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原文 诗词名句

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原文

丹青图画上麒麟,五等俄惊宠命新。

未许熊罴归禁籞,且悬堂印镇三秦。

诗词问答

问: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秦中凯歌十二首·其十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

2. 部议图海封二等侯有旨封二等公

参考注释

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五等

(1).五个等级。《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五等。”《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孙奭 疏:“《孟子》所言 周 制,《王制》所言 夏 商 之制也。”

(2).特指五等之爵。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诗:“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宠命

加恩特赐的任命。封建社会中对上司任命的敬辞。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无味於諂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 明 唐顺之 《杨孺人旌节碑铭》:“ 宪 诣余请曰:‘子其为 宪 母书墓隧之碑:匪敢曰以嘉惠 宪 母,其以对天子之宠命而章守臣之不蔽善也,不亦可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考城隍》:“諭曰:‘ 河南 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

熊罴

(1).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书·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谅 《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羆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

(2).指生男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应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儿》诗:“平生未省梦熊羆,稚女如花坠晓枝。”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更须夸兰玉祥开,何必虑熊羆占缓。”

(3).指帝王得贤辅。典出《史记·齐太公世家》:“ 西伯 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羆,所获霸王之辅’。於是 周 西伯 猎,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阳,与语大説……载与俱归,立为师。” 西伯 ,指 周文王 。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 燕王 买骏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4).比喻贪残的人。《楚辞·刘向<九叹·愍命>》:“麒麟奔于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注:“熊羆,猛兽,以喻贪残也。”

禁籞

(1).亦作“ 禁蘌 ”。禁苑周围的藩篱。指禁苑。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风烟凄而禁籞寒,草木落而城隍晚。” 唐 楼颖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诗序:“地即故倅天官 顾公 之旧林,今贰宰君 李公 之别业,右抵禁籞,斜界 沁园 。” 宋 曾巩 《橙子》诗:“江湖苦遭俗眼慢,禁蘌尚觉凡木多。” 宋 王禹偁 《园林犬赋》:“若乃风暖掖庭,花繁禁籞,扇挨锦翼之雉,笼近雪衣之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然麟凤为王者之祥,狮鸇仅禁籞之玩,君子宜何居焉?”

(2).指宫廷。 宋 岳珂 《桯史·乾坤鉴法》:“ 徽祖 尝召之入禁籞。” 明 宋濂 《忠孝堂铭》:“凡于国事,近则服劳禁籞,远则捍御边陲,无一丝不尽于忠。” 清 黄宗羲 《陆文虎先生墓志铭》:“九重禁籞之地,九列大臣之重,一落魄妄男子得以隻手障天,狂言作鱷。”

(3).指宫廷门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佟襄毅伯》:“故当时禁籞严警,有终身列部曹而不识 乾清门 者。”

堂印

(1).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 唐 韩愈 《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 唐 王建 《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 并州 ,将相兼权是 武侯 。”参见“ 堂老 ”。

(2).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 清 郝懿行 《证俗文· * 》:“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三秦

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梅花满野春欲苏,汉家使者临重湖。使君作意不求异,解使愁欢成欢娱。往年奉法佐廷尉,纵遣狐兔诛封嵎。平生狱吏弄抓嘴,民不畏使从君初。即今持节下泽国,要令比屋歌唐虞。父兄便饱仓有粟,章子莫恨衣无襦。温温和气偏封服,坐运岂必劳传呼。桃花之源诚有无,吾恐诞幻成荒诬。不如使君三圣书,总括万汇包堪与。一编韦带在掌握,藏之怀抱时卷舒。古今事物不外取,但用指诀开迷途。斯民识路从变化,履泰去否挛中孚。使君早讫外郎课,归奉天子陈王图。他年访我当踟蹰,欲饷白饭陈青刍。
  • 作者:李应徵,朝代:明代

    乾坤同作客,千里任飘蓬。

    况复离亭别,萧条落照中。

    涛声扬子北,寒色海门东。

    去去烟波外,无为叹路穷。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九六荡摩中,几人閒处同。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百合,柿子

    柿子赩珊瑚,百合攒球玉。

    旁置铜如意,青缛其首曲。

    因名譬字取义巧,百事同希如意好。

    栽者培之倾覆之,人愿天从仍自讨。

  • 作者:吴说,朝代:宋代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听雨胜观雨,观雨须高楼。细雨或终日,高楼令人愁。不如空斋夜,听雨诗思幽。万叶鸣飕飕。雨止檐声绝,忽续一滴秋。此时佳句来,自得不待求。暮年识此味,□庐真宜休。何如大醉眠,
  • 作者:刘宰,朝代:宋代
    一念尤民敢惮烦,肩舆得得款祠坛。莫嫌勺水能多少,自是壶中世界宽。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可慰摧颓仍健食,此生通脱屡酡颜。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尝陪大幕今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 作者:项安世,朝代:宋代
    蓬莱太守厌期会,归结琳宫香火缘。路旁送者谁最切,之子佩衿青可怜。子兮请自曩时说,芹馆就荒三十年。迩来穷悴更堪说,舍下鞠草厨无烟。市门小儿有虚籍,校官弟子无鸣弦。向来一辱声扫地,倒九江水谁为湔。守家故是补天手,断鳌四足承高圆。小却盛之鉴湖上,施设次第看后先。下车百废未及举,冕服释菜供圣贤。愿从博士听讲说,敛容就席毋敢专。邦人始识蠹简重,士子稍作青灰然。迂生欲举折洗事,众胆傍碎公加鞭。合八县士一战霸,百川之水皆东冶。鹄袍如山声不震,秦望却立回清妍。紫衣金带朱两轓,牙旗越纛来翩翩。鲁侯色笑有深爱,南公欢息无前傅。翠裯已觉夏室清,棐几更与秋窗便。日输月给辈相望,饩牵竭矣公愈坚。坐令学者饱虀饭,不待先生
  • 作者:王玉峰,朝代:明代
    标签:菊花

    挥戈随把犬羊驱。回首何须挽落晖。

    腥血洒征衣。剑锷尚流杀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