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天目山谶原文 诗词名句

天目山谶

作者:佚名 朝代:唐代

天目山谶原文

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

海门一点巽山小,五百年间出帝王。

诗词问答

问:天目山谶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天目山谶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天目山谶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2. 见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一。

参考注释

天目山

山名。在 浙江 临安县 境内。分东西两支:东支名 东天目山 ,西支名 西天目山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 天目山 ……有两峯,峯顶各一池,左右相对,故曰 天目 。”多奇峰、竹林,为 浙西 名胜地。最高峰为 龙王山 ,高1587米,在 西天目山 。道教谓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名“天盖涤玄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龙飞凤舞

(1).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引 晋 郭璞 《临安志》:“ 天目山 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 钱唐 。” 宋 苏轼 《表忠观碑》:“ 天目 之山, 苕水 出焉,龙飞凤舞,萃於 临安 。”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它们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西台》:“事去时移,甚龙飞凤舞,尚存王气。”

(2).形容笔势雄奇生动。《老残游记》第九回:“草书写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

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帝王

帝国的君主或最高统治者,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清· 黄宗羲《原君》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谭处端,朝代:元代
    自慕贫闲,便摧强挫锐,柔弱和光。尘缘顿舍,慧烛朗*灵房。七门返照,用七宝、密密铺妆。擒猿马,邪生智巧,锻炼列另端行。清净自然守守,守无为常善,一炷心香。平康宴乐,玉液酬泛琼觞。云朋霞友,笑喧哗、金玉玎。人去后,云收雾敛,澄澄月满虚堂。
  • 作者:释了惠,朝代:宋代
    锥凿不到处,纵横丈许宽。宁教苔藓去,要下一筹难。
  • 作者:李中,朝代:唐代
    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波上正吟新霁月,岸头恰见故乡人。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
  •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
  • 作者:王懋德,朝代:元代
    标签:重阳节

    拂却京尘理去舟,閒云千里水悠悠。

    醉来欲落龙山帽,犹恐黄花笑白头。

  • 作者:苏泂,朝代:宋代
    陶山松柏日夜长,屋下儿孙渐满堂。当时侍傍五男子,考叔之羹曾未尝。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细草护沙连不断,疏风略雨散还收。山田麦熟不归去,三百里江都是愁。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岂无良庖者,可使供七箸。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青竹老出蓝,紫竹嫩施粉。

    乐彼奇节并,岁寒不彫陨。

    言如拾芥者,设意毋乃近。

  • 作者:郭印,朝代:宋代
    世浊求清笑屈平,时清把钓诧严陵。行藏有道君应解,独倚危楼高处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