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二

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原文

三韩舆地内,四郡海涛边。

圣主思申命,廷臣选独贤。

下情宜访度,上德在敷宣。

莫爱千金剑,将贻汉史传。

诗词问答

问:《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

三韩

汉 时 朝鲜 南部有 马韩 、 辰韩 、 弁辰 ( 三国 时亦称 弁韩 ),合称 三韩 。《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 ,二曰 辰韩 ,三曰 弁辰 …… 马韩 最大,共立其种为 辰 王,都 目支国 ,尽王 三韩 之地。”后以指 朝鲜 。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 三韩 外, 崑崙 万国西。”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 三韩 ,从此军应薙草菅。” 古直 《哀朝鲜》诗:“ 三韩 日暗淡,倭儿意气雄。”

舆地

(1).《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遂以“舆地”指大地;土地。 宋 陆游 《闻蝉思南郑》诗:“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 蔡京 率百官表贺,谓混中原风气之殊,当天下舆地之半。”参见“ 舆地图 ”。

(2).地理。《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算法……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餘卷,统名曰《神道大编》。”《老残游记》第七回:“其时讲舆地,讲阵图,讲製造,讲武功的,各样朋友都有。”

海涛

(1).海浪。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雨晴九陌铺江练,嵐嫩千峯叠海涛。” 明 王守仁 《泛海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颇忆挈 卢敖 ,东过 蓬莱 浴海涛。’”

(2).指海涛声。 叶圣陶 《倪焕之》十:“喧嚷声、笑语声、小儿啼哭声混合在一起,像有韵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涛。”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申命

(1).重申教命;再命。《易·巽》:“重巽以申命。” 孙星衍 集解引 陆绩 曰:“巽为命令。重命令者,欲丁寧也。” 高亨 注:“《巽》之卦象是君上重申其教命。故曰:‘重巽以申命。’”

(2).任命。《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是以 唐 虞 之设官分职,申命公卿,各以其事,然后惟 龙 为纳言,犹今尚书也。”

(3).命令。 唐 李白 《比干碑》:“申命郡县,封坟葺祠。”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皇帝使中謁者,祷于 终南山 ,申命 京兆 尹 韩府君 ,祗飭祀事,考视祠制。”

(4).指发布命令。《觚賸·序赋创格》引 清 陈鹤容 《<当泣草>序》:“ 巫咸 申命, 詹尹 陈辞。”

廷臣

朝内大官。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 清· 张廷玉《明史》

独贤

(1).谓独劳。《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毛 传:“贤,劳也。”

(2).特别贤良。《汉书·王吉传》:“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晋书·裴頠传》:“ 汉 二十四年帝,惟 孝文 、 光武 、 明帝 不重外戚,皆保其宗,岂将独贤,实以安理故也。”亦称德才突出者。 元 华幼武 《送族子扩之通州》诗:“犹子苦好学,乡閭称独贤。”

下情

(1) 下面的情况

下情上达

(2) 群众的情绪或意愿

上德

(1).至德;盛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韩非子·解老》:“德盛之谓上德。”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自非上德横乎天地,高绩格於区宇,烈誉馥於一时,茂名鬱乎当世者,岂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题万寿碑阴》诗:“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

(2).指帝德。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3).借指帝王。 明 徐渭 《代被论乞免得温旨谢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

(4).崇尚德行。上,通“ 尚 ”。《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晋 郤縠 卒, 原軫 将中军, 胥臣 佐下军,上德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敷宣

传播,宣扬。《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宜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攄之罔极。”《晋书·卞壸传》:“案侍中、司徒、 临潁公 组 敷宣五教,实在任人,而含容违礼,曾不贬黜。”

千金剑

极贵重的剑。《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坵墓。”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宗臣欲舞千金剑,追骑犹观七宝鞭。” 明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诗之四:“我有千金剑,经天决浮云。”

汉史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 汉 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 汉 史。”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 汲 书 荀勗 定, 汉 史 蔡邕 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荷叶荷花照秋水,摇风无力还相倚。

    淡墨写意弗写形,却似野人不衫履。

    便饶十里锦霞香,圆镜归根皆若此。

    那见游鱼闯干游,应是波心啖莲子。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挟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宁循白马。袁村饮酒呼主翁,主翁仓皇问以弓。朝饭南山民献彘,主人赠刀其姓李。道逢两夫捕鹰隼,胁之以威使从己。晚投民居迫之馈,坐有三夫愿从事。其徒新故十有三,驱使两夫前探伺。谍知小水无徼巡,弯弓长呼苍市门。传声市人恣诱胁,扰扰坐致几千人。一盗登床坐而视,四盗执兵环以卫。八夫露刃入民居,敛聚金珠致之帅。搜罗抉剔凡八户,淫污妇女累其主。烹羊致酒来纷纷,钱币满前随赐与。一盗扬声集市人,我怜市人常苦贫。居民积财尚余羡,恣尔攫取舍无嗔。市人听令喜且舞,肩负囊担谁复数。须臾散去闾里空,犬逝鸡逃无敢语。八盗连谋诏其五,为我鸣金南取路。人闻金声谓盗南,八盗西驰下山去。长吏飞书呵有司,坐欲捕获
  • 作者:毛师柱,朝代:清代

    宁夏三边要,防秋万里屯。

    营移千帐白,马饮一河浑。

    但觉旌麾静,真看节钺尊。

    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

  • 作者:李廌,朝代:宋代
    娇马宁馨郎,毡车薄媚娘。萧萧两蓬鬓,愁入少年场。
  • 作者:彭汝砺,朝代:宋代

    流火退缩金盛强,郊原日夜生寒凉。

    梨垂栗皱橙柚香,田家笑语炊黄粱。

    山水秀彻摇秋光,重岩细菊斑斑黄。

    万象呈露无遁藏,时和岁丰辰亦良。

    脂车与子游上方,吐论纵横气轩昂。

    书帙罗列图画张,睥睨孔孟窥虞唐。

    偃息道奥缘禅床,苒苒定看移星霜。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少休大夫封,应梦上公禄。向来岩壑姿,高节媲青竹。低徊文绣地,自谓迁进速。迩者为客卿,翰苑文史足。炎炎虽可鄙,炳炳有足录。一朝污浊流,钱券满吾蜀。童山要进取,万石压车轴。通侯宠富民,都慰侈搜粟。虽蒙须臾荣,不盖平生辱。社栎乃天全,不及不才木。春秋戒求名,吾诗纪山麓。
  • 作者:赵希迈,朝代:宋代
    村邑萧条廨屋低,茆墙缺处补荆篱。市添人语当墟日,田捲车筒漫种时。公事偶无封印早,小胥习懒赴衙迟。闲行摸索街头石,寻得前朝一片碑。
  • 作者:钱选,朝代:宋代
    灵境无人桃自花,东风吹散赤城霞。山容对我横天末,柳色将春到水涯。王粲忆秦空有恨,杜陵入蜀更舞家。干戈满眼何年定,回雁悠悠白日斜。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交随分彼此,邂逅及行藏。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刹那今十稔,叹仰未能忘。
  • 作者:先秦无名,朝代:先秦
    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