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原文 诗词名句

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原文

峦一曲还溪一湾,葺茅堂正构其间。

幽人自是出尘想,那虑移文有北山。

诗词问答

问: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文徵明深树茅堂即用其韵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三

参考注释

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一湾

一条弯曲的流水。 唐 张说 《同赵侍御乾湖作诗》诗:“一湾一浦悵邅迴,千曲千溠怳迷哉。” 金 王特起 《梅花引》词:“山之麓,河之曲,一弯秀色盘虚谷。” 清 翁方纲 《用德中丞韵赠行》:“泉流百磴盘云细,浑照冰条碧一湾。”

茅堂

亦作“茆堂”。1.草盖的屋舍。语出 汉 韦孟 《在邹诗》:“爰戾于 邹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红楼梦》第十七回:“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 清 黄景仁 《对月》诗:“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

(2).堂名;里名。《宋书·袁粲传》:“上於 华林园 茅堂 讲《周易》, 粲 为执经。”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观道 雷池 侧,访德 茅堂 阴。”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出尘

(1).超出世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前蜀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器度风标合出尘,桂宫何负一枝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寻声审听,泠然出尘幽韵。”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大札与《人间世》两本,顷同时拜领,讽诵一过,诚令人有萧然出尘之想。”

(2).佛教语。脱离烦恼的尘垢。《四十二章经》:“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 *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指出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不如削髮出尘,可无此虑。”

移文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

(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

(3).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宋 辛弃疾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谢伋,朝代:宋代
    丹梯宁复倦扶筇,闻说青山又改容。下界已同三绝寺,上方仍对妙高峰。聊须小憩窗前榻,莫虑遥闻斋后钟。脚力已穷犹应接,兹时目力更难供。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宿雨初收天似洗,閒庭独坐夏如秋。

    一声蝉噪林中度,两个鸥眠水上浮。

    地学蓬瀛尘自远,身依泉石兴偏幽。

    更怜绿野芃芃象,稍解祈年午夜忧。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盛德赞天縡,鸿功著地宗。

    一方赖呵护,三拜肃仪容。

    民气诚云复,神歆益致恭。

    蓍乾得九五,云起定从龙。

  • 作者:胡仲参,朝代:宋代
    手剥鳞缄细细看,北堂垂白喜平安。为怜客里多霜雪,寄得衣来正及寒。
  • 作者:尹会一,朝代:清代

    红亭绿酒送征鞭,白叟黄童列眼前。

    宽猛齐施由长吏,岁时偕乐记丰年。

    行春带雨看蓑笠,饮蜡歌风醉管弦。

    最是野棠临水发,依依相顾一潸然。

  • 作者:华锳,朝代:元代
    标签:惠山

    结轸西神践胜游,禅房花木占清幽。

    山如有约年年好,泉本无心日日流。

    故宅几经时世换,空门不管古今愁。

    登临未快尘凡目,更上龙峰最上头。

  • 作者:武元衡,朝代:唐代
    君不见道傍废井傍开花,原是昔年骄贵家。几度美人来照影,濯纤笑引银瓶绠。风飘雨散今奈何,绣闼雕甍绿苔多。笙歌鼎沸君莫矜,豪奢未必长多金。休说编氓朴无耻,至竟终须合天理。非故败他却成此,苏张终作多言鬼。行路难,路难不在九折湾。
  • 作者:李颀,朝代:唐代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洒酒布瑶席, * 下玉童。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左手正接z5,浩歌眄青穹。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兹境信难遇,为欢殊未终。淹留怅言别,烟屿夕微濛。
  • 作者:何浩然,朝代:明代

    君言不得意,终日掩柴关。

    我有一尊酒,期君相往还。

    醉回何所赠,明月满空山。

  • 作者:史达祖,朝代:宋代
    儿家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期花等月,秦台吹玉,贾袖传香。十年白玉堂前见,直是翦柔肠。将愁去也,不成今世,终误王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