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原文 诗词名句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原文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
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
贼贾独不尔,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
咸淳至德佑,抑又可知矣。
国亡邪正混,{衣中加八}挞笔孰泚。
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诗词问答

问: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书史

(1).记事的史官。亦指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穆王 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故 唐 人无不善书,远至边裔书史、里儒,莫不书字有法。”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閤门路铃 萧资 ,本书史也。”

(2).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揆日粲书史,相都丽闻见。”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刘奇 对 对方 道:‘贤弟如此美质,何不习些书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 昌龄 ﹞性耽书史,筑 谦益堂 ,丹铅万卷。”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韩魏

指 春秋 时 晋国 的 韩 氏、 魏 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 晋 立国而为诸侯。后亦以“韩魏”称富贵之家。《孟子·尽心上》:“ 孟子 曰:‘附之以 韩 魏 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朱熹 集注:“ 韩 魏 , 晋 卿富家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用 商鞅 之法,东弱 韩 魏 。”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燕 赵 之收藏, 韩 魏 之经营。”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四载

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孔 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復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於 霍山 ,徊集五岳。” 唐 杜甫 《禹庙》诗:“早知乘四载,疏凿控 三巴 。”

仁皇

对当朝皇帝的尊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 文正公 、 文忠公 、 师鲁 ,皆第一流人。”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东坡宸奎阁碑铭》:“巍巍仁皇,体合自然。”

实录

(1) 符合实际的记载

这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实录

(2) 正式录音、录像

不尔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窃位

(1).谓才德不称,窃取名位。《论语·卫灵公》:“ 臧文仲 其窃位者与?知 柳下惠 之贤,而不与立也。” 刘宝楠 正义:“窃如盗窃之窃,言窃居其位,不让进贤能也。”《史记·日者列传》:“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南朝 梁 沉约 《拜尚书令到都上表》:“窃位之讥,允当斯责。王命私请,有事相倾。”

(2).篡夺君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 王莽 窃位之象云。”《后汉书·王昌传》:“ 王莽 窃位,获罪于天。”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可知

见“ 可知道 ”。

邪正

(1). * 与正直。《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卢文弨 《注<颜氏家训>序》:“又引之使略涉载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乱,识流品之邪正。”

(2).星体偏离正常运行轨道为邪,不偏为正。《汉书·天文志》:“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见蚤晚,谓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见。”

衰翁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溘死

忽然而死。《楚辞·离骚》:“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三:“一郡数县之官吏得逭於简书,而其编户民得免於流亡溘死者, 刘氏 之德也。”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人时命固难知兮,终溘死而无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舟人厌牵挽,我辈乐萦纡。晨起愁分背,逢人屡问涂。看君着屐进,雅胜折腰趋。此段真高迈,诗中不可无。
  • 作者:裘万顷,朝代:宋代
    我家西山巅,四壁皆此君。朅来事奔驰,日与茅苇亲。方思坡仙诗,恐入俗士群。止我宿者谁,此君满其门。欣然千百夫,一见若故人。夜深清风来,好音梦中闻。呼童启北窗,为渠炷炉芬。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浣花溪上风光主。燕集瀛州开幕府。商岩本是作霖人,也使间花沾雨露。谁怜氏族传箸组。狂迹偶为风月误。愿教朱户柳藏春,免作飘零是堤上絮。

  • 作者:宋太宗,朝代:宋代
    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闭户秋风里,寥寥绝往还。菊开无俗艳,木落见真山。心比孤蟾净,身同野鹿閒。困来虽就枕,无梦到人间。
  • 作者:沈约,朝代:南北朝
    连连舟壑改。微微市朝变。来超嗣往迹。莫武徂升旁听。局涂顿远策。留欢恨奔箭。拊戚状惊澜。循休拟回电。岁去芳愿违。年来苦心荐。春貌既移红。秋林岂停蒨。一位茂陵道。宁思柏梁宴。长戢兔园情。永别金华殿。声徽无感简。丹青有余绚。幽钥且未调。无使长歌倦。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叛孽适俘至,俦前细鞫情。

    设如不跋扈,一例被恩荣。

    极典伊谁取,围观众莫惊。

    各其勤职守,彰瘅有权衡。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时高丽使在都下,每至胜境,辄图画以归。)
  • 作者:李正民,朝代:宋代

    荣路回翔莫叹迟,郊居连岁捧泥芝。

    虎符已被新章绶,茜绂犹循旧品仪。

    应佩宝瓶三日宠,却同显祖四明时。

    一门丰泽知难报,就日倾心比露葵。

  • 作者:释智朋,朝代:宋代
    徒整春风两鬓垂,子规啼遍落花枝。龙门上客家家是,锦鲤携来卖与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