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三部乐(榴花)原文 诗词名句

三部乐(榴花)

作者:杨.泽.民 朝代:宋代

三部乐(榴花)原文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
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
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
红巾又成半蹙。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知厚意、深情更切。
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

诗词问答

问:三部乐(榴花)的作者是谁?答:
问:三部乐(榴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三部乐(榴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参考注释

芳苞

花蕾。 金 元好问 《纪子正杏园燕集》诗:“芳苞一破不更合,且看锦树烘残春。”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奇绝

奇妙到极点

怪石嶙峋,山势奇绝

水亭

临水的亭子。 唐 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诗:“薜萝山逕入,荷芰水亭开。” 宋 欧阳修 《花赋》:“晚浦烟霞,水亭风日。” 清 高宗 《戊辰大明湖题》诗:“应接无暇有餘乐,水亭清雅陈笔砚。”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蕤宾

(1).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宾。” 郑玄 注:“蕤宾者应钟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气至,则蕤宾之律应。”

(2).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国语·周语下》:“四曰蕤宾。” 韦昭 注:“五月,蕤宾。” 晋 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龙集荒落,律纪蕤宾。”

(3).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结艾人,庆蕤宾,菖蒲酒香开玉樽。”《水浒传》第十三回:“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 与 蔡夫人 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绛英

红花。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移席牵緗蔓,迥橈扑絳英。” 宋 王安石 《闲行》诗:“欲知前面花多处,颠倒青苔落絳英。” 元 吴弘道 《梧叶儿》曲之四:“桃花树,落絳英,和闷过清明。”

数点

指着事物数

妈妈在数点刚买来的梨子

照眼

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先发

首先发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尝与主爵都尉 汲黯 请閒, 汲黯 先发之, 弘 推其后。”《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董卓 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大抵讥誚之语,先发者未必切害,而报復者往往奇险深酷。” 明 何景明 《势成篇》:“﹝ 陈涉 ﹞泽中一呼而四海响应者,彼皆有欲起之心,而俟先发者也。”

的皪

光亮、鲜明貌。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晋 左思 《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緑芰泛涛而浸潭。” 宋 范成大 《雨后田舍书事》诗:“熟透晚梅红的皪,展开新籜翠扶疎。” 清 汪懋麟 《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步輦从容出复道,华灯的皪明春宵。”参见“ 的礰 ”。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重心

(1) 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 指事情的核心或主要部分

千叶

(1).千代,千世。《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孰能本枝於千叶,重光於万祀。” 宋 无名氏 《<颜氏家训>序》:“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

(2).形容花瓣重迭繁多。 南朝 陈 张正见 《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唐 皮日休 《惠山听松庵》诗:“千叶红莲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参见“ 千叶莲 ”。

(3).枝叶繁多。 唐 李颀 《魏仓曹东堂柽树》诗:“爱君双檉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红巾

(1).红色巾帕。 唐 杜甫 《丽人行》:“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宋 苏轼 《贺新郎》词:“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清 龚自珍 《瑶台第一层》词附录:“王孙密以红巾繫女衵衣,女不知也。”

(2).借指美女。 唐 王勃 《落花落》诗:“綺阁青臺静且閒,罗袂红巾復往还。”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见“ 红巾军 ”。

寄意

寄托心意。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 汝愚 ( 赵汝愚 ) 永州 安置,至 洪州 而卒, 朱熹 为之注《离骚》以寄意焉。” 明 唐顺之 《西峪草堂记》:“夫嵬才杰士,其所寄意,必於奔漰汹涌之川、巑岏崔巍之峰、泱漭千里之野,极世间险恠瓌伟超旷之观,然后足以饜其耳目,而发其跌宕濩落不羈之气。”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逸少 ( 王羲之 )好鹅,亦是偶然寄意。” 唐弢 《在生命的浩瀚的海洋里》:“反复咏叹,寄意深远。”

丽人

美貌的女子;美人

绝色丽人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丝发

(1).如丝之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头,丝髮被两肩。”

(2).犹丝毫。形容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往者虽有和亲之名,终无丝髮之効。”《魏书·律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尝自谓於圣人之道,有丝髮之见焉。” 明 唐顺之 《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丝髮无耗於国,而百万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条。”

(3).指细微事物。《晋书·庾羲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髮。”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以进药石为虚言,以陈丝髮为供职。” 清 唐孙华 《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大包岳瀆穿冥涬,细摹丝髮穷毫釐。”

秋波

(1).秋天的水波。 唐 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秋波落 泗水 ,海色明 徂徠 。” 唐 温庭筠 《苏武庙》诗:“ 茂陵 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宋 辛弃疾 《菩萨蛮》词:“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2).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眼色暗相鉤,秋波横欲流。”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舆 欲语防飞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娘子和丫鬟舱中坐定了,娘子把秋波频转,瞧着 许宣 。” 叶圣陶 《倪焕之》十:“女郎的步子该怎样把两腿交互着走咯,拈着手帕的那只手该怎样搭在腰间咯,眼光该怎样传送秋波咯……他们都一丝不苟地陈说着,监督着。”

(3).喻指蕴含着的深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要说的是直到现在,由事实证明,我才明白了去年京派的奚落海派,原来根柢上并不是奚落,倒是路远迢迢的送来的秋波。”

厚意

深厚的情意

多谢你的厚意

深情

(1) 深长悠厚的情感

难忘深情

(2) 怀有深厚感情

他又站在高台上,深情地望着兰考的土地。——《鞠躬尽瘁》

赏玩

(1) 观赏游玩

有恁样好花,如何空过?须把酒来赏玩。——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2) 鉴赏品评

赏玩古董

未已

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珍味

珍奇贵重的食物。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宋书·营浦侯遵考传》:“ 泰始 五年,赐几杖,太官四时赐珍味。” 清 汪懋麟 《雨霁自远以诗招饮依韵和答》:“殊方珍味犹相及,尔我庖厨不似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古遇,朝代:宋代
    沉沉万仞渊,下有骊龙珠。佩之寿松乔,售之富侔都。贪夫临渊羡,重利轻微躯。百金不龟药,千金水犀珠。丹砂与翠羽,陆产海所无。赍装涛浪中,巨阙光炯如。粲粲两青童,骈肩问所须。再拜上珠翠,敢问龙起居。青童粲玉齿,云龙卧玄虚。为君穷珠山,鞭云取长驱。云急风更恶,苍梧来时徐。丹药两须失,哀哉饱鲸鱼。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向不乐郡府,遂云归田园。结庐复种蓺,草树日已繁。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春雨一回过,览耕登古原。青山每自爱,霁色当衡门。故人苟来往,名宦未尝言。趣适已不浅,道心良亦存。忽闻辟书至,便令驱犊辕。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始知古君子,出处惟义敦。
  • 作者:庞谦孺,朝代:宋代
    平生竭力参时句,久矣冥搜见机杼。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闢行路。君今持此俗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 作者:王汝玉,朝代:明代

    圣王报本奉彝章,亲御玄丘祀昊苍。

    文命诞敷开景运,精诚昭格显神光。

    九天星映中庭燎,午夜风传合殿香。

    璚署仙人歌盛德,抽毫欲赋愧榆扬。

  • 作者:薛能,朝代:唐代
    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忆衡门对浣纱。好事喜逢投宿客,刈田因得自生瓜。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紫荆花

    碎英累累簇周身,色与閒庭判断春。

    却合葩经注常棣,为曾京兆悟田真。

  • 作者:何逊,朝代:南北朝
    昱昱丹旐振。亭亭素盖立。金铎讙已鸣。龙輀将复入。华台日未徙。荒坟路行湿。已矣将何如。宾驭皆洒泣。
  • 作者:张九龄,朝代:唐代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临渭川,近天邑,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 作者:张镃,朝代:宋代
    句业诚渊海,愚方一苇航。空成由也瑟,难应女娲簧。拟易乾坤别,传家父子香。整翰从此去,拭眦望朝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