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原文 诗词名句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

作者:叶适 朝代:宋代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原文

野水随路贡,东风得木鸣。
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藏桑高既条,细草亦丛生。
眷言云外士,及此尘中行。
南临大陂出,波面与心平。
道帝古精庐,黄茅间荆榛。
会集倾远村,裳衣自鲜明。
银钗插山丹,歌笑喧嘤咛。
何以劳比邻,粔籹杂餦饧。
去年谷不饮,白骨今纵横。
等为造化役,未究悲忻情。
归来日已夕,旧径成沟坑。
大车者谁子,不寐方宵行。
死魂未满眉,擿埴将安程。
感此良自哂,抱谷非鹂鹒。

诗词问答

问: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和柔

(1).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 李贽 《<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2).犹和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3).谓柔媚宜人。 宋 叶适 《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 刘克庄 《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川原

(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

(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敷荣

开花。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南朝 梁 王筠 《蜀葵花赋》:“仰椒屋而敷荣,植兰房而舒藻。” 唐 许敬宗 《掖庭山赋》:“百卉敷荣,六合清朗。”

细草

(1).小草。《后汉书·崔寔传》:“ 五原 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2).远志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远志》。

丛生

(1) 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

荆棘丛生的荒原

(2) 同类的事物同时出现

百病丛生

眷言

亦作“睠言”。回顾貌。言,词尾。《诗·小雅·大东》:“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引作“眷焉”。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隋书·高祖纪上》:“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沮劝。” 明 夏完淳 《六君咏·祁中丞》:“睠言从 彭咸 ,乘风驾縹緲。”

云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中行

(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 三行 ”。

(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

(3). 唐 宋 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4).复姓。 汉 有 中行说 。见《史记·匈奴列传》。

心平

(1).要求不高。 茅盾 《子夜》十一:“最近她自己也是把交易所当作白天的家,时常用‘押宝’的精神买进一万,或者是卖出五千;--在这上头,她倒是很心平的。”

(2).心情平静。 谌容 《人到中年》七:“﹝ 陆文婷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心平如镜,一往如常。”

精庐

(1).学舍,读书讲学之所。《后汉书·姜肱传》:“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 李贤 注:“精庐即精舍也。”《魏书·儒林传·平恒》:“乃别构精庐,并置经籍於其中。” 清 瞿鸿禨 《与缪荃孙书》:“ 钟山 既已蝉联,精庐又较 南菁 为胜。”

(2).佛寺;僧舍。《北齐书·杨愔传》:“至 碻磝戍 ,州内有 愔 家旧佛寺,入精庐礼拜。” 唐 贾岛 《宿山寺》诗:“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词:“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庐。”

黄茅

(1).茅草名。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 * ,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穗如菅。可为索綯,古名黄菅。”

(2).本谓长有黄茅的荒冢,借指死亡。 宋 杨万里 《曾伯贡主簿挽诗》之二:“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黄茅。”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会集

聚集

鸣锣会集。——《广东军务记》

裳衣

裳与衣。亦泛指衣服。《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礼记·中庸》:“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郑玄 注:“裳衣,先祖之遗衣服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外道服饰,纷杂异製……裳衣无定,赤白不恒。”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考证·字义》:“ 韩退之 诗多倒用成字,盖本诸《三百篇》, 孙季昭 《示儿编》所拈,如中林、中谷、中河、中路、中田、家室、裳衣。”

鲜明

(1) 指色彩明亮

色彩鲜明

(2) 一点不含糊的

鲜明的立场

(3) 轮廓清楚的

鲜明的印象

山丹

百合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卵形,白色。叶披针形。花红色或紫红色,供观赏。鳞茎可供食用。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一:“收得山丹红蕊粉,镜前洗却麝香黄。”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之一:“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

歌笑

歌唱笑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此二人辩口丽词,巧善歌笑。”《晋书·董景道传》:“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 唐 杜甫 《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嘤咛

亦作“ 嚶儜 ”。形容声音清婉、娇细。 唐 刘禹锡 《插田歌》:“齐唱田中歌,嚶儜如《竹枝》。” 宋 梅尧臣 《寄题绛守园池》诗:“苍官屭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嚶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嚶嚀一声,大小婢媪,奔入满侧,移金椅牀,置双夹膝。”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比邻

(1) 近邻,街坊

跟车站比邻的那个工厂

生女犹得嫁比邻。——唐· 杜甫《兵车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邻近

融与 鸿豫州里比邻。——《后汉书·孔融传》

粔籹

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犹今之馓子。又称寒具、膏环。《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 王逸 注:“言以蜜和米麵,熬煎作粔籹。”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投粔籹以鼓檝,豢鱣魴而如牺。” 宋 陆游 《九里》诗:“陌上鞦韆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明 徐渭 《张母八十序》:“而太君者,与其太公竝拊而怜爱之,至则啖以粔籹餦餭,或出果饵入袖中戏剧。”

餦饧

干的饴糖。 宋 叶适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何以劳比邻?粔籹杂餦餳。”参见“ 餦餭 ”。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白骨

(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

(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

(3).白色果核或树干。 晋 顾微 《广州记》:“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粽子,味辛。”《尔雅翼·释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阴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等为

犹为何。 唐 王维 《哭殷遥》诗:“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悲忻

见“ 悲欣 ”。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大车

(1)

(2) 古代乘用的牛车。亦特指大夫所乘之车

(3) 泛指牲口拉的两轮或四轮车

(4) 亦作“大伡”。对火车司机或轮船上负责管理机器的人的尊称

谁子

何人。《管子·地数》:“ 桓公 问於 管子 曰:‘以天财地利立功成名於天下者,谁子也?’ 管子 对曰:‘ 文 武 是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九:“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宾客者谁子?倏忽若飞尘。” 宋 杨万里 《春兴》诗:“诗成字字梅样香,却把春风寄谁子?”

宵行

(1).夜间出行。《周礼·秋官·司寤氏》:“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荀子·解蔽》:“ 夏首 之南有人焉,曰 涓蜀梁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已宵行而祗命,甫夕惕以当官。”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是日,予与 諫声 抵 唐山 时,日已暮,乃赁得大车宵行。”

(2).虫名。即萤。俗称萤火虫。《诗·豳风·东山》:“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萤火》:“《豳风》‘熠燿宵行’,宵行,乃虫名;熠燿,其光也。”

死魂

迷信谓死者的阴魂。 元 朱凯 《昊天塔》第一折:“孩儿也,你靠后些,你是生魂,我是死魂。你听我説与你咱。”

擿埴

见“ 擿埴索涂 ”。

鹂鹒

黄莺的别名。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葚黑老蚕蠋,麦黄韵鸝鶊。” 钱仲联 集释:“鶊即仓庚。《楚辞·悼乱》:‘鶬鶊兮喈喈。’ 王逸 注:‘鶬鶊,鸝黄也。’”参见“ 鸝黄 ”、“ 鸝鶹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自言因病学休粮,本意非求不死方。徒有至人传道术,更无斋客到禅房。雨中林鸟归巢晚,霜后岩猿拾橡忙。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床。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乾万喉。 * 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不肯少待留。新诗惠见荐自讋,若遇重压并见投。星机织成副地锦,神冶铸出舂天矛。辉光交华目反眩,噍咀过美涎井流。退归畏爱复愿学,恍若见富潜谋偷。顾其才力非当对,犹以一发紖十牛。使我苦勉不少得,搦笔欲下先惭羞。有如姣恶各具体,肉骨不可强雕锼。或云才华乃天与,何寡不益多仍裒。几时高车得会合,预期蹈拚
  • 作者:赵汝绩,朝代:宋代
    同游两见菊花时,忍对西风话别离。官远人应观所主,心平事必得其宜。急汉进进常思退,公事惺惺要带痴。执手羞为儿女语,此言或可当箴规。
  • 作者:徐照,朝代:宋代
    建山惟上贡,采撷极艰辛。不拟分奇品,遥将寄野人。角开秋月满,香入井泉新。静室无来客,碑黏陆羽真。
  • 作者:黄潆,朝代:宋代
    当年不作南行客,他日应无北狩人。官似虱微言许大,肉如蚁饱道方伸。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眉细中秋月,冰寒欲满空。

    塞山高见早,素景迥难同。

    潋滟沧池浪,徘徊叠树丛。

    锤峰玉台是,团镜待悬东。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到处山房有竹炉,无过烹瀹效清娱。

    质诸性海还应笑,大辂椎轮至此乎。

  • 作者:魏了翁,朝代:宋代
    江头夜钓雨连明,可是渔翁太不情。白鹤纵违华表约,黄鸡应念越人盟。
  • 作者:沈鍊,朝代:明代

    帝乡红日近,冠盖白云游。

    心似黄河水,朝宗日夜流。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皖城望雨设坛求,大霈随叨檐漏流。

    先是属州多报旱,仍教一律缓征收。

    纵能沾泽已失麦,应俾安心以待秋。

    夙愿从来铭心所,惠民事不片时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