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原文 诗词名句

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

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原文

博大真人哉,妙谛形而上。
林林总雏婴,万生同负襁。
赴者不可数,百川纳溟涨。
随取即随给,孰识无尽藏。
胜报如所证,岂特妙好相。
龙天至幽严,窥觇辄稽颡。
开图万名字,只作一佛想。
风影可捕耶,变现自惚恍。
挽应区中缘,兹愿固深广。
君看朱两轓,非真亦非妄。
化身元宰官,台符更两两。
秘言出宝笈,其品名寿量。
一丝起炉薰,洗耳钟磬响。
缙笏为公读,万劫一俯仰。

诗词问答

问: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献万佛图为张雅州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博大

(1) 宽广;区域广阔

(2) 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他的学问博大而精深

真人

(1)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2)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妙谛

精妙之真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八千里外常扶杖,五十年来不上朝’,将杖朝二字拆开一用,便成妙諦。”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所谓信手拈来,皆成妙諦者。”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至以文学之眼观察之,则其妙諦,犹不止此。”

形而上

亦省作“ 形上 ”。1.无形;抽象。《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宋 朱熹 《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然《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跡不足以穷神。”

(2).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必有形上之需求。” 张天翼 《皮带》一:“总而言之想争气,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他非爬上去做个‘高’点的人不可。”

林林

密集;极多

林林之帆

万生

犹众生;人类。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负襁

背负婴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帝輒优文答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方外不定,必当须办者,臣愿将部曲倍道奔赴,夫妻负襁,子弟怀粮,蹈锋履刃,以徇国难,何但习业小儿哉?” 宋 余靖 《游韶石》诗:“长江远縈带,众峦疑负襁。”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溟涨

(1). 溟海 与 涨海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溟 涨 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 溟 涨 ,皆海也。”

(2).泛指大海。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亦犹虎之饵毒,蛟之饮鏃,其作也,虽震邱林,鼓 溟涨 ,不能快其咆怒之气。”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因思 甌 闽 远,南走侵 溟涨 。”

无尽藏

(1).佛教语。谓佛德广大无边,作用于万物,无穷无尽。《大乘义章》十四:“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 唐 法藏 《华严探玄记》卷十九:“出生业用无穷,故曰无尽藏。”

(2).泛指事物之取用无穷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明 李贽 《杂说》:“独自无赖,试取《琴心》一弹再鼓,其无尽藏不可思议,工巧固可思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走向人民文艺》:“任何开化民族的古代文艺或未开化民族的现存文艺,都往往蕴含着无尽藏的美。”

指佛寺中储积各方所施舍的财物的地方。《太平广记》卷四九三引 唐 陆长源 《辨疑志·裴玄智》:“ 武德 中,有沙门 信义 习禪,以三阶为业,於 化度寺 置无尽藏。 贞观 之后,捨施钱帛金玉,积聚不可胜计。”

岂特

难道只是;何止。《庄子·让王》:“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 随侯 之重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臣死且不辞,岂特巵酒乎!”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叙》:“夫所谓世臣者,岂特世禄之人;而巨室者,岂特侈富之家也哉!”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古之君子德业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后世者,岂特天质之美哉!” 清 叶舒璐 《索得学山兄遗稿》诗之二:“ 阿连 自为文章哭,岂特伤心旧雁行?”

妙好

(1).精巧美好。《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 汉 蔡邕 《圆扇赋》:“轻彻妙好,其輶如羽。”

(2).谓曼妙佳美。 傅尃 《金罇歌》:“美人妙好世无双,迴风起舞翱且翔。”

(3).首饰神。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下:“首饰神曰 妙好 。”

天至

出于天性,天生而成。《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肃宗 ﹞孝性淳篤,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更便守城门开。” 宋 陶穀 《清异录·君子》:“ 范阳 竇禹钧 生五子, 仪 等友爱天至。”

幽严

幽深静肃。《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皇涂昭烈,神路幽严。” 吕向 注:“幽严,深敬也。”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庭堂室房,弘敞幽严。”

窥觇

(1).暗中察看;探察。《韩非子·备内》:“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於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庐州老兵》:“方五鼓,直宿老兵起,望厅上已有灯烛,即屏间窥覘,乃 安老 据案治事。”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圹总制书》:“彼於地利既熟,知其何路为险;而於我兵,且窥覘其何路为虚。”

(2).觊觎。 宋 柳师尹 《王幼玉记》:“我髮委地,宝之若金玉,他人无敢窥覘,於子无所惜。”《明史·邹缉传》:“漠北降人,赐居室,盛供帐,意欲招其同类也。不知来者皆怀窥覘,非真远慕王化,甘去乡土。”

稽颡

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弔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顙成踊。”《汉书·李广传》:“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请罪,岂朕之指哉!”《梁书·韦叡传》:“其餘释甲稽顙,乞为囚奴,犹数十万。” 唐 裴铏 《传奇·裴航》:“ 卢顥 稽顙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作一

亦作“ 作壹 ”。劳动专一。指专务耕战。《管子·治国》:“民作一则田垦,姦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姦巧不生 * 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商君书·说民》:“作一则力摶,力摶则彊。”《商君书·农战》:“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彊;作壹十岁者,百岁彊;作壹百岁者,千岁彊。千岁彊者,王。”

风影

(1).随风晃动的物影。 南朝 陈后主 《自君之出矣》诗之一:“思君若风影,来去不曾停。” 唐 杨续 《安德山池宴集》诗:“花蝶辞风影,苹藻含春流。” 清 纳兰性德 《花叶杯》词:“谁在小红亭,玉釵敲竹乍闻声,风影略分明。”

(2).指似是而非,不足为据的迹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精兵十万,夹杂粮船帮内,其反状甚真,总皆风影之词,毫无证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方知前説都无风影也。”

变现

见“ 变见 ”。

惚恍

亦作“ 惚怳 ”。1.混沌不分;隐约不清。《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李善 注:“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寥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 桃源 之失路。” 明 宋濂 《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休咎有徵神所持,委以惚恍邈难知。”

(2).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风经府藏,使人惚怳。” 唐 张说 《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都只为竞风流只恐人强,因此上心神惚恍,幻出这倾城模样。” 清 恽敬 《鸡鸣说》:“盖心之警者,其情事之惚恍如此。”

(3).游移不定。 晋 木华 《海赋》:“廓如灵变,惚怳幽暮。”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中·秋风枢》:“予欲下诣清泠之渊,以明月为馆,以文贝为堂, 天吴 九首,变幻惚恍,又不得而往也。”

区中缘

尘世的俗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想像 崑山 姿,缅邈区中缘。” 唐 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馆》诗:“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宋 沉辽 《题径山》诗之一:“平生自得物外趣,尔来更簿区中缘。” 明 何景明 《游鲁山城南舍》诗之二:“久厌区中缘,抚兹意弥深。”

深广

(1).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后汉书·西南夷传·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 滇池 。” 元 虞集 《记梦》诗:“梦行 衡 庐 间,千仞过苍壁;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2).指胸怀宽阔或内容、意义等深刻广大。《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深广惠和,易调风化,神祇且格,功德可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 果戈理 的忧愤深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她还不明白,战争的意义远比这个更加深广。”

化身

(1) 佛在人间暂时出现的人、动物或植物的形体

(2) 体现某种抽象事物(如灵魂、思想、原则或典型)的东西

勇敢的化身

宰官

(1). 周 代冢宰的属官。《国语·晋语九》“以随宰人” 三国 吴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

(2).泛指官吏。《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 晋 郭象 注:“苟有乎大小,则虽大鹏之与斥鷃,宰官之与御风,同为累物耳。” 唐 耿湋 《题惟干上人房》诗:“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门中,这个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们的阶级从八九品巴到一二。”

(3).特指县官。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在 苏州 日,挽 吴县 令 贺吉人 云:‘……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台符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

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丰城 李君仪 为 袁州 军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权知 萍乡县 事。”

两两

(1).成双成对。《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既通宫闈,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诗:“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郊行即事》曲:“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

(2).犹言稀稀落落。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明 张五山 《驻马听·秋游莫愁湖因过陈荩卿看菊》曲:“粧点秋光,黄叶丹枫飘两两;轻摇兰桨,沙鸥汀鷺起双双。”

宝笈

见“ 宝籍 ”。

品名

产品或商品的名称

一丝

(1).一根蚕丝。常喻微少或极细之物。 宋 叶适 《赠胜上人》诗:“遣腊冰千筋,勾春柳一丝。”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七:“盖闻拂云之松,生於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於一丝之溜,是以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敌者亡必骤。”

(2).指一点。《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些情节, 子谨 却一丝也不知道。” 巴金 《秋》二:“ 高忠 看见 克定 这样镇静,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炉薰

见“ 炉熏 ”。

洗耳

(1).表示厌闻污浊之声。《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汉 赵岐 注:“乐道守志,若 许由 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阳, 箕山 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欲闻之,洗耳於 潁水 滨。”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李建勋 ﹞尝畜一玉磬,尺餘,以沉香节安柄,叩之,声极清越。客有谈及猥俗之语者,则击玉磬数声於耳。客或问之,对曰:‘聊代洗耳。’” 清 顾炎武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诗:“洗耳 苕水 滨,叩舷歌《採菱》。”

(2).形容专心地、恭敬地倾听。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洗耳候凯音,嘉节迫吹帽。” 元 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熏洗耳听。” 清 李渔 《巧团圆·得妻》:“如今细説一番,待小生洗耳听者。”

钟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郑玄 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汉 末丧乱,絶无金石之乐。 魏武帝 至 汉中 ,得 杜夔 旧法,始復设轩悬钟磬。”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兴不知凡几首。’ 杜 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扣之则应。”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诗:“隔竹微闻钟磬音,墻头脩緑冷阴阴。”

(3).指钟、磬之声。 金 赵亮功 《甘露寺》诗:“别后闻钟磬,山阴空夕阳。”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无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记·乐书》:“然后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2).钟和磬。借指礼乐。 清 欧榘甲 《新广东》五:“ 满清 之入关,孰不有 汉 人为之功狗,以剗灭销磨华种,以奉异族之鐘磬哉!”

(3).钟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参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猿鸟乐鐘磬,松萝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过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阵钟磬声和念佛声送进他的耳里来。”

万劫

(1).亦作“ 万刼 ”。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许地山 《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

(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 元 祖铭 《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 明 李开先 《十一煞·赠康对山》套曲:“千盘万折连云栈,万劫千灰枉死城,糊突梦谁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诗:“万劫不烧唯富贵,五伦最假是君臣。”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安世,朝代:宋代

    关山魂梦长,寒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向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暮春两沾霖,逢欢弗敢喜。

    入夏才过旬,望泽先愁矣。

    族云虽屡兴,阵雨常骤止。

    长此再十日,麦收仍半已。

    乃知患失忧,胜患不得几。

    弗喜未放心,先愁致何以。

    或此云未放,即放而已耳。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莲舟无处问江津,落落金门卧病身。

    采艾敢遗忧国客,纫兰聊赠素心人。

    尘中毒热天何与,静里冰壶意自真。

    葵藿已舒郊社日,未应重赋卜居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盘山

    吾叔诗才素所知,于今学画画尤奇。

    同来胜地宁无意,为写山容更咏之。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高甍巨桷压城闉,平视如将七泽吞。几度春光招宋玉,碧阑干外独消魂。
  • 作者:秦韬玉,朝代:唐代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胸怀拍拍贮阳秋,万里江山思远悠。自笑半生行酒禁,可能一日免诗愁。图书围里谁分榻,风雨中浊独倚楼。除却知心吾与汝,吟边何事冀旁求。
  • 作者:林肤,朝代:宋代

    延平阁想张华剑,宝婺楼观沈约诗)。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食饮从来戒失时,衣裘亦复要随宜。老人最索调停处,正在初寒与半饥。
  • 作者:林同,朝代:宋代
    天性生虽具,人伦教可无。往哉亲父子,汝契作司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