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颂语原文 诗词名句

颂语

作者:蒋廿二孺人 朝代:宋代

颂语原文

看过莲经万四千,平生香火有因缘。

西方自是吾归路,风月同乘般若船。

诗词问答

问:颂语的作者是谁?答:蒋廿二孺人
问:颂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颂语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莲经

《妙法莲华经》的简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素公 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有僧 玄幽 题此院诗,警句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 唐 贾岛 《送僧》诗:“晓了《莲经》义,堪任寳盖迎。” 明 王世贞 《赠松虚上人》诗:“朝籤药裹时废食,夜诵《莲经》恒不眠。”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因缘

(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西方

(1) 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般若

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推枕悠然起,吾诗忽欲成。虽云无义语,犹异不平鸣。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平生五字句,垂老媿长城。
  • 作者:毛滂,朝代:宋代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万里长安秋晚。
    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 作者:吕岩,朝代:唐代
    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 作者:晏殊,朝代:宋代
    越娥红泪泣朝云。越梅从此学妖嚬。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世人。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
  • 作者:张鎡,朝代:宋代
    山矾风味木樨魂。高树绿堆云。水光殿侧,月华楼畔,晴雪纷纷。何如且向南湖住,深映竹边门。月儿照著,风儿吹动,香了黄昏。
  • 作者:胡寅,朝代:宋代
    仙居何异武陵溪,泛出残红春水肥。拟欲泝流兼载酒,应容艇子傍苔矶。
  • 作者:朱南杰,朝代:宋代
    堰未抵长河,先从古县过。诗舟寻旧岸,酒市鬻新歌。傍水人家密,依山僧寺多。夷犹观未足,无柰月明何。
  • 作者:林宽,朝代:唐代
    古木重门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岩栖。名姓镌幢记,经书逐库题。字随飞蠹缺,阶与落星齐。伴直僧谈静,侵霜蛩韵低。粘尘贺草没,剥粉薛禽迷。衰藓墙千堵,微阳菊半畦。鼓残鸦去北,漏在月沉西。每忆终南雪,几登云阁梯。时因搜句次,那惜一招携。
  • 作者:陈杰,朝代:宋代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夜永地只出,谷虚天籁闻。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不寐关何事,幽栖意自欣。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昨岁天恩八帙临,论成四得谨为箴。

    旧堂遂与颜新额,切已因而慎志心。

    遇此何修恒作愧,逢之以偶祇增钦。

    频繁于位申明义,靖觊觎人意独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