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赠紫云僧原文 诗词名句

赠紫云僧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赠紫云僧原文

不置房厨不宿粮,虽然常住似游方。

前村乞食归禅院,一个钵盂挂在墙。

诗词问答

问:赠紫云僧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赠紫云僧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赠紫云僧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参考注释

不置

(1).不安放。《史记·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亚夫 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 亚夫 心不平。”

(2).不舍;不止。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新唐书·狄仁杰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詰,众争辨对, 仁杰 诵书不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称嘆不置。” 沙汀 《淘金记》第九章:“大家都在羡慕不置的时候, 么长子 站起来了。”

(3).犹不德。谓不自以为有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补:“置,当读如德。”

不宿

谓非其时。或谓过度而无节制。《汉书·五行志上》:“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姦谋,则木不曲直。”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不得其时也。或曰,不豫戒曰不宿,不戒以其时也。” 王先谦 补注:“《续志》 刘 注引 郑 注《大传》曰:不宿,不宿禽也。角主天兵。《周礼》:四时习兵,因以田猎。《礼志》曰: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羣,过此则暴天物,为不宿禽。”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常住

(1).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

(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

(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 朱崖 出镇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 钱谦益 《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

(4).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游方

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西游记》

乞食

乞讨食物

禅院

佛教寺院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钵盂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 刘 听 林公 讲, 王 语 刘 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更听, 王 又曰:‘自是鉢釪后 王 何 人也?’”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窗边锡杖解两虎,牀下鉢盂藏一龙。”《西游记》第五三回:“圣僧啊,这鉢盂饭是 孙大圣 向好处化来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韩元吉,朝代:宋代
    巨轴载厚地,沈沈惟九幽。日月所不烛,鬼神或拘囚。负臣与支祁,亦为舜禹忧。靦彼世上儿,对面行奸偷。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
  • 作者:李曾伯,朝代:宋代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 * 泉。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起步秋月影,寒发何毵毵。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三五忽四五,蛙蚓众喙缄。独有络纬声,催织何喃喃。禄仕心已息,愧未任桑蚕。昨暮缺薪米,质以衾及缣。七年为此郡,忍人所难堪。焉知窘至此,不给石与甔。独坐老树下,暗捻霜须髯。墙外行人动,丧事很小鼓酣。生之必有死,如岁代凉炎。但颇讶薄俗,不复甄廉贪。鄙诮采芝馁,歆羡脍肝馋。想见攫夺子,枥马已就衔。岂识有幽人,茹苦如饴甘。念虽乏智计,识度终不凡。儿女亦可割,深山建茅庵。
  • 作者:陈师道,朝代:宋代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殷懃。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 作者:释宗杲,朝代:宋代
    南泉无过,口能招祝。赵州礼拜,草贼大败。径山不管,结案据款。文殊普贤,且过一边。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素幕渡江远,朱幡登陆微。悲鸣驷马顾,失涕万人挥。参佐哭辞毕,门阑谁送归。从公伏事久,之子俊才稀。长路更执绋,此心犹倒衣。感恩义不小,怀旧礼无违。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深衷见士则,雅论在兵机。戎狄乘妖气,尘沙落禁闱。往年朝谒断,他日扫除非。但促铜壶箭,休添玉帐旂。动询黄阁老,肯虑白登围。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刺规多谏诤,端拱自光辉。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对扬期特达,衰朽再芳菲。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拨杯要忽罢,抱被宿何依。眼冷看征盖,儿扶立钓矶。清霜洞庭叶,故就别时飞。
  • 作者:卢祖皋,朝代:宋代
    澄江晓碧,君山秋静,人与江山俱秀。最声吹下紫泥封,看宣献、风流依旧。□袍对引,鱼轩徐驾,小队旌旗陪后。万家指点寿星明,更把菊、登高时候。
  • 作者:赵可,朝代:宋代
    标签:婉约写景思乡怀人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 作者:方维仪,朝代:清代
    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 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闾阎鳞次枕坰郊,爱此扶阳义括包。

    雨后村民耕绿野,不知不识演羲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