳,耳不闻优笑,居不近庸邪,玩不备珍异。”

覆酱

见“ 覆酱瓿 ”。

泮宫

古时的学校名称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可是

(1) ——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当于“但是”

他虽然有病,可是仍继续工作

(2) 然而

可是他错了

(3) 真是;实在是

要论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气,可是百里挑一。—— 杨朔《三千里江山》

(4) 却是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

(5) 是否

却从鼻尖跑下,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鲁迅《野草》

(6) 还是

你这鱼是卖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

同年

(1)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纪相同

(4) 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匏竹

笙、竽、箫、笛一类的乐器。《国语·周语下》:“匏竹利制。” 韦昭 注:“匏,笙也;竹,簫管也。”《南史·梁纪下》:“况郊祀配天,罍篚礼旷,齐宫清庙,匏竹不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今也牺尊在西,匏竹在下,侑于宗祖,交于神祇。”《元史·祭祀志二》:“匏竹者,分立于琴瑟之后,为二列重行,皆北向相对为首。”

愁发

白发。谓发以愁致白,故称。 唐 李白 《捣衣篇》:“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髮。”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国语·晋语八》:“ 平公 説新声。” 晋 陶潜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清歌散新声,緑酒开芳颜。” 唐 孟郊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 楚 竹人未闻。” 元 王士熙 《李宫人琵琶引》:“新声不用黄金拨,玉指萧萧弄晚凉。” 章炳麟 《辨诗》:“ 李延年 復依西域《摩訶兜勒》之曲,以造新声二十八解。”

(2).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 姚华 《论文后编》:“诗本乐章,自古辞不入今乐,则变为新声,及其递变,新声又不入乐, 宋 元 而后,悉为徒诗矣。”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诗:“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 欧 亚 造新声。”

十指

(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2).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

(3).指十个足趾。详“ 十指仓 ”。

(4).十个要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知己

(1) 了解、赏识自己

(2) 亲密的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话

身外

自身之外。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心玩居常之安,耳饱从諛之説。岂识乎功在身外,任出才表者哉!”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清 陆次云 《出门》诗:“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它年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明 高启 《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常侍

官名。皇帝的侍从近臣。 秦 汉 有中常侍, 魏 晋 以来有散骑常侍, 隋 唐 内侍省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貲为郎,事 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 济南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见访

敬词。称别人访问自己

承蒙见访,不胜荣幸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文赏析


【原题】:

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讼其不知我也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庭萱既荒芜,彩绶委尘土。子叹予咨嗟,寒窗夜风雨。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睡眼蒙松倦日长,却抛诗卷步回廊。狸奴桑自双双戏,忽见人来走似獐。
  • 作者:黄顺之,朝代:宋代
    羡君家阙下,不踏九衢尘。万卷书中坐,一生閒裹身。贪诗疑有债,阅世欲无人。昨日相思处,桐花烂熳春。
  • 作者:惠洪,朝代:宋代
    日暮江空船自流。谁家院落近沧洲。一枝闲暇出墙头。数朵幽香和月暗,十分归意为春留。风撩片片是闲愁。
  •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代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枫亦何意,此夜催人愁。惆怅客中月,徘徊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羽客久已殁,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容与随孤舟。千里杳难望,一身当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海徒迟留。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 作者:张道洽,朝代:宋代
    兀坐 * 眼辄惊,数花点得一窗明。月边再见古颜色,雪里独含春性情。骨格三生传岛瘦,风标万世说夷清。夜霜竹屋寒无奈,一笑持杯寿此兄。
  • 作者:陈镒,朝代:元代

    漠漠风烟溯碧流,荻花摇荡一江秋。

    渔舟遥系人家外,短笛数声生晚愁。

  • 作者:释法薰,朝代:宋代
    一等骑虎来,两个挨肩去。松门外聚头,辊作一处睡。梦蝶栩栩不如,孰为人孰为虎。待渠眼若开时,南山有一转语。
  • 作者:葛立方,朝代:宋代
    文章惊世。半挹南宫第。蟾窟澄辉天似洗。折得窅窊丹桂。当年蓬矢生贤。流霞满祝长年。更愿巨鳌连钓,枫宸第一胪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