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贺游先生再入元枢原文 诗词名句

贺游先生再入元枢

作者:宋伯仁 朝代:宋代

贺游先生再入元枢原文

粤从宝绍历嘉淳,国事如棋局几新。
欲识万年占气脉,须教一着顿精神。
重臣休惮头盈雪,赤子咸期屋自春。
天下倚公心更切,泰山宗社在垂绅。

诗词问答

问:贺游先生再入元枢的作者是谁?答:宋伯仁
问:贺游先生再入元枢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伯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伯仁名句大全

宋伯仁贺游先生再入元枢书法欣赏

宋伯仁贺游先生再入元枢书法作品欣赏
贺游先生再入元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国事

国家重要的事务。尤指与政治有关的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棋局

(1) 对阵的形势

(2) 旧指棋盘

万年

极其久远的年代

气脉

(1).血气与脉息。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 扁鹊 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明 吴承恩 《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盖心神气脉一体,歆合之真,肫肫恳至,有莫知其所由然者,自天命也。”

(2).谓诗文的气势、结构、脉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许浑诗》:“观下句对‘ 巴 蜀 雪消春水来’,气脉可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诗虽工,气脉不贯。”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的艺术与思想》:“但是《远游》则与 老 庄 的气脉相通,合于 老 庄 的思想。”

(3).指信息往来、联系的渠道。 明 唐顺之 《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余以为其自同者始於气脉之相贯,其自异者始於气脉之相壅。是以长、正与司徒气脉恆相通,惟司牧焉是赖。”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殷石汀》:“且府江一带,咸有兵船往来,亦可以弹压 猺 人,通 苍梧 之气脉。”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 俺 酋老矣; 黄 酋穷蹙无赖。虏中之势,在此二人,须常与之气脉相通乃可。” 龚振黄 《青岛湖》第二章:“一旦有事,可以直封 渤海 海口,而 北京 直成死囚,南北之气脉断矣。”

(4).指风气,习俗。 汉 贾谊 《新书·礼》:“民心不挟诈贼,气脉淳化。”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农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业,如是,则气脉和平,无聚、不足之病矣。”

(5).犹气运。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不知 唐 祚至此,气脉浸微。”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榜下》:“ 淮海 维扬 ,万里江山气脉长。”

(6).旧时堪舆家称山水走向中的灵气。认为宅基、墓地是否灵气所钟,足以决定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有龙真而穴未真者,气脉未住也,故好奇者有斩龙法。” 清 袁枚 《新齐谐·介溪坟》:“若葬此,子孙虽贵,但气脉大迟,恐在六七世后耳。”

一着

亦作“ 一着 ”。1.本谓下棋落一子。亦指行事的一个步骤。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又书》:“方欲出耕於空旷之野,又恐无退后一着。” 明 杨慎 《大颠书》:“如善奕者常留一著, 欧公 之於 师鲁 留一著也。”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栖逸》:“二公平日对奕, 徐 高於 苏 ,是日 养直 拈一子,笑视 师川 曰:‘今日还须让老夫下此一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陈侍御奏摺》:“我之见事独迟,每每输人一著。”

(2).一件事。《景德传灯录·南岳金轮可观禅师》:“师问僧:‘作么生是覿面事?’曰:‘请师鉴。’师曰:‘恁么还当么。’曰:‘故为即不可。’师曰:‘别是一著。’”

(3).指武术的一个招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腿跟向地下一碾,轮起右腿甩了一个‘旋风脚’……这一着叫作‘连环进步鸳鸯拐’。”

(4).比喻一个计策或手段。 茅盾 《子夜》十一:“我早就料到有这一著,所以我上次劝你耐心笼络 曼丽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七:“他急着要决定一个办法,他全家的命运怎样,就全在这一着。”

亦作“ 一着 ”。一经接触。《晋书·贾充传》:“时 西域 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

见“ 一著 ”。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重臣

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元老重臣

赤子

(1) 刚生的婴儿

(2) 人民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公心

(1) 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

(2) 共同之心

泰山

(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宗社

宗庙和社稷,泛指国家

垂绅

大带下垂。《礼记·玉藻》:“凡侍於君,绅垂。” 孔颖达 疏:“绅,大带也。身直则带倚,磐折则带垂。”言臣下侍君必恭。后借指在朝为臣。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於 泰山 之安。” 宋 黄庭坚 《留王郎》诗:“母慈家人肥,女慧男垂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希吕,朝代:宋代
    小池倒影弄余辉,照耀虚檐极出奇。木杪不鸣风力软,闯萍翻藻有鱼嬉。
  • 作者:牟巘五,朝代:宋代
    一溪百折渡复渡,寻日如行纠篆中。自叹劳生欲飞去,琴高借我赤鯶公。
  • 作者:刘子翚,朝代:宋代
    晨兴访萧寺,爽气清如沐。坐看雨离山,飞阴断平陆。归途阻夕涨,伫立惊幽独。曳杖听残钟,却寄僧坊宿。
  •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代
    标签:田园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
  • 作者:林正大,朝代:宋代
    蜀道登天。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猿与鹤,莫攀缘。九折耸岩峦。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西游何日当还。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排剑阁,越天关。豺虎乱朝昏。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
  • 作者:阳枋,朝代:宋代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 作者:许景衡,朝代:宋代

    阮舍淹丞属,闽山得俊髦。

    诗书能自立,州县岂徒劳。

    迂拙从吾老,飞腾看尔曹。

    祇应记岑寂,尺素到江皋。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 作者:李吕,朝代:宋代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日落未落飞鸟灭,却立阑干思横发。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子虚大人何足云,顾赋蒸民追大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