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原文 诗词名句

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原文

文华殿侧传心殿,祭以经筵义本深。

承祀例应大学士,升香一阅五旬今。

外王内圣幼知重,日引月长耄逮谌。

十六字犹能背读,行何有我愧成吟。

诗词问答

问: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2. 予即位后于乾隆六年御经筵日亲祀学传心殿一次以后依中祀之例每岁遣大士致祭偻指已五十五年矣

参考注释

文华殿

明 清 宫殿名。在 北京 旧紫禁城 东华门 内。规模比其它宫殿稍小而极精工。 明 清 两代为皇帝讲授经史之所。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一个太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躬身说道:‘启奏皇帝, 陈新甲 在 文华殿 恭候召见。’”

传心

(1).佛教禅宗指传法。初祖 达摩 来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谓法即是心,故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见 唐 希运 《传心法要》。 唐 王维 《同崔兴宗送瑗公》诗:“一施传心法,惟将戒定还。” 唐 齐己 《荆渚逢禅友》诗:“閒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裴休》:“ 休 会昌 中官於 钟陵 ,请 运 ( 希运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师不顾曰:‘若形於纸墨,何有吾宗!’ 休 问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休 録之为《传心法要》云。” 清 道霈 《重刊<坛经>缘起》:“佛佛出世,祖祖传心。”

(2).指儒家的道统传授。 宋 何坦 《西畴常言》:“道统之传自 尧 舜 ,《书》虽载‘精一’传心,而学之名未著也。”

经筵

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 神宗皇帝 御经筵,时方讲《周官》。”《元史·吴澄传》:“ 泰定 元年,初开经筵,首命 澄 与平章政事 张珪 、国子祭酒 邓文原 为讲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经筵面奏》:“我朝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 康熙 十年二月,肇举经筵大典於 保和殿 ,以 孝感 熊文端公 为讲官,知经筵事。”

承祀

主持祭祀。指继承帝位。《诗·鲁颂·閟宫》:“龙旂承祀,六轡耳耳。”《汉书·韦玄成传》:“世世承祀,传之无穷。”

大学士

官名。 唐中宗 景龙 二年,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此大学士之始,然不常设。 宋 沿 唐 之旧, 昭文馆 、 集贤殿 大学士,皆宰相领之。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 清 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

王内

指路门以内王及后夫人所居之处。《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掌书版图之灋,以治王内之政令。” 孙诒让 正义:“《匠人》注云:‘内,路寝之里也。’王路寝以内至於北宫,凡王及后夫人所居之舍,此官通掌之。盖皋门以内通为王宫,路门以内通为王内。”

知重

赏识;看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太傅 东海王 镇 许昌 ,以 王安期 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 唐 康骈 《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 元和 中,进士 李贺 善为歌篇, 韩文公 深所知重,於縉绅之间每加延誉。”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若有似俺男儿知重我的,便嫁他去也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李生 ﹞通晓吏事,又且廉谨明干,甚为 深州 太守所知重。”

日引月长

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语本《国语·齐语》:“昔吾先君 襄公 筑臺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韦昭 注:“引,申也;长,益也。”《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 唐 白居易 《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策》:“雷动风行,日引月长,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其费尽出於人,人实何堪其弊?”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子夏 之教人也,始于洒扫、应对、进退,而不急于道,使来者自尽于学,日引月长而道自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自序》:“夫寰海既同,重译四至,缔搆交错,日引月长,欲事无杂,不可得也。”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透网金麟犹滞水,识神照觉非知已。肯心鸟道即菩提,三文买竭庐陵米。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暖化蓬婆城外雪,晴开滴博戍间云。

    初韶恰并新祥至,三捷应教一月闻。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舡窗夜雨霏,泽国春应尔。

    晓晴旋作风,其沾寸馀矣。

    燕齐千里外,及否寸心揣。

    更思北方寒,雨亦雪而已。

    维扬乃大沛,切幸或逢此。

    逾六日邮传,知被甘膏美。

    四寸润麦田,优渥反胜是。

    麦固冀登俎,黍亦堪兴耜。

    何处不劭农,敬为吾民喜。

  • 作者:岑参,朝代:唐代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青羊道士竹为家,也种玄都观里花。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药罏宿火荧荧暖,醉袖迎风猎猎斜。老我一官真漫浪,会来分子淡生涯。
  • 作者:朱长文,朝代:唐代
    花如步障草如茵,万景繁华在此旬。金印谁来夸故里,密章燔了贲慈亲。莫看白发兴千感,好共朱幡醉一春。俱是诗人兼富贵,只疑元白是前身。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前日石上松,斸移沙水际。青青折钗股,俯映幽人砌。蟠根今鬯茂,落子还苍翠。三年一楮叶,世事真期费。
  • 作者:丘崈,朝代:宋代
    平楚苍然,烟霭外、飞鸿冥灭。身老矣、登临感慨,几时当彻。痛饮从教吹帽落,悲歌莫击壶边缺。算人生、任运复何为,伤情切。功名事,休谩说。渠有命,谁工拙。且随宜斗健,强酬佳节。九节从今知几度,试看镜里头如雪。向醉中、赢取万缘空,真蝉脱。
  • 作者:李覯,朝代:宋代
    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朱门何处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难。
  • 作者:邓肃,朝代:宋代
    三月和风塞太空,天涯海角竞青红。不知花卉何远近,六合内外俱春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