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定捷地兴济二闸为减水坝因罢芥园减水坝工诗原文 诗词名句

定捷地兴济二闸为减水坝因罢芥园减水坝工诗以志事lv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泄涨图为坝芥园,近城揖盗虑开门。

上游拟减豫则立,众议仍资周度爰。

具曰予圣予岂敢,亦因其势其弗谖。

年来清口颇收效,例此吾惟慎本根。

诗词问答

问:《定捷地兴济二闸为减水坝因罢芥园减水坝工诗以志事lv》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七

2. 杨廷璋因去夏南运河涨溢议于天津城外芥园左近建减水坝以备宣泄昨亲莅相视以其地逼近津城若于此泄涨无异开门揖盗因命于上游另择善地施工俟回銮再为阅定后阅捷地兴济二处可改闸为坝则上游已得畅消芥园之工竟可罢矣

参考注释

开门

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上游

(1) 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一段

黄河上游

(2) 比喻先进的地位

力争上游

(3) 上级

只恐上游知道

众议

众人的议论。《汉书·王莽传上》:“臣 莽 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復听众议,益封臣 莽 。”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常愿携手,寘彼众议。”《旧唐书·卢怀慎传》:“ 李杰 勤苦絶伦,贞介独立,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干时之材,众议推许。”

予圣

自以为圣人,谓自夸高明。《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 孔颖达 疏:“俱曰我身大圣,唯各自矜。” 朱熹 集传:“皆自以为圣人。”

岂敢

(1) 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2)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3)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

岂敢,岂敢!

清口

清爽可口;爽口

收效

取得效果

收效显著

收效甚微

本根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彭,朝代:宋代

    澹澹故园月,晖晖垂屋星。

    阑夕伴客语,已复过我庭。

    谁为旋其枢,未觉顾兔灵。

    要知本不动,莫作流转惊。

  • 作者:许浑,朝代:唐代
    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暖瑞云屯。千官共削奸臣迹,万国初衔圣主恩。宫殿雪华齐紫阁,关河春色到青门。华夷一轨人方泰,莫学论兵误至尊。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周制原为子所掌,入土出土千年上。

    有可好焉可慨焉,乃为玩物共人赏。

    摩挲弗觉追琢痕,紫绿白云围月朗。

    是谓三元之三素,知谁翘首向北仰。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款段扬鞭过雨村,沙平步稳转山根。好花一簇墙头见,深院谁家尚掩门。
  • 作者:曹翊,朝代:宋代
    清光秀发水云乡,不见骚人意未降。风压柳梢低酒舍,月移松影上僧窗。山泉涨起潮三尺,野老钓归鱼一双。更待练光斜趁日,坐看金斗熨秋江。
  • 作者:释绍昙,朝代:宋代
    破晓湖山入画时,短蓬摇雪傍疏篱。一心只在梅花上,冻损吟身也不知。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跰⻊鲜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结无言师。
  • 作者:张九龄,朝代:唐代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