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风雨原文 诗词名句

风雨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风雨原文

凄凄风雨卷重茅,幽径荒凉杞菊凋。

媚学仅能延赵子,言诗何遽失参寥。

人情狙诈真难测,愁绪牛毛未易消。

静闭柴门谁与晤,惟堪痛饮读离骚。

诗词问答

问:风雨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风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风雨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参考注释

凄凄

(1) 形容寒凉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形容悲伤凄凉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幽径

亦作“ 幽逕 ”。僻静的小路。 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诗:“ 灞陵 幽径近, 磻谿 隐路长。” 宋 杨万里 《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一番过雨来幽逕,无数新禽有喜声。”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林深树广,幽径纵横。”

荒凉

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杞菊

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 天随子 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擷之,以供左右盃案。” 明 方孝孺 《味菜轩记》:“若 杜子美 於韮薤, 陆龟蒙 之於杞菊, 苏子瞻 之於芦菔、蔓菁,莫不遂称之见於咏歌。”

何遽

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何遽不为祸。

参寥

(1).《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 玄冥 闻之 参寥 , 参寥 闻之 疑始 。”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 邓溥 《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 。 参寥 闻 疑始 ,乃入寥天一。”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 , 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 、 六一 岂念吾。” 清 孙枝蔚 《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 参寥 、 六一 肯忘吾。”自注:“ 参寥 、 六一 ,皆泉名。”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狙诈

(1).伺机取诈。《汉书·诸侯王表序》:“ 秦 据埶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 山 东,壹切取胜。”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狙,伺也。因间伺隙出兵也。”《晋书·阮种传》:“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诈,侵侮边夷;或干赏啗利,妄加讨戮。”《隋书·薛道衡传》:“狙诈不息,干戈竞起。”

(2).狡猾奸诈。《汉书·叙传下》:“ 吴 孙 狙诈, 申 商 酷烈。”《后汉书·党锢传序》:“霸德既衰,狙诈萌起。” 李贤 注:“《广雅》曰:‘狙,獮猴也。’以其多诈,故比之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二:“忠诚及狙诈,殽混安可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乙故狙诈,乡人敛金助讼,以此闻於都。”

愁绪

忧愁的思绪;忧虑发愁的心情

愁绪满腹

牛毛

牛身上的毛。形容细而稠密

牛毛细雨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柴门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痛饮

畅快地喝酒

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程公许,朝代:宋代
    家贫儋石欠赢余,恩许西归度巀除。只恐期程催趣驾,羞插架旧藏书。
  • 作者:苏曼殊,朝代:近现代
    胭脂湖畔紫骝骄,流水栖鸦认小桥。为向芭蕉问消息,朝朝红泪欲成潮。
  • 作者:王仲修,朝代:宋代
    地雷设象圣言诏,上应星辰转玉杓。阳管气升君道正,忠贤类进小人消。
  • 作者:华岳,朝代:宋代
    雨洗芙容沃眼青,雪潭澄月照人明。铜民指点向民说,未比当年令尹清。
  • 作者:释怀深,朝代:宋代
    标签:寒山寺

    黄犬见人喜,未唤先掉尾。

    长年护汝家,深夜不敢睡。

    无罪忽见烹,此理恐未是。

    细推犬有功,却叹人无义。

  • 作者:赵伯晟,朝代:宋代
    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 作者:卢仝,朝代:唐代
    有发兮朝朝思理,有身兮胡不如是。
  • 作者:李贤,朝代:明代

    客程过吕梁,大风折桅子。

    洪涛冲舟横,一命轻如纸。

    牵攀泊崖下,相顾战而泚。

    人生百年间,出处不相似。

    老樗卧空山,流槎行万里。

    劳逸何不同,分固当如此。

    展席坐篷窗,须臾风亦止。

  • 作者:李端,朝代:唐代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庵云作顶峭无邻,衣月为衿静称身。木落冈峦因自献,水归洲渚得横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