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叔宽赠李方叔原文 诗词名句

和叔宽赠李方叔

作者:苏过 朝代:宋代

和叔宽赠李方叔原文

管鲍死已久,交情云雨翻。

平生我知子,窥见墙及肩。

老骥叹伏枥,壮士悲暮年。

百金空鬻技,未分齿发殚。

哀哉兔丝蔓,生理寄所缠。

君看秋风至,扫荡何时安。

谁令三径荒,投老食屡艰。

短绠谩自持,欲引百尺泉。

造物不我私,同彼草木繁。

不求桑榆暖,乃慕松桂寒。

学稼虽可贱,乐志良独难。

当观五鼎食,不异瓢与箪。

卜筑愿俱栖,勿学鸡相连。

作诗置坐右,勉视后者鞭。

诗词问答

问:和叔宽赠李方叔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问:和叔宽赠李方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过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过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管鲍

春秋 时 管仲 和 鲍叔牙 的并称。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以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晋 傅玄 《何当行》:“ 管 鲍 不世出,结交安可为。”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书》诗:“须期 管 鲍 垂千古,不学 张 陈 负一朝。”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 萧 曹 协力同寅, 管 鲍 交情全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还不免弄成个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鲍 。”

交情

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

老交情

云雨

(1) 云和雨

(2) 指男女合欢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窥见

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意识

及肩

谓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论语·子张》:“譬之宫墻, 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晋 孙绰 《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乃肩而已。”

老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伏枥

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2).喻指养育。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

(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

(4).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栖山,叹息损朱颜。” 华罗庚 《病中斗》诗:“我行虽彳亍,岂 * 櫪哀。驱驰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壮士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暮年

人到老年

百金

形容钱多。亦指昂贵的价值。《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 何休 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史记·伍子胥列传》:“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超乘尽三属,选士皆百金。” 唐 李华 《杂诗》之三:“嗜慾乘此炽,百金资一倾。”

鬻技

亦作“ 鬻伎 ”。1.出卖技术。《庄子·逍遥游》:“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2).以技艺谋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公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伎者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女取父遗星数各书令读,自以针指佐食,久而术成,始於门前鬻技。”

(3).卖弄本领,炫耀高明。《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或饰真以讎伪,或挟邪以干荣,或诡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

齿发

牙齿与头发。借指年龄或谦称自身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李朝威《柳毅传》

兔丝

(1).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高诱 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李善 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2).喻妻室。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 明 屠隆 《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生理

(1) 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各个器官的机能

生理特征

(2) 生存的希望

此去万无生理

(3) 生计

长大成人,各务生理

(4) 活计;职业

你会做些什么生理

(5) 生意;买卖

生理比前日盛

秋风

秋天的风

扫荡

扫除涤荡;泛指彻底清除

扫荡叛匪

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笔,扫荡了文坛上一切野草,那自然是快意的。——鲁迅《“说不出”》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投老

(1).垂老;临老。《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夷 投老以长饥, 回 早夭而又贫。” 宋 杨万里 《周子及监簿挽诗》:“投老欣相得,论心恨轻迟。” 清 金农 《题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韵》:“急喉 何居士 ,投老乐湛湛。”

(2).告老。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 唐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投老归湖,皇恩浩荡,閒身得伴鱼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诗孙投老 吴下 ,巖壑把名鎸。”

短绠

绠,汲水用具的绳索。短绠,常比喻才识浅陋。《荀子·荣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杨倞 注:“綆,索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自怜循短綆,方欲问 长沮 。”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慙短綆。” 清 唐孙华 《戊寅除夕》诗之一:“短綆有心探卷帙,长绳无策繫 羲娥 。”参见“ 短綆汲深 ”。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我私

我私人的土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唐 杜甫 《雨》诗:“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桑榆暖

亦作“ 桑榆煖 ”。谓晚年幸福。 唐玄宗 《续薛令之题壁诗》:“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之一:“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宋 范成大 《将至吴中亲旧都来相迓感怀有作》诗:“新事略从年少问,故人差觉坐中稀。不须更説桑榆暖,霜后鱸鱼也自肥。”参见“ 桑榆 ”。

学稼

学种庄稼;务农。《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唐 钱起 《东皋早春寄郎四校书》诗:“禄微赖学稼,岁晚归衡茅。”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见寄》诗:“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沉。”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之二:“我欲卖刀来学稼,不知还许受廛么。”

乐志

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史记》有《乐书》,《晋书》、《宋书》、《南齐书》等有《乐志》,《隋书》、《旧唐书》有《音乐志》,《汉书》、《新唐书》、《元史》则与礼合併为《礼乐志》。

愉悦心志。《战国策·赵策二》:“昔 舜 舞 有苗 ,而 禹 袒入 裸国 ,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 晋 潘尼 《安石榴赋》:“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可以乐志,可以充虚。”

五鼎食

列五鼎而食。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晋书·束晳传》:“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亦省作“ 五鼎 ”。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无以五鼎盛,顾嗤三经玄。” 唐 白居易 《把酒》诗:“朝飡不过饱,五鼎徒为尔。”

不异

没有差别;等同。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 杜甫 《兵车行》:“况復 秦 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宋 朱熹 《刘十九府君墓志铭》:“盖与先生不异,而温厚谨良则又过之。”

卜筑

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梁书·外士传·刘訏》:“﹝ 刘訏 ﹞曾与族兄 刘歊 听讲於 钟山 诸寺,因共卜筑 宋熙寺 东涧,有终焉之志。” 唐 孟浩然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卜筑依自然, 檀溪 不更穿。”《明史·唐顺之传》:“﹝ 唐顺之 ﹞卜筑 阳羡山 中,读书十餘年。” 清 赵翼 《华峒》诗:“他年拟抽簪,卜筑於此寄。”

相连

互相连接;彼此关联

前后相连

坐右

(1).曲右足而坐。《礼记·玉藻》:“退则坐,取屨,隐辟而后屨,坐左纳右,坐右纳左。” 孔颖达 疏:“坐左纳右者,纳,犹著也。若坐左膝,则著右足之屨;若坐右膝,则著左足之屨。”

(2).座位的右边。《新唐书·刘子玄传》:“ 徐坚 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宋 王栐 《朝辞宣旨戒饬》:“詔应京朝官,受任於外。并州县幕职官朝辞,并於閤门宣旨戒勗,以其词著之坐右。” 清 冯桂芬 《五十自讼文》:“客悦曰:‘然则子真知非者也。’客退,録为自讼文置之坐右。”按,置文辞于座右,多表示赞赏或自勉自戒。参见“ 坐右铭 ”。

后者

所提到的或不言自明的两个或更多人或事物中的最后一个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