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叶石轩学僧寮原文 诗词名句

题叶石轩学僧寮

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题叶石轩学僧寮原文

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
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
芸叶熏檐蔔,枝辞剪葛藤。
自从骂师后,无放可参承。

诗词问答

问:题叶石轩学僧寮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题叶石轩学僧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心印

(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传经

(1) 旧指传授儒家经典

(2) 传授经验

在家僧

特指 宋 黄庭坚 。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宋 苏轼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宋 黄庭坚 《谢杨履道送银茄》诗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许尹 注:“《集福德三昧经》曰:‘若有菩萨作是三昧,虽在家,当説是人名为出家。’ 山谷 持律颇严,故自谓在家僧。”

枝辞

无关要旨或浮华不实的言辞。也作“支词”

葛藤

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参承

参见侍候。 晋 王羲之 《明府帖》:“前从 洛 至此,未及就彼参承,愿夫子勿悒悒矣。”《南史·王纶之传》:“ 武帝 幸 琅邪城 , 纶之 与光禄大夫 全景文 等二十一人坐不参承,为有司奏免官。”《旧唐书·文苑传下·唐彦谦》:“时 杨守亮 镇 兴元 ,素闻其名, 彦谦 以本府参承。 守亮 见之,喜握手曰:‘闻尚书名久矣,邂逅於兹。’”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尚阻参承,但深欣抃。”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刘过,朝代:宋代
    雾鬓云鬟已懒梳。君休乔木妾归欤。且来卖酒伴相如,骨细肌丰周昉画,肉多韵胜子瞻书。琵琶弦索尚能无。
  • 作者:释绍嵩,朝代:宋代
    花落江堤簇晓烟,游人柳外蹙秋鞑。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清明二月天。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曾向水边云外见。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檀口半开金袅线。端相消得纶巾岸。点缀南枝红旋旋。准拟杯盘,日向花前宴。飞雪飘飘云不卷。何人览镜凭阑看。
  • 作者:李群玉,朝代:唐代
    清远登高台,晃朗纵览历。濯泉唤仙风,于此荡灵魄。冷光邀远目,百里见海色。送云归蓬壶,望鹤灭秋碧。波澜收日气,天自回澄寂。百越落掌中,十洲点空白。身居飞鸟上,口咏玄元籍。飘如出尘笼,想望 * 客。冥冥人间世,歌笑不足惜。朅来罗浮巅,披云炼琼液。谢公云岑兴,可以蹑高迹。吾将抱瑶琴,绝境纵所适。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大别登秋兴,南楼望战尘。兴亡元有数,生死不无神。将相名千古,儿孙近百人。生灵活亿万,报岂止公身。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君非爱此数峰青,肯恋扁舟尚蓼汀。群雁横空成一字,孤萤度水似双星。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世态炎凉觉鼻酸,洞门空掩绿烟寒。仗三尺剑临风舞,把一张琴对月弹。斫竹数竿容水过,倚松半日执经看。山林心绪得闲处,好炼长生不死丹。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 作者:方守敦,朝代:清代

    哀时补屋懒牵萝,赖有佳宾逸兴多。

    一角园亭真寂寞,百年风雨在林柯。

    诗篇结习矜酬唱,学派争鸣扫臼窠。

    把酒共君酣醉了,秕糠尧舜毁邱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