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安石榴·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安石榴·其一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安石榴·其一原文

十八年来汉使槎,名花憔悴度龙沙。

一枝映水珊瑚媚,疑是瑶台宴彩霞。

诗词问答

问:安石榴·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安石榴·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安石榴·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参考注释

名花

1.名贵的花。 2.有名的美女。旧时常指名妓。亦指有名的交际花。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龙沙

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彩霞

彩色的云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朴室三间号养虚,讵因生白偶名诸。

    受人天下和平应,观象玩辞足起予。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雨送炎官印,风宣白帝麻。欲知秋面目,细看木犀花。
  • 作者:释善珍,朝代:宋代
    鬓毛萧飒已成翁,奇怪胸中尽扫空。尚要俗人传好事,岁残乞米送卢仝。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雅会还堪续,何嫌鸡黍贫。

    君原忘礼数,我已领清真。

    月冷疑兼雪,宵长莫虑晨。

    时能酬此愿,应不叹缁尘。

  • 作者:袁甫,朝代:宋代
    自怜凡骨未能仙,每对仙都辄爽然。序齿十年兄弟行,论交一日友朋缘。干戈满地心忧国,事业弥天世急贤。已把封章排紫闼,未容问舍与求田。
  • 作者:李颀,朝代:唐代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词人洞箫赋,公子鵕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 作者:赵必象,朝代:宋代
    怀哉丈人行,四海空交游。桃李不识面,一生慕荆州。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清风一牖春秋韵,明月满庭今古情。

    无尽藏真大公物,坡翁游戏语犹诚。

  • 作者:傅若金,朝代:元代
    烽火连诸郡,旌旗转百蛮。野莺先客至,江雁及春还。吴楚青天迥,潇湘白日闲。登临慰怀抱,况复近乡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孟春优雪沾,仲春甘雨未。

    明知时可待,而吾早廑意。

    先忧每急性,后乐艰怡志。

    江南淮北报,齐东秦西暨。

    因以盼河南,今日佳音至。

    兼之巡漕奏,运路一带被。

    是则待蒙佑,惟在畿辅地。

    迩日屡作云,颇有酿霖致。

    清明昨无风,麦苗润陇际。

    频起望阴晴,庶几霈时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