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龙蛇歌原文 诗词名句

龙蛇歌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龙蛇歌原文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承辅。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诗词问答

问:龙蛇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龙蛇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先秦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龙蛇歌书法欣赏

佚名龙蛇歌书法作品欣赏
龙蛇歌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一条龙背井离乡飞翔,行踪不定游遍了四面八方。
五条蛇追随在左右,作为辅佐陪侍在它身旁。
有一天龙飞回到故乡,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合适地方。
四条蛇追随在左右,得到了龙的雨露滋养。
一条蛇羞于再与龙蛇相处,宁愿 * 在荒凉的原野上。

注释
桥:《艺文类聚》作“槁”,是。

诗文赏析

  全歌自始至终以“龙”比喻晋文公,以蛇比喻追随晋文公的臣子。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龙飞天下,喻指晋文公前后十九年的流亡生活;以五蛇追随辅佐,喻指其追随者的情况。据《史记》,重耳流亡,足迹遍及于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其追随者中最著名的是赵衰、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等五位贤士,《左传》所述五人与此有出入。

  后六句为此歌的后一部分,说重耳返晋,即位后的事。歌中以龙施露雨于四蛇,喻指五贤士中四人得其封赏;羞于封赏而槁死于中野的“一蛇”,则是指介之推。按之《史记》与《左传》,介之推都不在五人之中;这是先秦系统的《龙蛇歌》与史书记载的一点重大差别。至于介之推“羞之”的原因,《左传》与《史记》中都是说得很清楚的。介之推认为,重耳之得以回国立为晋君,乃是天意,而赵衰、魏武子等人“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而竟获得封赏,这是“上(指晋文公)下(指赵衰等人)相蒙”,对于这样的君臣,是很难与他们和谐相处的。可见所谓“羞之”,也就是羞于与这些人为伍。故归隐绵山,至死不出。

  从自全名节、洁身自好的角度说,介之推确实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清高之士的一个典型。我国古代相传至今的寒食节——清明前一日禁火,有一种说法认为即是为纪念介之推被焚而设,足见介之推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至于文公的封赏,从历史记载看来,大体上是做到了论功行赏且是甚得民心的,故《史记》说:“晋人闻之,皆说(悦)。”介之推全盘否定文公的封赏,并由此而宁死也不愿为其效力,平心而论,其看法与做法都是过于偏激、并不可取的。

  这首《龙蛇歌》的特色是通篇用比。古代诗法“赋、比、兴”中的“比”,在近代修辞学中可以大别为“比喻”与“比拟”两大类。“比喻”,即打比方,以甲物比乙物;“比拟”,则是将物拟人(简称拟人)或将人拟物(简称拟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把红海棠花说成“红妆”(穿红衣服的女子),是拟人;“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白居易《女道士》),把肌肤白皙、穿着素净的女道士比成半峰白雪、一枝白莲,是拟物。《龙蛇歌》以龙蛇比君臣,也是属于拟物一类。“比拟”的写法较之直言的“赋”体,从消极一面说,可以避免过分的直露;从积极一面说,则是可以更加婉转曲达自己深刻的内心体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龙蛇歌》中的“拟物”,与一篇中部分采用拟物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只是作为一种手法存在,而且已成了全篇的一种基本构思。因而,作品不仅在具体字句上具有比喻性,而且在全篇文意上具有象征性——在这看似新奇的童话般的动物世界里,真正在上演的乃是一幕幕风云变幻的人间的活剧。至于此诗的语言风格,与绝大多数早期古诗一样,显得相当平浅朴实;但由于所述内容关系到一个有名的君臣关系的故事,且延伸及于有关民情风俗的“寒食”节,所以虽只短短十句诗,仍是颇为耐读、颇让人寻味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姜特立,朝代:宋代
    夜来一番雨,青我一席蔬。洗甑炊香秔,何秘食有鱼。便可醉新秫,唧唧鸣斋厨。且以乐残年,此外不愿余。
  • 作者:释普鉴,朝代:宋代

    溪光野色浸楼台,一笛遥闻奏落梅。

    风送断云归岭去,月和流水过桥来。

  • 作者:韩淲,朝代:宋代
    北客过江来,赢得家家都老。屈指中兴人物,到如今谁好。散庵常是爱山林,健笔胜挥扫。我则临风三叹。信儿曹惊倒。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 作者:释道潜,朝代:宋代

    道人家住锦溪头,衣裓常含爽气浮。

    偶踏尘埃经北阙,却寻云水过西州。

    冰销阴壑兰芽动,柳岸长条春意柔。

    少室峰前无异路,莫将陈迹苦追求。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架缚层楼及假山,山颠仙驾往而还。

    青鸾栖树女床表,白鹤添筹海屋间。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二仪三耀常为正。察人心、恰如*秤。若不高更没於低,也神仙有应。
  • 作者:尹直卿,朝代:宋代
    父母人皆有,仪刑自冕旒。问安趋燕寐,拂晓过龙楼。鹤驾严晨卫,鸡人彻夜筹。兹闱天语接,飞栋月华收。万姓齐呼舞,三宫款献酬。小儒尤国切,几白九分头。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天水邊陲南接蜀,秦山翠照峨峨緑。世間豈有糞金牛,枉使五丁斧山玉。罷侯置守自蜀始,监郡東來兩成轂。至今芙蓉城上土,邦人猶記张儀築。偏方遠僻坐井底,豈知東國窮鋒鏃。十月为正布時令,方驗水行攺周木。南征北戍幸息肩,洒酒炰豚賀新屬。祖龙妄意一至萬,當道已聞神嫗哭。炎家天子惪編户,政患嬴皇威令酷。急於恩紀緩文法,正歲尚猶傳五六。吾民久已作秦氏,迄今十月猶遺俗。野人何暇論年代,但憶每逢多稼熟。青裾女子翻茜袖,抽鎌穫稻腰如束。三時勤苦一時好,自古有年非汝獨。七雄争戰已遥遠,萬代興亡真返復。洛誦徒勞口囁嚅,不如屡把壼中醁。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榴枕桃笙午昼赊,红兰香细透窗纱。

    梦回石鼎松风沸,先试冰瓯郑宅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