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原文 诗词名句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作者:王起 朝代:唐代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原文

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
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
断续同清吹,洪纤入紫氛。长言听已罢,千载仰斯文。

诗词问答

问: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的作者是谁?答:王起
问: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起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起名句大全

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书法欣赏

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书法作品欣赏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蔼蔼

(1) 形容草木茂盛

丛林蔼蔼

(2) 众多的样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左思《咏史》

(3) 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司马相如《长门赋》

观光

现在称游览观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教、文物、习俗、风光等为观光

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听潮》

观光代表团

来同

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 淮夷 来同。” 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鹄鹭

鹄和鹭。均为体大羽白的水鸟。《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晋 张华 《游猎篇》:“鵠鷺不尽收,小鸟安足视。”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定非燖鵠鷺,真是屑琼瑰。” 唐 陆龟蒙 《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由是贤俊之士,及高位重名者,多与之游,谓有鵠鷺之野,孔翠之鲜,竹柏之贞,琴磬之韵。”

鞠躬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遗像

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雅歌

(1).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汉书·艺文志》:“《雅歌诗》四篇。” 王先谦 补注:“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此四篇岂即四曲歟?”《通志·乐一》有 南朝 梁武帝 《雅歌》十二曲,即《俊雅》、《皇雅》等,郊庙朝廷用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创定雅歌,以咏祖宗。”《隋书·音乐志下》:“时散骑侍郎 邓静 善咏雅歌,乐师 尹胡 能习宗祀之曲。”

(2).风雅的歌吟。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临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宋 赵鼎臣 《念奴娇·送王长卿赴河间司录》词:“万柳亭边,雅歌堂上,醉倒春风里。”《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好看緑阴清昼里,于今无復雅歌声。”

度曲

作词曲;唱曲

自度曲,被歌声。——《汉书·元帝纪赞》

度曲未尽,云起雪飞。——张衡《西京赋》

清汉

(1).天河。 晋 陆机 《拟迢迢牵牛星》诗:“昭昭清汉暉,粲粲光天步。” 明 张居正 《泊汉江望黄鹤楼》诗:“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2).霄汉;天空。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既梢云於清汉,亦倒景於华池。”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 恆 沙。” 明 徐祯卿 《月》诗:“只自悬清汉,那知隔凤城。”

两楹

(1).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 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

(2).《礼记·檀弓上》:“ 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 晋 陆机 《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两楹。”

(3).《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因以“两楹”。表示人之将终。《北史·薛辩传》:“ 裕 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4).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九仞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清吹

犹清风。《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徐勉 《鹊赋》:“逢翳薈而翔集,乘清吹而西东。”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二九》:“水滨以旷而气舒,鱼鸟风云,清吹远目,自与知者之气相应。”

清越的管乐,如笙笛之类。 晋 陶潜 《述酒》诗:“王子爱清吹,日中翔 河 汾 。”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不见 栢梁 铜雀 上,寧闻古时清吹音。”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送远曲》:“一为清吹激,潺湲伤别巾。”

洪纤

大小,巨细。《文选·班固<典引>》:“铺观二代洪纤之度,其賾可探也。” 张铣 注:“言布观 殷 周 大小之度,其幽深之跡亦可探究也。”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显晦咸暨,洪纤不遗。” 清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学者将欲杜歧趋,遵正轨, 姚 氏而外,取法 梅 曾 足矣。其餘诸家駢列,所得洪纤各不相掩。”

长言

(1).引长声音吟唱。语出《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郑玄 注:“长言之,引其声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长言邐迤,度曲 * 。”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长言生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

(2).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短言”相对。《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 汉 何休 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齐 人语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伐》:“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