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蛇倒退原文 诗词名句

蛇倒退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蛇倒退原文

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复断。
曏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
那知下岭处,栗甚履冰战。
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
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
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
岂惟蛇退舍,习鸟望崖反。
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
仍逢新烧畲,约略似耕畔。
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
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腰鑱走迎客,再拜复三叹。
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傥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

诗词问答

问:蛇倒退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蛇倒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陇首

(1).古山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 李贤 注:“ 陇首 ,山名,在今 秦州 。”

(2).指 陇山 之巅。《汉书·礼乐志》:“朝 陇 首,览西垠。” 颜师古 注:“ 陇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约 《游锺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三:“春光发 陇 首,秋风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 秦 水别 陇 首,幽咽多悲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有《小方壶忆梅诗》,节其大概云:‘……岁云暮矣风雪骤,驛使音稀断 陇 首。’”

(3).泛指高山之巅。 宋 柳永 《醉蓬莱》词:“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霽。”

到彼岸

梵语“波罗蜜多”的义译。佛教谓修大行而超脱生死,到达涅槃之境界为“到彼岸”。《维摩经·佛国品》:“稽首已到於彼岸。”

履冰

行于冰上。比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汉书·韦贤传》:“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至于恭命之时,犹切履冰之惧。”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再让宰相表》:“需奏仰陈,冀安於涯分,纶言俯及,未照於悃诚,蹐地载惊,履冰逾畏。”参见“ 履薄临深 ”、“ 履薄 ”。

健倒

滑倒;翻倒。 唐 卢仝 《村醉》诗:“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宋 范成大 《蛇倒退》诗:“那知下岭处,慄甚履冰战……健倒輒寻丈,徐行厪分寸。” 金 麻革 《题李氏寓酒轩》诗:“焉知贫士贫到骨,健倒仰天歌黄鵠。”

寻丈

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间的长度。《管子·明法》:“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啟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而结体遒媚,意态舒远,有寻丈之势。”

徐行

缓慢前行。《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记》:“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宋 曾巩 《喜晴》诗:“今晨霾曀一扫荡, 羲和 徐行驱六龙。” 郭沫若 《曼陀罗华》:“我默默地徐行, 哈夫人 在后面跟着。”

分寸

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

没分寸

不讲分寸

竹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 淇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鱸鱼出。”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几个人却是对着我走来,一个提着半明不灭的灯笼,那两个每人摃着一根七八尺长的竹竿子。” 沉从文 《边城》一:“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2).竹子的主干。 唐 元稹 《种竹》诗:“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对雪》诗:“压倒竹竿终劲直,怜斯鸟雀尽徬徨。”

(3).指竹子。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六:“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 秦 帝不蹈海,归蒔千竹竿。”

金弹

(1).金制的弹子。 唐 李商隐 《富平少侯》诗:“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牀在井头。” 冯浩 笺注引《西京杂记》:“ 韩嫣 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儿童每闻 嫣 出弹,輒随之,望丸之所落,輒拾焉。”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五十:“宫女推篷犹自笑,閒抛金弹打沙鸥。” 清 陈维崧 《满庭芳·过辽后梳妆楼》词:“红墙外,谁抛金弹?年小 富平侯 。”

(2).比喻金橘。 明 于谦 《夏日忆故乡风景》诗:“红綃焕烂蜀葵开,金弹纍垂卢橘熟。”

岂惟

见“ 岂唯 ”。

退舍

(1).退却;退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若欲战,则吾退舍。”《韩诗外传》卷六:“ 庄王 受节,左右麾 楚 军退舍七里。”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卷末批云:‘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餘勇,磨礪以须我耳。余不敢退舍,即日又收拾新作格律诗共五十首寄去。”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寇伏其勇,咨且退舍。”

(2).比不上;不敢与争。 宋 叶适 《题陈止斋帖》:“余尝评公不用诗家常律,及其意深义精,自成宫徵,而工诗者反皆退舍,殆过古人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杜陵 用事之妙,絶出千古,即 子安 生 开元 间,亦当退舍。”

(3).指星辰后移位置。《史记·天官书》:“其(指岁星)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

一径

亦作“ 一逕 ”。1.一条小路。《晋书·贾充传》:“ 充 帐下都督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溪南重迴首,一径出修篁。”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八:“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纔宽便数家。”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复冈迴一径清。”

(2).径直。《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明日捉个空,便一逕到 临安府 前叫起屈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衝军阵,鞭骏马,一径地西南上迓。”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儿除授 潭州 为理,一径的来望姑姑。”《水浒传》第四二回:“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人马,一径去取了来。”《孽海花》第四回:“长班要去通报, 雯青 説:‘不必。’説着,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间屋里去。”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谓持续不断。《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爷 一径搭 沉小红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红 本事大哉。” 朱自清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后来又在一个乡镇--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着小学教师。”

千石

石,容量单位。 秦 汉 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从二千石递减至百石止。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字 少卿 , 南阳 人,累世千石。”

烧畲

烧荒种田。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 仇兆鳌 注:“《农书》: 荆楚 多畬田,先纵火熂炉,候经雨下种…… 杜田 曰: 楚 俗,烧榛种田曰畬。”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九:“银釧金釵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宋 陆游 《村舍》诗:“山高正对烧畬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约略

大概;大略

约略估计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百忧

种种忧虑。《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诗:“近闻宽法离 新州 ,想见怀归尚百忧。” 宋 欧阳修 《秋声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诗:“一日百忧生,戚戚独茧蚕。”

山民

山地居民。 汉 荀悦 《申鉴·时事》:“皇民敦, 秦 民弊,时也;山民朴,市民玩,处也。”《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马援 征诸溪蛮,病死 壶头 ,山民思之,所到处,祠庙具存。”

鬼质

(1).谓形貌粗野丑陋。 宋 范成大 《蛇倒退》诗:“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周汝昌 注:“鬼质,説形貌‘野’、‘丑’,不如内地平原上的人那样‘像人’。”

(2).指形质丑恶者。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之二三:“因封还除目,见瞋鬼质,窜涂贄卷,取怨奇章。”

犊子

小牛

迎客

(1).迎接客人。《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2).犹言迎击敌人。《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 杜牧 注:“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

再拜

(1)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

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

(2) 赵王再拜曰。

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匪人

(1).不是亲近的人。《易·比》:“比之匪人。” 王弼 注:“所与比者皆非己亲,故曰比之匪人。”

(2).引申指孤独无亲的人。《后汉书·张奂传》:“俱生圣世,独为匪人,孤微之人,无所告诉。” 章炳麟 《蕲黄母铭》:“左处侧室独匪人,蓬头茧足为子勤。”

(3).行为不端正的人。《易·否》:“否之匪人。”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故曰匪人。” 唐 李朝威 《柳毅传》:“ 涇阳 之妻,则 洞庭君 之爱女,淑性茂质,为九姻所重,不幸见辱於匪人,今则絶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华 家盟姊赠以匪人,彼无颜见卿;卿何反谓无颜见彼耶!”

(4).盗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捕役得其厚利,心知不是匪人,反作乾情。” 洪深 《贫民惨剧》第五幕引:“就是那个卖皮袍子的 王一声 ,邀着一帮匪人来抢的。”

何干

反问表示无关

他与此事何干?

饥火

难忍的飢饿感。 唐 白居易 《旱热》诗之二:“壮者不耐飢,飢火烧其肠。”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 嵇康 对日抚鸣琴,腹中飢火正熊熊。”

难忍的飢饿感。饥,通“ 飢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予应为饥火所恼,不暇记前事耳。”

平地

平整土地

意者

(1).表示测度。大概,或许,恐怕。《墨子·公孟》:“今吾事先生久矣,而福不至,意者先生之言有不善乎?”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桑穀者,野草也,而生於朝,意者国亡乎?”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独念乞墦之辱,心实耻之,而必不得免者何居?意者或借闻见以为聪明,或藉耳目以为心腹歟!”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二少年,今日生矣,意者其雀跃返国,聚父母亲友作再生之华筵耶!”

(2).表示选择。是……还是……。《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於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史记·孔子世家》:“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汉书·文帝纪》:“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

官事

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羁绊

亦作“羇绊”。犹言束缚牵制。《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羈绊,繫名声之韁锁。” 唐 罗邺 《莺》诗:“却笑金笼是羈绊,岂知瑶草正芬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世上更无羇绊事,壶中别有自由身。”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俺也曾把世味亲尝,人情识破,怕甚么尘缘羈绊?”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一笑粲

谓粲然一笑。 宋 苏轼 《诅楚文》诗:“辽哉千岁后,发我一笑粲。” 宋 陆游 《赠持钵道人》诗:“相逢一笑粲,滞思得披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青莲语句若存亡,何碍全提出广长。

    一握清风满怀袖,六根五蕴合都忘。

  • 作者:朱权,朝代:明代
    阊阖云深锁建章,曈昽旭日射神光。
    紫宸肃肃开黄道,万岁声声拜玉皇。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瞋恚现行时,无明所迷醉。

    不知自之失,但见他人是。

    如人在暗处,见外不见里。

    大哉圣人学,事事必求己。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於世何所恋。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 作者:何吾驺,朝代:明代

    圣寿方无极,词垣首被恩。

    岁星在金马,桃实寄庭萱。

    帝宠文章贵,天成德齿尊。

    酒将茎露冷,斑惹御炉温。

    万里南山祝,千年北海樽。

    玉堂开锦宴,鸾驭集文园。

    水陆供仙馔,笙簧绕相门。

    紫荆有令弟,兰树识芳孙。

    及此忠为孝,同誇丝是言。

    昔称三乐具,今喜五伦敦。

    兰苑镂金石,螭头洁藻蘩。

    调元应有自,毋得颂纯坤。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瀑涧茶烟雪屋灯,乱家更入乱云层。老僧今已倦行脚,不用维那吃饭凭。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旧名虽屡易,普觉传定称。

    其义见御碑,衍绎识圣情。

    行住与坐卧,四者人之恒。

    卧似无所觉,惟佛觉无停。

    何以知其然,试看卧者仍。

    按指海印光,动念尘劳增。

    是为普觉义,静示最上层。

    而犹五字宣,全提诚未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峻宇霞标路迥修,恐劳仆役弗频游。

    卌年所得便宜者,书画于中两卷留。

  • 作者:陆龟蒙,朝代:唐代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