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挽吴准斋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挽吴准斋二首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代

挽吴准斋二首原文

昨缀都人士,尝薰一片香。
苍茫问淮浦,缱綣饯河梁。
闻道机缘浅,予人风谊长。
斯文其已矣,草木亦凄凉。

诗词问答

问:挽吴准斋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挽吴准斋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都人士

指居于京师有士行的人。《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郑玄 笺:“城郭之城曰都。古明王时,都人之有士行者,冬则衣狐裘,黄黄然,取温裕而已。” 清 方文 《都昌怀古七咏·苏真君耽》:“多少都人士,仙踪谁问诸。”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旨下日,都人士极为惊骇。”

一片

(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 元 张养浩 《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 。”

(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龙潭池 。”

(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瑞雪一片,仙童两人。”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春日游镜湖乡人请赋山阴风物遂作四绝句》之二:“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臺泛水来。”

(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方岳 《山居》诗:“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 南京路 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 宋 朱淑贞 《元夜》诗之一:“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昇平。”《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荣 一片声叫道:‘我得何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慌慌张张爬到墙上,踹的那瓦一片山响。”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凿岩速度,响声连成一片。”

(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词:“一片 宋玉 情怀,十分 卫郎 清瘦。”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西游记》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诚, 雷音 只在眼下。” 顾笑言 《你现在想什么》十三:“老伴还真没有辜负了 乌长青 的一片心愿。”

(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十三妹 听了 邓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着劝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么谈吐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桦林霸 随手研墨蘸笔,铺开一张大纸,写了一片字交给 康顺风 。”

(8).整片;整体。《陆象山语录》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浑然一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箇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在战时,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官兵打成一片,军民打成一片。”

苍茫

空旷辽远

苍茫大地

暮色苍茫

河梁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机缘

一种试验、冒险或掌握的时机

人风

民风,民情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笼钩在手茜裙襦,蚕老风暄日欲晡。我是采桑菩萨女,不烦下担捋髭须。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织茎寒始密,秀叶晚逾滋。芳意君须识,群葩摇落时。
  • 作者:李彭,朝代:宋代

    观山如观画,入眼诗辄进。

    厌则收卷之,去留情不吝。

    老境喜平夷,落纸风雨迅。

    谁能肝贤愁,虚名媒疾疢。

    属闻殷国师,已发吴越轫。

    破竹擒诸偷,长缨收犯顺。

    官军将解严,胸怀俱朗润。

    小雁读我诗,出语亦遒峻。

    流霞暾槁颜,如彼潮有信。

    但愿吉语闻,称觞兀斑鬓。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书生业辞艺,不为觅科举。胸中负器识,笔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赋,岂是布衣语。独其在糊名,贵贱惟所主。得之类至宝,弃去祗如土。有司开化炉,熔铸要精处。时方为鼎镛,小冶不应鼓。诸公皆名流,学海浩吞吐。丹灵骨先换,入榜尽龙虎。访以执文柄,我亦费罗取,书生家风寒,仆马在何许。趼足赴重围,裹饭坐长庑。视公帘幕间,若有霄汉阻。那知先达心,每事必念祖。未把短檠弃,尚记灯烛苦。关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缕。杂置战场文,一字不轻与。如持古黄钟,端坐分律吕。在处拔其尤,可但十得五。奉此贤能书,足以上天府。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数。谓或有遗珠,勉使相接武。我辈酒樽空,边城隔烟雨。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山泉流就下,亩平艰致池。

    是处一泓聚,镜影居然披。

    崖根淙乳窦,溪面拖云脂。

    月亦朗为圆,风亦清为漪。

    是谓玉之华,而玉付不知。

  • 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万世威神在,多方惠泽隆。密音通虏壤,行哭亦儿童。画翣离丹阙,幽堂对紫嵩。孤城空雨泣,白首抱遗弓。
  • 作者:刘宰,朝代:宋代
    侨居无地寄生涯,布袜青鞋着处家。太乙虚舟想莲叶,玄都活计问桃花。不堪众稚贫为累,坐使孤生发半华。傥许侏儒均赋粟,不妨老子自餐霞。
  • 作者:张舜民,朝代:宋代
    标签:古诗三百首乡村写景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作者:释与咸,朝代:宋代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