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原文 诗词名句

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

作者:李江 朝代:明代

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原文

百年老眼共乾坤,着手推开万化门。

一气鸿蒙浑未凿,两仪混辟互为根。

无声无臭虚中觉,不睹不闻静处存。

遥想韦编三绝后,不知几度月黄昏。

诗词问答

问: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的作者是谁?答:李江
问: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梅花百咏·其二十七·静虚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江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参考注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着手

开始动手进行

着手落实政策

万化

(1).万事万物;大自然。《申鉴·政体》:“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哉,此谓道根,万化存焉尔。”《汉书·京房传》:“ 房 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 颜师古 注:“万化,万机之事,施教化者也。一曰万物之类也。”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妃匹有篤恭之德,乃足以奉神灵而理万化。”

(2).各种变化。《庄子·大宗师》:“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唐 白居易 《叹老》诗之一:“万化成於渐,渐衰看不觉。”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语虽合璧,意若贯珠,非书穷五车,笔含万化,未足云也。”

一气

(1) 一举,一次,不间断地

一气呵成

(2) 同一帮派,声气相通;同伙

他们通同一气

(3) 一阵(多含贬义)

瞎闹一气

鸿蒙

亦作“ 鸿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成玄英 疏:“鸿蒙,元气也。”《淮南子·道应训》:“西穷窅冥之党,东开鸿濛之先。”《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鸿蒙肇判,风气始开。”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又试问鸿蒙初辟时,又哪里有贫富贵贱?”

(2).迷漫广大貌。《汉书·扬雄传上》:“外则正南极海,邪界 虞渊 ,鸿濛沆茫,碣以崇山。” 颜师古 注:“鸿濛沆茫,广大貌。” 宋 范成大 《寿栎东斋午坐》诗:“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濛。”《红楼梦》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3).东方之野,日出之处。《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 注:“鸿濛,东方之野,日所出,故以为景柱。”

(4).混沌;浑噩。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鸿蒙总合杂,诡譎骋戾狠。”《吴礼部诗话》引 元 王履 诗:“半生堕落忧患界,万事元在鸿濛间。” 清 龚自珍 《世上光阴好》诗:“静原生智慧,愁亦破鸿濛。”

(5).指高空。 明 刘基 《通天台赋》:“矗鸿濛以建标兮,拖甘泉以为祛。”

两仪

(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无声无臭

没有声音和气味,比喻人没有名声

虚中

(1).没有杂念,心神专注。《礼记·祭义》:“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郑玄 注:“虚中,言不兼念餘事。” 清 唐甄 《潜书·思愤》:“虚中者,道所居也;空外者,心所安也。美好盈於外,爱乐縻於中,则心佚而道亡。”

(2).身体内部虚弱。《文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吕向 注:“虚中,精气竭也。”

(3).虚心;谦虚。 晋 孙绰 《庾公诔》:“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 清 唐甄 《潜书·病获》:“虚中以与人,直己以遇诈。”

(4).空腹;中空。《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主人设食, 原平 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飱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明 刘基 《尚节亭记》:“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5).石钟乳之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静处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遥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韦编三绝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喜读《周易》,常常翻阅,爱不释手,以致连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也断了数次。形容好学不倦,勤奋用功

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标签:抒怀感慨怀才不遇愁苦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李侯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净扫山房不似贫,旋炊野饭唤比邻。子规啼处一村雨,芍药开时三迳春。丘壑自成安乐国,渔樵尚有老成人。茅檐相对坐终日,只说桑麻语自真。
  • 作者:郑獬,朝代:宋代
    江南江北谪仙才,为爱湖山特地来。愿得春寒过三月,樽前留得腊前梅。
  • 作者:释普度,朝代:宋代
    一切尘中坚密身,尘尘顿现本来人。了知此外更无佛,野鸟山花别是春。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自说嵇康七不堪,上教持节向江南。江南父老应相贺,见说清明似晦庵。
  • 作者:陈普,朝代:宋代
    天地化育工,两致一为要。对待管流行,并起非横矫。亭亭南北枢,赫赫东西曜。仁义与诚明,彼此相契约。英皇既尧舜,丰姿巧相肖。孤竹秀双仁,洛水濯二妙。人生相遭处,亦有相感召。莘挚自犁锄,尚父由渔钓。共卧起烟波,鱼水兴蓬藋。是为圣人偶,心胆何相照。颜渊得仲尼,仲尼有荷篠。孝亭合朱祭,天津会程邵。是为德不孤,气味何同调。世间间草木,不足充野烧。惟莲出清水,植立独奇峭。不染淤泥缁,不逐波流漂。何骨中庸中,肌内离骚嚼。玩花渴顿苏,食实饥足疗。静中对君子,不语潜教诏。一朝出莲枝,此事非人料。将兴必有祥,事若玉阿鞘。兹化岂徒尔,可以观其徼。上侍鹤发慈,齿高德弥劭。下盼庭阶郎,一一凌风鹞。平生所树蓻,不但供栖燎。
  • 作者:郭应祥,朝代:宋代

    秋堂积雨新凉入。今宵雅趁鹏飞集。劲翮会高风。功名亥睡中。
    笔头元有准。快写平生蕴。何日捷书来。重阳把一杯。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君夸名鹤我名鸢,君叫闻天我戾天。
    更有与君相似处,饥来一种啄腥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雨旸其利同,惟时为难矣。

    极备无皆凶,因悟中庸理。

    夜雨初欲霁,晓烟高渐起。

    爽风西北来,天畔云尽徙。

    青矗远峰尖,红重香荷沚。

    高轩起碧纱,一览风物美。

    逭却周宣忧,适得盘古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