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原文 诗词名句

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

作者:陈宜甫 朝代:元代

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原文

气与岳云相荡摩,诏催驿骑渡天河。

江南遍览湖山秀,蓟北重来雨露多。

逸思可齐鹦鹉赋,閒愁休续伯劳歌。

伫看医国陈奇术,春养苍生合太和。

诗词问答

问: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的作者是谁?答:陈宜甫
问: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送东崖刘大使重赴上都朝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陈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宜甫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参考注释

相荡

见“ 相盪 ”。

亦作“ 相荡 ”。1.相推移;来回运动。《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盪。” 韩康伯 注:“相推盪也,言运化之推移。”《礼记·乐记》:“阴阳相摩,天地相荡。” 郑玄 注:“荡,犹动也。”

(2).相推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乘除相盪,无所附益,泯然冥会者,真数也。”

驿骑

(1).驿马。《汉书·高帝纪下》“ 横 惧,乘传诣 雒阳 ” 唐 颜师古 注:“传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驛骑。”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边候失晨夜,驛骑驰中涂。” 明 何景明 《鲥鱼》诗:“白日风尘驰驛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清 吴兆骞 《出关》诗:“边楼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骑尘。”

(2).乘马送信、传递公文的人。《汉书·丙吉传》:“尝出,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驭吏随驛骑至公车刺取。”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一:“驛骑函首过 黄河 ,城中无贼天气和。” 元 耶律楚材 《寄平阳净名润老》诗:“驛骑新从 平水 廻,知公无恙笑颜开。”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飞鸟使》:“ 蕃 中飞鸟使,中国之驛骑也。”

(3).犹骑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处士正书倣 欧率更 ,而间以《黄庭》之意行之,处士意在以劲婉驛骑两家。”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江阴 戚三郎 ,觅妇 王 ,能为驛骑者,予多金。”

天河

银河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遍览

(1).普遍阅读。 唐 白居易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宋史·司马光传》:“ 光 常患歷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2).到处游观。 宋 王巩 《甲申杂记》:“御笔亲制置一图,出 元丰 尚书省是也,既成,亲幸遍览,悉如初旨。”

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逸思

超逸的思想。 南朝 梁 沉约 《<棋品>序》:“是以 汉 魏 名贤,高品间出: 晋 宋 盛士,逸思争流。” 唐 王勃 《游庙山赋》:“驱逸思於方外,跼高情於天下。”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十:“ 大江 日夜客心悲,发语苍茫逸思飞。”

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劳歌

(1).劳作者之歌。《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輓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唐 张旭 《清溪泛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明 王世贞 《阜城道中》诗:“春色昼冥冥,劳歌倦自听。”

(2).忧伤、惜别之歌。 唐 骆宾王 《送吴七游蜀》诗:“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唐 许浑 《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伫看

行将看到。《水浒传》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尽束装。” 梁启超 《中华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天如假我数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联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华 学术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医国

(1).谓为国除患祛弊。《国语·晋语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宋 苏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四》:“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辩》文。” 明 唐寅 《秦楼月·谢医》词:“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医人医国。”

(2).指医术高明。《西游记》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医,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也。” 清 钱谦益 《赠建昌痔医黄岐彬》诗:“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文同,朝代:宋代
    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
  • 作者:金朋说,朝代:宋代
    管仲尊周昔相桓,当年文若附曹瞒。匡朝宁国言虽正,始比高光孰发端。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秋入眠床水一方,江湖风月坐来凉。浮浮爽气仙游去,身在苍烟白鸟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露气波烟滃未消,陆塍水町蔚新苗。

    一般欢喜非丝竹,胜尔维扬廿四桥。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官卑责薄得徜徉,漫仕归来味更长。它日故人多好事,笼鸡载酒未吾忘。
  •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代
    天意若曰汝毋北,覆车南沙书卷湿。汶阳风雨六幕黑,申以东平三尺雪。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铁马风尘暗,金龙日月新。衣冠怀故国,鼓角泣离人。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方来有千载,儿女枉悲辛。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昔我初来时,水东有幽宅。晨与鸦鹊朝,暮与牛羊夕。谁令迁近市,日有造请役。歌呼杂闾巷,鼓角鸣枕席。出门无所诣,乐事非宿昔。病瘦独弥年,束薪与谁析。
  • 作者:赵师侠,朝代:宋代
    韶华能几许,节物叹推移。群花兢芳争艳,无奈隙驹驰。红紫随风何处,唯有抟枝新绿,暗逐雨摧肥。乔木莺初啭,深院燕交飞。渐清和,微扇暑,日迟迟。新荷泛水摇漾,萍藻弄晴漪。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无计留连住,还是送春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昨夜晴明无雨望,今晨叆靅幸云瞻。

    曦轮忽掩气翛飒,澍脚旋垂势雭𩃔。

    不疾不徐将半日,曰高曰下信均沾。

    多时忧盼才方释,祗益悚虔那即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