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偈颂十四首原文 诗词名句

偈颂十四首

作者:释印肃 朝代:宋代

偈颂十四首原文

骊珠一颗印千峰,越古腾今处处通。
元禅道贯纤毫绝,方知佛法不曾穷。
孤云片片标心法,野鹤翘松表自容。
千眼难观谁解见,赤幡直下起清风。
妙觉十方无影像,灵知三界绝行踪。

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偈颂十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名句大全

释印肃偈颂十四首书法欣赏

释印肃偈颂十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十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骊珠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禅道

僧侣所修之道。亦特指禅定之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纤毫

亦作“纎豪”。极其细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秉国之钧,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清修公正,纤毫无私。” 唐 杜甫 《夏夜叹》:“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朱子语类》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记相合,无纎豪不似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噶雄》:“月射四壁,纤毫毕照。” 叶圣陶 《倪焕之》六:“这可爱的剪影,纤毫不漏地印在 焕之 的眼里,同时也印在他的心里。”

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不曾

(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孤云

(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标心

表明意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嗟夫!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於万古之上,而送怀於千载之下。”

野鹤

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自容

谓自己得以容身。《淮南子·览冥训》:“群臣準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 晋 郭璞 《谏留任谷宫中疏》:“则当克己修礼以弭其妖,不宜令 谷 安然自容,肄其邪变也。” 宋 真德秀 《泉州劝孝文》:“日夕惭惧,无地自容。” 清 张燮 《<幽忧子集>题词》:“窃谓天地大矣,无所不有,或儷景争暉,或埋烟剜骨,或百灵供其驱遣,或四大无以自容。”

直下

(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 无名氏 《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6).谓直系下传。 唐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诗:“ 孙 吴 去后无长策,谁敌 留侯 直下孙。” 唐 欧阳詹 《送郭秀才应举》诗:“ 并州 细侯 直下孙,才应秋赋怀 金门 。”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妙觉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影像

(1) 画像;遗像

悬挂影像

(2) 影子,身影

墙上有个人的影像

(3) 形象。指人的音容笑貌

心中的影像

灵知

(1).犹灵觉。指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 晋 支遁 《咏八日诗》之一:“交养卫恬和,灵知溜性命。”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八:“灵知湛常然,符应有盈缺。” 南朝 梁宣帝 《迎舍利》诗:“灵知虽隐显,妙色岂荣枯。”

(2).犹良知。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为 陆 王 之学者,据灵知以詆 程 朱 ,是以佛攻 老 。”

界绝

隔绝。 汉 班固 《东都赋》:“殊方别区,界絶而不邻。”

行踪

行动所留的痕迹

行踪难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於忽乎,不可以为,其又奚为。离娄之精,夜何有於明。瞽旷之耳,聋者亦有尔。束王良之手兮,后车载之。前险以既覆兮,后逐逐其犹来。虽目盼而心骇兮,顾其能之安施。委墨绳以听人兮,虽班输亦奚以为。
  • 作者:连文凤,朝代:宋代
    仲仪作楚奏,庄舄吟越声。土风固尔殊,心事终当明。韶濩久不伦,矧复英与茎。正声何寥寥,淫哇鸣纵横。世有知音人,恻恻闻若惊。抱器入河海,泯默怀幽贞。掩泣望西狩,素玉不复生。怆然鼓一曲,聊以舒此情。一鼓草木震,再鼓山岳清。我耳非子期,顾我一再倾。何当登期堂,酌酒歌鹿鸣。
  • 作者:赵长卿,朝代:宋代
    梁上双双海燕归。故人应不寄新诗。柳梧阴里高还下,帘幕中间去复回。追盛事,忆乌衣。王家巷陌日沈西。兴亡无限惊心语,说与时人总不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朝爽宜山行,轻舆问山峪。

    涧叶与林枝,菁葱濯新沐。

    风送能言禽,露饱食苹鹿。

    一雨万物滋,心怡景自淑。

    然惟戒满盈,方寸盟幽独。

  • 作者:王柏,朝代:宋代
    刻苦工夫真实心,一言体用已全陈。圣贤断续三千载,伯仲渐摩八十春。保护斯文勤且让,作成吾党敬而亲。我来不复瞻耆德,流水苍烟迹已尘。
  • 作者:吴当,朝代:元代

    岩峰三十六盘通,塔殿高低翠谷中。

    传法有宗僧业白,安身无语佛灯红。

    松杉种得云千本,泉瀑飞来雪半空。

    最喜老龙泓下卧,肯将霖雨致年丰。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湖上移鱼子,初生不畏人。自从识钩饵,欲见更无因。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韩吕真乔木,蟠根与国同。伯泰太史氏,子约大愚公。
  • 作者:周孚,朝代:宋代

    君家堂下锦千堆,老眼春风亦快哉。

    胜日久孤三径约,浃辰深愧两书来。

    公租已办应多暇,家酿重开定几回。

    会挽蜀狂成一醉,莫嗔屐齿破苍苔。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