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颜乐亭用陈默堂韵原文 诗词名句

颜乐亭用陈默堂韵

作者:罗从彦 朝代:宋代

颜乐亭用陈默堂韵原文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

颠倒一生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

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

坚守箪瓢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诗词问答

问:颜乐亭用陈默堂韵的作者是谁?答:罗从彦
问:颜乐亭用陈默堂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颜乐亭用陈默堂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罗从彦的名句有哪些?答:罗从彦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参考注释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仰止

仰慕;向往。止,语助词。语出《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饶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山形果象蹲,遗躅空仰止。”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寻思

想;思考

百计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韩愈 好奇,与客登 华山 絶峯,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慟哭, 华阴 令百计取之,乃下。” 宋 苏轼 《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 林畏庐 ( 林紓 )者,不知与 迦因 何仇,凡 蟠溪子 所百计弥缝而曲为 迦因 讳者,必欲歷补之以彰其丑。”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心斋

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庄子·人间世》:“ 回 曰:‘敢问心斋。’ 仲尼 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 清 赵翼 《岁暮杂诗》之一:“身退敢谈天下事,心斋惟对古人书。”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故尔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斋,我是这样地感觉着。”

污染

(1) 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

放射物污染了整个地区

(2) 指受坏思想的影响

心灵受污染

(3) 指诬陷或牵累

陋巷

狭窄的街巷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戴叔伦《送张南史》

穷街陋巷

往还

去和来;往来

坚守

不顾攻击、危险或艰难任务的重担,具有持久的刚毅和决心来把握或坚持

坚守岗位

箪瓢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五:“簞瓢取自给,此外復奚须?”

(2).见“ 簞食瓢饮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敦煌曲子,朝代:唐代

    百岁归原起不来。

    暮风骚屑石松哀。

    人生不外非虚计,万古空留一土堆。

  • 作者:释如珙,朝代:宋代
    懒举话头嫌鼻祖,烧香那肯礼西方。空房消尽闲心识,日往月来不见长。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依韦煖气发韶光,陌柳丝丝渐染黄。

    前日花朝方过了,便看物意为春忙。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
    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 作者:释重顯,朝代:宋代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座右铭何有,丹青得若人。东坡禅客衲,六一醉人巾。先后文章伯,安危社稷臣。庙堂思颍日,海峤梦钧辰。□□□□□,□□叹会神。何当均雨露,剑佩画麒麟。
  • 作者:朱栴,朝代:明代
    标签:秋天写景山水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初地今初到,青峰最上峰。

    千秋金相好,一朵翠芙蓉。

    松籁风中静,莎茵雨后浓。

    福田非所慕,净业偶相从。

    境是琉璃界,僧忘洞济宗。

    诗成跋马去,云外听鸣钟。

  • 作者:释惠崇,朝代:宋代
    地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望久人收钓,吟馀鹤振翎。不愁归路晚,明月上前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