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原文 诗词名句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作者:张循之 朝代:唐代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原文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诗词问答

问:送泉州李使君之任的作者是谁?答:张循之
问: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泉州李使君之任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张循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循之名句大全

张循之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书法欣赏

张循之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书法作品欣赏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99_2

参考注释

荒服

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书·禹贡》:“五百里荒服。” 孔 传:“要服外之五百里,言荒又简略。”《史记·周本纪》:“夷蛮要服,戎翟荒服。”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荒服仍 周 甸,深山尚 禹 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急将吾党鸣鼓传,攻之必远,屏荒服不与同州县,投豺虎只当閒猪犬。”参见“ 五服 ”。

分符

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诗:“述职抚 荆 衡 ,分符袭宠荣。”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传奇大意》:“到海上坐展雄图,功成日同归完聚,列土分符。”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乞外名都重,分符宠命仍。”

汉臣

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 唐 杜牧 《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百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南取百越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市井

(1) 买卖商品的场所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水浒传》

(2) 街市

市井无赖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3) 指商贾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史记·平准书》

十洲

(1).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亦泛指仙境。《海内十洲记》:“ 汉武帝 既闻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长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凤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处。” 唐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诗:“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宋 晏几道 《清平乐》词:“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空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2).乐曲名。

(3). 明 画家 仇英 的号。 清 徐沁 《明画录》卷一:“ 仇英 字 实夫 ,号 十洲 ……摹 唐 宋 人画,皆能夺真,尤工人物。”

执玉

(1).手捧玉器。《礼记·祭义》:“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 孔颖达 疏:“言孝子对神,容貌敬慎,如执玉之大寳,如奉盈满之物。”

(2).谓持玉祭神。 宋 苏辙 《免南郊加恩表》:“及夫昼漏尽而天宇肃清,月几望而云物晏灿。执玉而进,如将弗胜;受福以归,谦不自有。”

(3).执玉圭。古以不同形制之玉圭区别爵位,因以指称仕宦。《孔子家语·三恕》:“国无道,隐之可也;国有道,则衮冕而执玉。” 清 姚鼐 《南唐》诗:“帝都执玉才嫌后,天堑浮桥已架空。”

来朝

(1).早,清早。《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郑玄 笺:“言其避恶早且疾也。” 孔颖达 疏:“清朝走马,未是善事,诗人言之,必有其意,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一说一朝。参阅 清 俞樾 《达斋诗说》。

(2).明早。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一:“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水浒传》第七七回:“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捱到来朝去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今授为 招远县 鄔镇 土地,来朝赴任。”

前来朝觐。《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左传·僖公十四年》:“夏,遇于 防 ,而使来朝。” 唐 张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还珠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 交阯郡 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 尝 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復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后以“还珠”形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魏书·良吏传序》:“其於移风革俗之美,浮虎还珠之政,九州百郡,无所闻焉。”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子孝觉亲荣,独揽还珠美。”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循吏则有还珠 孟尝 ,致雁 虞国 。” 清 姚祖同 《过岭》诗之三:“佩犊思醲化,还珠有治源。”

入贡

(1).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周礼·秋官·小行人》:“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籍礼之。”《汉书·匈奴传上》:“﹝ 武王 ﹞放逐戎夷 涇 洛 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之一:“臣伏见 高丽 人使,每一次入贡,朝廷及 淮 浙 两路赐予餽送燕劳之费,约十餘万贯,而修饰亭舘,骚动行市,调发人船之费不在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荷兰刀剑》:“ 康熙 六年, 荷兰国 入贡,其贡物有劒八枚。”

(2).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贡士,指乡贡考试合格者。 唐 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连年

连续许多年同一种情况

连年兵荒马乱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行春

(1).谓官吏春日出巡。《后汉书·郑弘传》:“ 弘 少为乡嗇夫,太守 第五伦 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李贤 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絶。”《周书·裴文举传》:“ 邃 ( 裴邃 )之往 正平 也,以廉约自守,每行春省俗,单车而已。” 唐 李白 《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序:“﹝ 李公 ﹞因行春,见枯骸于路隅,惻然疚怀,出俸而葬。” 清 钱谦益 《春初过严文靖公锦峰书院敬题十韵》:“宰相行春地,承平百岁中。”

(2).泛指游春。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闲行莫向城南道,怕有行春吉士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鲁迅,朝代:近现代
    标签:黄鹤楼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 作者:章甫,朝代:宋代
    穷居少人事,落落仍寡偶。晨曦入茆檐,和气生户牖。拥褐还负暄,看云更搔首。閒哦陶令诗,饥肠作雷吼。
  • 作者:黄少师女,朝代:宋代
    春国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趁著鞭。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鸣当自卜冲天。贾生少奋终何遇,马援才高老益坚。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淄川。
  • 作者:魏野,朝代:宋代
    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萝绣户中。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得碧纱笼。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入户见空翠,登登不了青。

    兴趣怜吾党,来游复此亭。

    归骖促暮酒,醉眼乱春星。

    流连海棠下,未忍别山庭。

  • 作者:释元肇,朝代:宋代

    苕霅频年梦,今秋始一过。

    水霾寒气早,山出晚晴多。

    巷陌喧菱市,楼台接棹歌。

    一般清绝处,城里见渔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雨过河源爽籁轻,秀林嘉荫罨文楹。

    三壶早识图经注,九夏何来暑气生。

    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閒书史挹菁英。

    麦登更喜新禾茂,庆慰还思戒满盈。

  • 作者:罗隐,朝代:唐代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一富一贫分两寺,李绅尚未悉之深。

    因教僧箓周急体,不异法王平等心。

    自昔已称雕与饰,即今仍灿碧还金。

    促成七字归鞍控,静听钟声送出林。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霄行避酷暑,山路乍萦回。明月正相向,凉风时一来。幽林潜物怪,祕洞蓄云雷。岂敢惮劳苦,畏途诚可猜。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