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原文 诗词名句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

作者:吴潜 朝代:宋代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原文

乾坤正气清且劲,长挟春风作襟韵。
不惟散满诗人脾,还入灵根茁苕颖。
顾山仙人昙滞家,带春蒐摘黄金芽。
擣碎云英琢苍璧,旋泻玉瓷浮白花。
半瓯和露沾喉吻,甘润绕肌香贯顶。
孔光贤处不脂韦,长孺直时无苦梗。
平生腐儒汤饼肠,不堪入饼分头纲。
多君乡味裹将送,谓我诗情应得尝。
分无蛾眉捧玉椀,亦乏撑肠五千卷。
活火新泉点啜来,俨若少阳人觌面。
饮散登台嗅老香,却忆家山菊径荒。
明朝便作玉川子,两腋乘风归故乡。

诗词问答

问:谢惠计院分饷新茶的作者是谁?答:吴潜
问:谢惠计院分饷新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潜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正气

(1)

(2) 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3) 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

正气者,正风也。——《灵枢·刺节真邪》

(4) 正常气色

(5) 光明正大的风气

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6) 刚正的气节

正气凛然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襟韵

胸怀气度。 唐 杜牧 《自宣城赴官上京》诗:“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宋 真德秀 《跋豫章黄量诗卷》:“予眎其人襟韵豁然,若无所滞碍者,故乐为言之。”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盖 同文 襟韵瀟洒,济以雄博之学,故体物瀏湸,鏗鏗作金石声。” 清 方薰 《山静居诗话》四:“祗恨无 少陵 俊笔,使吾 谷林 襟韵,照耀行墨间耳!”

不惟

(1).不仅;不但。《书·酒诰》:“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不惟桑贱穀芄芄,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过了一天又一天,到现在不惟没等到,村里关于他们的风言风语倒渐渐听不到了。”

(2).岂非。《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为戮於 晋 , 王叔 负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

(3).不思虑。《书·酒诰》:“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传:“不念自息。”《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视明听聪,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灵根

(1).神木的根。 晋 孙拯 《赠陆士龙》诗:“制动以静,祕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称。 唐 柳宗元 《种术》诗:“戒徒斸灵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马光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灵根逐 汉 臣,远自 河 源至。”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月下刘中明招赏牡丹》曲:“一丛凝露在沉香,移得灵根傍锦堂。” 清 秋瑾 《白梅》诗:“淡到罗浮忘色相,謫来尘世具灵根。”

(3).指才德修养。 汉 扬雄 《太玄·养》:“藏心於渊,美厥灵根。” 范望 注:“灵根,道德也。” 宋 黄庭坚 《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诗赠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叶适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时侍郎,卓尔灵根,有光厥师,兼华众门。”

(5).对祖先的敬称。《文选·张衡<南都赋>》:“固灵根於 夏 叶,终 三代 而始蕃。” 李周翰 注:“ 刘累 自 夏 而迁於此,故云‘固灵根於 夏 叶’,终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汉 兴乃蕃盛。”《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殞,怨具尔之多丧。” 刘良 注:“灵根,灵木之根,喻祖考也。”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旧族,朝廷之夙将也。灵根自远,圣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二:“ 龙树 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 刘逸生 注:“灵根,指佛祖,这里具指 龙树 。”

(7).性灵,智慧。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中国 经二十餘朝之 * ,闭塞其聪明,钳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黄庭内景经·上有章》:“灌溉五华植灵根。” 务成子 注:“灵根,舌本也。”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

(9).借指人的身体。《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灵根,酖毒不可恪。” 吕延济 注:“《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然灵根喻身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六:“荒淫伐灵根,金膏恃延期。”

(10).仙缘。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天子与贵妃尘中虽已造业,灵根尚未消尽。”

苕颖

(1).草花和禾穗。亦泛指植物的花、穗及其茎。 唐 刘禹锡 《畬田作》诗:“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王闿运 《桂颂》序:“嗟此桂枝,依柯分命,独能苕颖不悴,飞馨流艳。”

(2).《文选·陆机〈文赋〉》:“或苕发颖竖,离众絶致。” 吕向 注:“谓思得妙音,辞若苕草华发,颖禾秀竖,与众辞离絶,致於精理。”后因以“苕颖”比喻意旨文辞之精妙特出者,或特出之事物。 黄侃 《论学杂著·礼学略说》:“羣书之中,搴其苕颖,则 江氏 《周礼疑义举要》,融会 郑 注而参以新説。”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碎云

云的一种,指小而不规则的零散云体,云形经常变化无穷

浮白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魏文侯 与大夫饮酒,使 公乘不仁 为觴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原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亦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升降有序,或浮白无算。” 宋 陆游 《游凤凰山》诗:“一樽病起初浮白,连焙春迟未过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浮白以叙交情,且来青而谭别意。”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汪 志得意满,浮白数觥。”

喉吻

(1).喉与口。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

(2).喻指出纳王命。

(3).喻指交通要地。 宋 苏轼 《答吕梁仲屯田》诗:“ 吕梁 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 清 梅曾亮 《吴淞口验功记》:“﹝ 吴淞口 ﹞后旷不修,喉吻缩蓄。”

甘润

(1).甘甜滋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枣》:“熟赤如朱,乾之不缩,气味甘润,殊於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力。”

(2).指滋润。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滂沱消祲癘,甘润起稻稷。”

贯顶

通达头顶。星相家称伏犀贯顶是贵者之相。 明 如惺 《明高僧传·绍兴宝林寺沙门释大同》:“师生神宇超迈,伏犀贯顶,身修伟玉立,而美谈吐。”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此子顶圆眼秀,人中端正,山根直接印堂,合伏犀贯顶法,宜令读书。”

脂韦

油脂和软皮。《楚辞·卜居》:“寧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唐 独孤及 《为杨右丞祭李相公文》:“危言献可,未尝脂韦取容;直躬而行,不为权倖改操。” 宋 陆游 《和陈鲁山》之五:“时情竞脂韦,家法独骯脏。”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尊称圣人,自谓教主,而犹为是妄言,在己则脂韦突梯,以佞 满 人已耳。”

无苦

(1).不痛苦难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无苦。”《宋史·王审琦传》:“﹝ 太祖 ﹞顾谓 审琦 曰:‘试饮之。’ 审琦 受詔,饮十杯无苦。”

(2).不要担心受怕,没关系。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洪州书生》:“ 成 惊曰:‘此人诚忤君子,然断人之头,流血在地,岂不见累乎?’书生曰:‘无苦。’”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腐儒

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

上折隨何之功,谓何为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汤饼

(1).水煮的面食。《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麪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羹汤者,有‘汤饼’之意存焉。古无‘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饼’。”

(2).指汤饼会。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汤饼》:“生儿三日会客,名曰汤饼。”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二:“明年汤饼应呼我,带醉题麞一笑譁。”参见“ 汤饼会 ”。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分头

一种将短发分开梳向两边的发型

乡味

指家乡特有的食品。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宋 陈造 《对客再次韵》:“客来一笑同乡味,便粉秋菰刷藕泥。” 清 朱彝尊 《寓居天宁僧舍同魏坤作》诗之四:“黄雀兼乡味,金澜劝客杯。”

将送

送行;遣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北史·儒林传·李铉》:“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梁书·武帝纪中》:“自今逋讁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

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应得

犹应当;应该。 唐 杜甫 《喜雨》诗:“晚来声不絶,应得夜深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红楼梦》第八三回:“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 郭沫若 《恢复》诗:“我们是除恶务尽,然而总是因循;我们对于敌人,应得如拉屎,洒尿!”

蛾眉

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 李朝威《柳毅传》

玉椀

亦作“ 玉盌 ”。1.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 李少君 识 桓公 玉椀。”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无当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 元 虞集 《寄海南故将军》诗:“金盘丹荔生南国,玉椀清冰出北州。” 清 方文 《戏题趵突泉壁》诗:“雪涛翻处真奇絶,玉盌盛来自洒然。”

(2).泛指帝王的殉葬之物。《南史·沉炯传》:“甲帐珠帘,一朝零落; 茂陵 玉盌,遂出人间。” 宋 陈师道 《古墨行》:“初闻 桥山 送弓剑,寧知玉盌人间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太液 翻而石鲸惨淡, 茂陵 废而玉盌浮沉。”

(3).喻圆月。 唐 韩愈 《昼月》诗:“玉盌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补。”

撑肠

亦作“撑肠”。犹满腹。多喻饱学。 宋 叶适 《哭郑丈》诗之三:“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清 钱谦益 《答书砚》诗:“晴窗洗胃还吞墨,永日撑肠欲煮书。”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之二:“文籍撑肠仍乞食,方书满眼不医贫。”

活火

明火,有火苗的火

俨若

(1).恭敬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儼若思。”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故儼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儼若,君惠则其民晏如。”

(2).宛若,好象。《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儼若生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小西天》:“ 石经山 峰峦秀拔,儼若 天竺 ,因谓‘小西天’。” 萧红 《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阳人

活着的人,阳世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儿子但听説‘召魂’,便道:‘要见爹爹。’只哄他道:‘你是阳人,见不得的。’儿子只得也罢了。” 明 屠隆 《修文记·流谤》:“朝报都在乡裡抄,阎罗也是阳人做。”

觌面

(1) 看见

纵让烛觌面,也不伤他。——《镜花缘》

(2) 见面;当面

西门庆与 月娘尚气,彼此觌面,都不说话。—— 明· 笑笑生《 * 》

登台

(1) 演员出现在观众面前

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汇登台(表演)

(2) 走上讲台或舞台

他想登台表演一番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明朝

〈方〉∶明天

玉川子

唐 诗人 卢仝 的号。《新唐书·卢仝传》:“ 仝 自号 玉川子 ,尝为《月蚀诗》以讥切 元和 逆党。”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 ,乘此清风欲归去。” 宋 苏轼 《游惠山》诗:“颇笑 玉川子 ,飢弄三百月。” 卢仝 性喜茶,故亦指嗜茶者。 宋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 玉皇 家。”参见“ 玉川 ”。

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郑獬,朝代:宋代
    绿树荫修廊,云深别殿凉。星文开帝座,玉色泛天光。大典尊周孔,名家盛汉唐。自怜携钓手,持笔翠旒旁。
  • 作者:王阮,朝代:宋代
    一水透南粤,高人忆老卢。如何拈不起,只为本来无。匍匐三千里,披攘五百徒。都来些子事,焉用尔区区。
  • 作者:齐己,朝代:唐代
    莫问年将朽,加餐已不多。形容浑瘦削,行止强牵拖。死也何忧恼,生而有咏歌。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
  • 作者:刘威,朝代:唐代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 作者:文同,朝代:宋代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 作者:连文凤,朝代:宋代
    飘缈蓬壶隔俗尘,尘中日月易因循。白驹皎皎犹空谷,秋水娟娟自美人。何限溪山分晓梦,无情天地著间身。抱琴来问吟边信,见说池塘草正春。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昨日青巾,今朝红角。脂腮粉面别躯壳。改头换面有谁知,更形易体无人觉。奉劝诸公,词中想邈。百年迅速如雷雹。早为下手练精神,顿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飞泉树杪落溪斜,演漾青蒲与白沙。

    看似惠山僧寺畔,忆曾竹鼎一烹茶。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至日西山道路长,逍遥暂喜息奔忙。无人共饮山村酒,只对清虚一炷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前王閟寝自成古,后世葺陵原赖今。

    本有十三丘壑列,不无颓废岁年深。

    乙之春命重修饰,丙至冬成此视临。

    榱桷焕然已盈目,凭依复矣为惊心。

    可知世主违天眷,乃致苍生叹陆沈。

    搆筑教抡虞部吏,庸赁那惜地官金。

    斯来庆落慨兴废,言返回看远壑林。

    一再留吟匪誇藻,难谌畏志励恒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