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宗门三印原文 诗词名句

宗门三印

作者:释重顯 朝代:宋代

宗门三印原文

印空印水印泥,炳然字义还迷。
黄头大士不识,敢问谁得亲提。

诗词问答

问:宗门三印的作者是谁?答:释重顯
问:宗门三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重顯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重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空印

佛教语。地、水、火、风、空五大印相之一。以拇指作形,象征虚空,故称。 唐 梁肃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石幢赞》序:“倾沙界以施,而施有穷;等山王之大,而大有终。唯金刚空印,永不坏灭。”

水印

(1) 纸张在对着光线时所见的标记

(2) 指我国传统的用木刻印刷绘画作品的方法。调和颜料用水,不用油质,跟一般彩印法不同,所以特称为“水印”。也叫“水印木刻”

炳然

(1).明显貌;明白貌。《汉书·刘向传》:“﹝陛下﹞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 唐 孙樵 《与友人论文书》:“焕然如日月之经天,炳然如虎豹之异犬羊也。” 明 张居正 《跋<叶母还金传>》:“还金至小节,非 叶母 母仪妇训之炳然者,而士大夫咸极称之。”

(2).光明貌。 宋 苏轼 《谢孙舍人启》:“穆如清风,草木皆靡;炳然白日,霰雪自消。”

字义

字词的意义。《魏书·儒林传·孙惠蔚》:“今求令四门博士及在京儒生四十人,在祕书省专精校考,参定字义。” 唐 陈夷行 《<九经字样>奏状牒文》:“或经典相承,与字义不同者,具引文以注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商 妾颇认得字义,见了府牒,不敢不信。”

黄头

(1).指水军。《汉书·枚乘传》:“ 汉 知 吴 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 江 而下。”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羽林黄头郎,习水战者也。”《梁书·元帝纪》:“羽林黄头之士,虎賁緹骑之夫,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 嵩 华 倒拔。”参见“ 黄头郎 ”。

(2).船夫。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命黄头之千奴,卷 震泽 而与俱还。” 明 李东阳 《蒋御医黄头月桂图》诗:“君不见,江花欲落江水深,凭仗黄头过江去。” 清 厉鹗 《湖船录·浮海槛》:“ 黄贞父 仪部,用巨竹为泭,浮湖中……两黄头刺之而行。”参见“ 黄头郎 ”。

(3).童仆。 唐 戎昱 《赠别张驸马》诗:“华堂金屋别赐人,细眼黄头总何在?”《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復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宴宴。”

(4).指年轻人。 唐 陈子昂 《堂弟孜墓志铭》:“黄头之子白服人,嗟尔黄头兮勿伤神。” 明 袁宏道 《叙咼氏家绳集》:“昔 陶氏 五男,不好纸笔,而 遂溪 之后,云蔚霞起,岂黄头歷齿所敢望哉!”参见“ 黄头小儿 ”。

(5). 黄头女真 的省称。 宋 陆游 《长歌行》:“ 黄头 汝小丑,污我《王会篇》。” 宋 陆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之二:“当时《王会图》,岂数汝 黄头 。”自注:“所谓 黄头女真 。”

(6).犹黄冠。指道士。 清 钱谦益 《天童密云禅师悟公塔铭》:“惩黄头之左道,礼白足於耆年。” 清 钱谦益 《王兆吉六十序》:“继之以黄头之邪宗, 紫姑 之厠鬼,蛇神狐妖,更互梟乱。”

(7).鸟名,体似麻雀,羽色黄润,趾爪刚强,善斗。人或饲之为斗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黄头儿》:“身全黄,足白或黑,腹白,夏多闻,秋稍息,鏖战至死不声,以作声为负。” 明 文震亨 《长物志·百舌画眉鸜鹆》:“更有小鸟名黄头,好鬭,形既不雅,尤属无谓。”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钱起,朝代:唐代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直截无根树子铺,超凡越圣大心粗。忘躯为法方如此,担板真如大丈夫。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今古一声梦呓,乾坤六博呼卢。醉里猩禽著屐,醒后骊龙忆珠。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沼园一水通,书屋碧云丛。

    秀色形容表,清晖揽结中。

    莺声隐柳绿,蝶翅逐花红。

    汉史留芳躅,临风思不穷。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迩日朱明盛,深居已觉炎。

    麦秋催报熟,禾雨略思沾。

    爱静不开牖,防歊慢捲帘。

    芸篇最消暑,晰理契心潜。

  • 作者:柳交,朝代:宋代

    洞口春归草木长,洞中流水薜萝香。

    真仙鹤驭今何处,应共白云朝帝乡。

  • 作者:郑侠,朝代:宋代
    浓雪暴寒齐,寒齐岂怕哉。书随更漏尽,春逐酒瓶开。一酌留孔孟,再酌招赐回。酌酌入诗句,同上玉楼台。
  • 作者:谢逸,朝代:宋代
    碧梧翠竹交加影。角簟纱厨冷。疏云淡月媚横塘。一阵荷花风起、隔帘香。雁横天末无消息。水阔吴山碧。刺桐花上蝶翩翩。唯有夜深清梦、到郎边。
  • 作者:罗隐,朝代:唐代
    寒江九派转城楼,东下钟陵第一州。人自中台方贵盛,地从西晋即风流。旧班久望鹓晴翥,馀力犹闻虎夜浮。应恨属官无健令,异时佳节阻闲游。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平林过尽又山坳,三五民居覆短茅。

    春涨□桥人待渡,夕阳穿树鸟归巢。

    檐头药裹长防疾,囊里诗篇漫解嘲。

    荒驿歇来天又晚,看看初月上松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