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九章之二·涉江原文 诗词名句

九章之二·涉江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九章之二·涉江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佗傺,忽乎吾将行兮!

诗词问答

问:九章之二·涉江的作者是谁?答:屈原
问:九章之二·涉江写于哪个朝代?答:先秦
问:九章之二·涉江是什么体裁?答:楚辞
问:屈原的名句有哪些?答:屈原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题解:这是屈原晚年又被从鄂渚放逐到溆浦,大概是临行前之作。
我自幼就喜欢这种奇装异服,年纪虽然老了兴致仍不减退。
佩带着长剑光耀美丽,头戴的切云冠耸立巍巍。
身披明月之珠腰缀美玉,但举世混浊没人了解我,我正向高处奔驰一点不回顾。
有角青龙驾辕无角白龙拉套,我与舜帝重华同游瑶圃。
登上昆仑山以玉之精英为食,要与天地同样万寿无疆,要与日月一齐永放光芒。
哀痛南夷之人都不理解我,天亮后我将渡过长江湘江。
登上鄂渚回头看看来路,慨叹秋冬两季大风凌厉。
让我的马在水边高地散步,将我的车在方林那里停息。
我乘着有窗的船只上溯沅水,一齐挥动大桨劈波斩浪。
船只慢吞吞不能前进,在逆流中凝滞榜徨。
早晨便从枉陼出发,晚上便止宿在辰阳。
只要我内心端正忠直,再幽僻荒远又有什么损伤。
进入溆浦我踌躇徘徊,心中迷乱不知我要去哪里。
深深的树林幽远晦暗,乃是猿猴群居栖息之地。
山峰高大险峻把太阳遮蔽,下面幽深黑暗而又多阴雨。
雪珠雪花纷飞无边无际,浮云流动低垂下接屋宇。
哀痛我这一生没一点乐趣,深居独处就在大山之中。
我不能改变心志追随流俗,所以怀着愁苦而终身困穷。
狂者接舆像罪人自行剃发,隐士桑扈脱衣服裸身而行。
忠者不一定为世所用,贤者不一定能受任命。
岂不见伍子胥身逢祸殃,比干被剁成肉酱惨遭酷刑。
啊以前的世代也都是这样,我又何必怨恨现今的人。
我将依着正道而不犹豫,那怕困于黑暗终身不见光明。
尾声唱道:
鸾鸟凤凰那些俊鸟,一天天地远飞难找。
燕雀乌鹊那些凡鸟,却在庙堂坛坫上筑巢。
申椒与辛夷那些香草香木,都在杂树丛中枯死凋零。
腥膻臊臭一起进用,芳香反而不能靠近。
阴与阳已经颠倒位次,时令节序也不得当。
满怀忠信却惆怅失意,飘飘忽忽我将远行他方!

注释
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同的志向品行的。
2.衰:懈怠,衰减。
3.铗(音夹颊:剑柄,这里代指剑。长铗即长剑。陆离:长貌。
4.切云:当时一种高帽子之名。崔嵬:高耸。
5.被:同“披”,戴着。明月:夜光珠。璐:美玉名。
6.莫余知:即“莫知余”,没有人理解我。
7.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8.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的马称为骖,这里指用螭来做骖马。螭(音痴):一种龙。
9.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瑶之圃”指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句的盛产美玉的花园。
10.英:花朵。玉英:玉树之花。
11.夷:当时对周边落后民族的称呼,带有蔑视侮辱的意思。南夷:指屈原流放的楚国南部的土著。
12.旦:清晨。济:渡过。湘:湘江。
13.乘:登上。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反顾:回头看。
14.欸(音哀):叹息声。绪风:余风。
15.步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
16.邸:同“抵”,抵达,到。方林:地名。
17.舲(音零)船:有窗的小船。上:溯流而上。
18.齐:同时并举。吴:国名,也有人解为“大”。榜:船桨。汰:水波。
19.容与:缓慢,舒缓。
20.淹:停留。回水:回旋的水。这句是说船徘徊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
21.陼:同“渚”。枉陼: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22.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23.苟:如果。端:正。
24.伤:损害。这两句是说如果我的心是正直,即使流放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对我又有什么伤害呢?
25.溆浦:溆水之滨。儃佪:徘徊。这两句是说进入溆浦之后,我徘徊犹豫,不知该去哪儿。
26.如:到,往。
27.杳:幽暗。冥冥:幽昧昏暗。
28.狖(音又):长尾猿。
29.幽晦:幽深阴暗。
30.霰:雪珠。纷:繁多。垠:边际。这句是说雪下得很大,一望无际。
31.霏霏:云气浓重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这句是说阴云密布,弥漫天空。
32.终穷:终生困厄。
33.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傲世。髡(音坤)首:古代刑罚之一,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34.桑扈:古代的隐士。臝:同“裸”。桑扈用驘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35.以:用。这两句是说忠臣贤士未必会为世所用。
36.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指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害。
37.比干:商纣王时贤臣,因为直谏,被纣王杀死剖心。菹醢(音租海):古代的酷刑,将人跺成肉酱。
38.皆然:都一样。
39.董道:坚守正道。豫:犹豫,踟躇。
40.重:重复。昏:暗昧。这句是说必定将终身看不到光明。
41.鸾鸟、凤凰:都是祥瑞之鸟,比喻贤才。这两句是说贤者一天天远离朝廷。
42.燕雀、乌鹊:比喻谄佞小人。
43.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44.露申:一做“露甲”,即瑞香花。辛夷:一种香木,即木兰。
45.林薄:草木杂生的地方。
46.腥臊:恶臭之物,比喻谄佞之人。御:进用。
47.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靠近。
48.阴阳易位:比喻楚国混乱颠倒的现实。
49.当:合。
50.怀信:怀抱忠信。侘傺:惆怅失意。
51.忽:恍惚,茫然。

诗文赏析

关于《涉江》篇的题旨,王逸《楚辞章句》说:“此章言己佩服殊异,抗志高远,国无人知之者,徘徊江之上,叹小人在位,而君子遇害也。”汪瑗《楚辞集解》说:“此篇言己行义之高洁,哀浊世而莫我知也。欲将渡湘沅,入林之密,入山之深,宁甘愁苦以终身,而终不能变心以从俗,故以‘涉江’名之,盖谓将涉江而远去耳。”这两种意见都比较准确地概括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以后学人对此文主题的解释大多与之相同。关于本篇的写作时间,则有许多分歧,大概有以下四种意见:一说是作于楚怀王时期,这种意见以汪瑗为代表,汪瑷《楚辞集解》认为本篇“末又援引古人以 * ,其词和,其气平,其文简而洁,无一语及壅君谗人之怨恨,其作于遭谗人之始,未放之先欤!与《惜诵》相表里,皆一时之作”。第二种说法是作于顷襄王初年,如林云铭《楚辞灯》说作于顷襄王二年(前297)。戴震《屈原赋注》也说:“至此重遭谗谤,济江而南,往斥逐之所。盖顷襄王复迁之江南时也。”第三种意见认为作于被放逐期间,时约顷襄王九年左右,如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涉江》、《哀郢》,皆顷襄时放于江南所作,然《哀郢》发郢而至陵阳,皆自西往东。《涉江》从鄂渚入溆浦,乃自东北往西南,当在既放陵阳之后”,又说:“顷襄即位,自郢放陵阳。……居陵阳九年,作《哀郢》,已而自陵阳入辰溆,作《涉江》。”第四种意见认为是临死前的作品,如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破郢后,屈原被赶到江南,“接连着做了《涉江》、《怀沙》、《惜往日》诸篇,终于自沉了”。以上诸说中,汪瑗作于怀王时代说不可取,因其词实际上并不平和,其作于放逐后之情景甚为明显。在作于顷襄王时代之说中,蒋骥说较为可取,因从整篇文章的思想来看,此时的屈原对楚王已完全失望,与《离骚》等中年之作不同,虽具体年代有待商榷,但大致可定为是流放江南多年之后,是屈原晚年的作品。
全篇一般分为五段。
从开头至“旦余济乎江湘”为第一段,述说自己高尚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阐明这次涉江远走的基本原因,“奇服”、“长铗”、“切云”之“冠”、“明月”、“宝璐”等都用以象征自己高尚的品德与才能,蒋骥说:“与世殊异之服,喻志行之不群也。”自流放以来,屈原的年龄一天天大起来,身体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可他为楚国的进步的努力绝没有放弃过,朱熹说:“登昆仑,言所致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楚辞集注》)他坚持改革,希望楚国强盛的想法始终没有减弱,决不因为遭受打击,遇到流放而灰心。但他心中感到莫名的孤独。“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自己的高行洁志却不为世人所理解,这真使人太伤感了。因此,决定渡江而去。
从“乘鄂渚而反顾兮”至“虽僻远之何伤”为第二段,叙述一路走来,途中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慨。“乘鄂渚”四句,言自己登上今湖北武昌西面的鄂渚,不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途,又放马在山皋上小跑,直到方林(亦在今长江北岸)才把车子停住。“乘舲船”四句言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与漩涡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此情此景不是正如诗人自己的处境吗?“朝发枉陼”四句,接写自己的行程,早上从枉陼出发,晚上到了辰阳,足有一日行程,行程愈西,作者思想愈加坚定。他坚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是忠诚的,是无私的。同时,坚信无论如何的艰难困苦,自己都不感到悲伤。
从“入溆浦余儃佪兮”至“固将愁苦而终穷”为第三段,写进入溆浦以后,独处深山的情景。“入淑浦”四句言已进入溆浦。溆浦在辰阳的万山之中。这里深林杳冥,榛莽丛生,是猿狖所居,而不是人所宜去的地方。“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的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为下文四句作好铺垫。“哀吾生之无乐兮”四句言自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当中,是无乐可言了。然而就是这样,也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从“接舆髡首兮”至“固将重昏而终身”是第四段,从自己本身经历联系历史上的一些忠诚义士的遭遇,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即《论语》所说的“楚狂接舆”,与孔子同时。《论语·微子》说:“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战国策·秦三》说:“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髡首,剃发,是古时一种刑罚,接舆被发佯狂,是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表示。桑扈,也是古隐士,即《论语》所说的子桑伯子,《庄子》所说的子桑户。《孔子家语》说他“不衣冠而处”,也是一种玩世不恭,不与统治者合作的行为。伍子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的贤臣,吴王夫差听信伯嚭(pi3)的谗言,逼迫伍员 * 。比干,殷纣王的叔伯父(一说是纣王的庶兄)。传说纣王 * ,不理朝政,比干强谏,被纣王剖心而死。诗中“菹醢”二字极云其被刑之惨酷(寒砧:大概作者将比干与梅伯所受之刑混淆了)。“接舆”六句是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事例来说明一个观点: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员、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的,但又不免杀身之祸,所以结论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与前世而皆然兮”四句说自己知道,所有贤士均是如此,我又何怨于今天之人!表明自己仍将正道直行,毫不犹豫,而这样势必遭遇重重黑暗,必须准备在黑暗中奋斗终身。
乱曰”以下为第五段。批判楚国政治黑暗,邪佞之人执掌权柄,而贤能之人却遭到迫害。“鸾鸟凤皇”四句,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凤凰是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士。“燕雀乌鹊”用以比喻小人。“露申辛夷”四句言露申辛夷等香草香木竟死于丛林之中,“腥臊”比喻奸邪之人陆续进用,而忠诚义士却被拒之门外。“阴阳易位”四句更点出了社会上阴阳变更位置的情况,事物的是非一切都颠倒了,他竟不得其时。不言而喻,他一方面胸怀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又感到失意徬徨。既然龌龊的环境难以久留,他将要离开这里远去。
本篇是屈原晚年之作,写作时间当在《哀郢》之后,这首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一大段记行文字。姜亮夫先生《屈原赋校注》说:“此章言自陵阳渡江而入洞庭,过枉陼、辰阳入溆浦而上焉,盖纪其行也。发轫为济江,故题曰《涉江》也,……文义皆极明白,路径尤为明晰。”这段文字描绘了沅水流域的景物,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首卓越的纪行诗歌,对后世同类诗歌的创作发生了影响。诗中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在诗歌的第二段,通过行程、景物、季节、气候的描写和诗人心灵思想的抒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饱经沧桑,孤立无助,登上鄂渚回顾走过的道路的老年诗人的形象,又仿佛看到了一叶扁舟在急流漩涡中艰难前进,舟中的逐臣的心绪正与这小船的遭遇一样,有着抒发不完的千丝万缕的感情。而诗歌第三段进入溆浦之后的深山老林的描写,衬托出了诗人寂寞、悲愤的心情,也令读者不禁扼腕叹绝。本篇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纯熟。诗歌一开始,诗人便采用了象征手法,用好奇服、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来表现自己的志行,以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来象征自己高远的志向。最后一段,又以鸾鸟、凤凰、香草来象征正直、高洁;以燕雀、乌鹊、腥臊来比喻 * 势力,充分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当前社会的深切感受。 (林家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朱敦儒,朝代:宋代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何须麴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梁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读书万卷裂儒衣,黄金可成弃不为。快哉天马不可羁,开口便呼临济儿。诸方蹴蹋莫支持,吾州一老偶得之。闭门夜付僧伽黎,明日声价羽檄驰。弟子不必不如师,黄龙所立尤瑰奇。空山鬼火号狐狸,筑屋千础食万缁。痴人不解公游嬉,嫉怒欲碎门前碑。世衰道丧士自欺,山林亦复践骇机。长谣寄公公试思,吾辈救此当何施?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倖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禁门深钥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池月浸紫薇花。
  • 作者:罗与之,朝代:宋代
    客行困泥潦,山堠不胜长。孰使雨点暴,更令风力狂。时危嫌店远,日暮觉程忙。身世摧颓甚,艰难已备尝。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病卧凄然寂寞滨,既亲且故几何人。如君父子风流似,宁复可疏当可亲。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客从南渡向侬来,我马西征拜此台。若问个中何所有,一腔热血和诗裁。
  • 作者:释道冲,朝代:宋代
    摩竭提国,亲行此令。尽大地人,丧身失命。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扬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 作者:徐照,朝代:宋代
    客至无他事,房门不厌敲。好山元带郭,损屋旋铺茅。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
  • 作者:李新,朝代:宋代
    东君欲去繁华灭,城南把酒聊相别。云旗风驾不可亲,但见杨花飞似雪。杨花送君无返期,高台望断夕阳低。归来客散深院静,门前绿暗啼黄鹂。
  • 作者:唐寅,朝代:明代
    冰雪风云事不同,今朝尊贵昨朝穷。穷时多少英雄伴,名字应留夹袋中。
  • 作者:李荣,朝代:唐代
    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
  • 作者:释如珙,朝代:宋代
    三界心尽,即是涅槃。山花红似锦,涧水湛如蓝。
  • 作者:翟杰,朝代:宋代
    癸水绕东城,刀兵不用忧。须勤疏道力,常使达潮头。
  • 作者:李处权,朝代:宋代
    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初公如鹤长,昂藏谁得管。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显公方晏如,随缘自舒卷。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暖。大雅右司公,国器乃瑚琏。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道术久相忘,书来叙缱绻。一被直千金,溪帘净冰茧。邀我置香茗,抚玩不忍展。而我在家僧,业习尽鉏剗。琴书不疗饥,拙生良可莞。未识韩荆州,不敏怀愧赧。向来袖漫刺,到门不及款。音问复后时,当蒙贷疏懒。公如骥腾骧,我类鳖跛蹇。出处固不同,投合怅已晚。明年壑源春,驱车望云巘。载醪问奇字,从公定忘返。
  • 作者:夏竦,朝代:宋代
    半载秦川令始行,论文犹未款群英。横戈且趁從军乐,不及期年待政成。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黄扉处士掩松关,小立松风去住难。可叹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挂衣冠。
  • 作者:释智圆,朝代:宋代
    山厨灶上苔痕碧,齐盂生尘无粒食。可怜雀鼠未知贫,穿屋穿墉不暂息。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