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贺寿并婚联原文 诗词名句

贺寿并婚联

作者:廖厚初 朝代:清代

贺寿并婚联原文

三朝元老备三尊,更羡四代联帏,三祝华封荣寿域;

八一遐龄逢八月,欣观满堂辑庆,八千椿树茂乔门。

诗词问答

问:贺寿并婚联的作者是谁?答:廖厚初
问:贺寿并婚联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贺寿并婚联是什么体裁?答:对联
问:廖厚初的名句有哪些?答:廖厚初名句大全

注释

1. 对联 出处:桃源古今文萃

参考注释

三朝元老

(1) 原指先后受三世皇帝重用的大官;后用来讽刺在几个王朝当官的人

(2) 在某个政府部门任职很久,已经经历了几个领导的人,也比喻在一个部门工作时间长、资格老的人

三尊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汉 班固 《 * 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二十四章经》:“三尊者,佛、法、僧也。”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 元始天尊 、 灵宝天尊 、 道德天尊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万圣迴轩,傍流玄泽。”参见“ 三清 ”。

四代

(1).四个朝代。指 虞 、 夏 、 商 、 周 。《礼记·学记》:“三王四代唯其师。” 郑玄 注:“四代, 虞 、 夏 、 殷 、 周 。”《大戴礼记·四代》:“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 孔广森 补注引 杨简 曰:“四代, 虞 、 夏 、 商 、 周 也。”《隋书·经籍志一》:“ 孔子 观书 周 室,得 虞 、 夏 、 商 、 周 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 虞 ,下至 周 ,为百篇,编而序之。”

(2).四个朝代。指 北朝 的 魏 、 周 、 齐 和 南朝 的 陈 。《文中子·关朗》:“除四代之法,以乘天命。” 阮逸 注:“四代,谓 北朝 魏 、 周 、 齐 , 南朝 陈 也。”

(3).指前后相承的四个辈份。如: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辈,谓之四代。

(4).指人的身体。《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五神俱惣散,四代的危危。”参见“ 四大 ”。

三祝

旧时祝颂语,以祝人寿、富、多男子为“三祝”。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 嵩岳 之呼。”参见“ 三多 ”。

华封

同“ 华封三祝 ”。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臣闻本枝无疆,布诸前典,众多弥贵,信之 华 封,故德积则庆深,业昌则祚广。”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天之象兮示劝,君之位兮善建,实赞天灵之数;允叶 华 封之愿。”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明朝去把 华 封祷,奏一曲壎箎雅操,记不得是岁岁称觴的几万遭。”

寿域

(1).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 ?寿何以不若 高宗 ?”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明 唐寅 《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 清 金人瑞 《吴明府生日》诗:“十万户齐登寿域,壶天岂独一人长。”

(2).寿穴;坟茔。 唐 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 京 洛 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堪舆》:“ 宋公 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兄弟两不相下,因负气不为谋,并营寿域,锦棚彩幢,两处俱备。”

遐龄

老年人高寿的敬语

以知命为遐龄。——《魏书·常景传》

君当致身高位,安享遐龄。——《醒世恒言》

满堂

(1).充满堂上。《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驛坐者满堂。”《花城》1981年第6期:“‘唷喂!--都满堂了。’我听到身后一个女人的、浓重的 川 西口音。”

(2).整个堂上。《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

(3). 春秋 、 战国 时 楚 地。即 两棠 。在今 河南省 荥阳县 西南,为险要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 楚 有 汝渊 、 满堂 之固而灭於 秦 。”

(4).代指金玉。语出《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民有家给之饶。”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田畴播殖之时,岂惭种玉;仓廪丰登之际,寧让满堂。”

千椿

千年的大椿。借指年寿久长。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歳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四:“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復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宋京,朝代:宋代

    君不见西汉文翁为蜀守,蜀学不居齐鲁后。

    诸生竞欲保翁名,石室镌磨贵难朽。

    东汉高公又几时,为作石室还如兹。

    至今二室坚且久,文公高公名不衰。

    世间可传唯铁石,石终可泐铁终蚀。

    古人好事留其名,石室存亡竟何益。

    汉水沉碑知在不,叔子名存空岘首。

    安得眼看石室销,要知二子名终有。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荞尚青青黍欲黄,金风时送粥饘香。

    翠华摇曳纤尘净,欢切郊行十里强。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大仙录后头无雪,至药成来灶绝烟。笑蹑紫云金作阙,梦抛尘世铁为船。九华山叟惊凡骨,同到蓬莱岂偶然。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秋水自然碧,秋花何意红。乾坤摇落恨,只是为西风。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直道难容世,深言易绝交。但称司马好,勿解子云嘲。彼自盟黄棘,吾宁藉白茅。一竿至清水,归去老江郊。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可知閒者逸之徒,一日万几书著虞。

    欲向其间寻训诂,周公终始七呜呼。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宦情牢落苦思归,君恻无人留子思。手种松筠须灌溉,亲修寝庙忆烝祠。定应此去添桃李,还使旧茔无棘茨。他日东游访遗烈,因公导我谒先师。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花门 * 其类繁,玉关迤西西海连。或居城郭或游牧,牧滋畜猎城者田。其性均能殖货产,刚勇善战则鲜焉。部落虽殊形貌似,晰面绿瞳赤发鬈。大宛即今哈萨克,布鲁特近古于阗。其他不堪偻指数,要视强弱为归叛。准噶尔昔全盛日,役使若辈如奴佃。令弃故居来伊犁,课其引水种稻籼。服劳供赋不敢怠,讵知隐恨已有年。逆渠去岁窃据际,回人助之藉少安。台吉宰桑心不一,逡巡各退遭颠患。而何逆渠复狠忌,谓回人众其力全。不早图之将受害,机事不密回人先。遂攻逆渠渠败衄,回人还向故土迁。拆屋伐树示不返,伊犁荒凉吁可怜。地积白骨草木赤,腥风吹野游狐獾。一宄搆害贻万亿,降殃会见昭昭悬。
  • 作者:张载,朝代:宋代
    太平气象养高闲,宴赏诸公老致冠。朝野已闻亲相业,庙堂曾睹漆丹桓。形容杰出新图粲,德泽雄沾旧俗寒。一片忠心涵国史,桑田虽迹迥谟看。
  • 作者:黄起溟,朝代:清代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