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平湖雨渡·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平湖雨渡·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平湖雨渡·其二原文

炎官后阵已收炎,秋色秋声取次添。

今日许教游碧落,不须捲起水晶帘。

诗词问答

问:平湖雨渡·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平湖雨渡·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平湖雨渡·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炎官

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后阵

见“ 后陈 ”。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碧落

天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水晶帘

(1).见“ 水精帘 ”。

(2).词牌名。即《江城子》。参见“ 江城子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剪弃犹可怜,琅玕十余束。青青复籊籊,颇异凡草木。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闰后寒应早,今秋暖异常。

    晚田幸收半,薄穫较荒强。

    万涧琴犹奏,千林锦始装。

    因缘误哨鹿,寻绎定何妨。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蓑笠具,昼图同。钎笛声长曲未终。

  • 作者:子兰,朝代:唐代
    拂局尽消时,能因长路迟。点头初得计,格手待无疑。寂默亲遗景,凝神入过思。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已付身心毕意空,念头了不到穷通。即愚宁免日三省,是圣未妨时一中。物外禽鱼相尔汝,生前鸟兔几西东。谁云双手都无用,自种山田岁便丰。
  • 作者:安焘,朝代:宋代
    标签:清明节

    帝眷三朝辅弼臣,诏颁禁籞燕慈均。

    已惊贵老恩荣厚,重叹优贤礼意新。

    使至屡闻天上语,酒酣想见洞中春。

    太平无事忘情久,更接人间事了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路便临南苑,春郊试小蒐。

    草轻马逾疾,弓燥手还柔。

    业已三年阅,因教四日留。

    前题巡壁读,祗觉岁时遒。

  • 作者:徐氏,朝代:唐代
    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 作者:冯延巳,朝代:唐代
    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