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建康六感吴原文 诗词名句

建康六感吴

作者:刘子翚 朝代:宋代

建康六感吴原文

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大皇负英材,沈潜欻求伸。
一呼定南国,再战威强邻。
抗魏既摇岳,攘刘亦披鳞。
组练绕平隰,艨艟蔽通当。
伟哉人物盛,成功岂无因。
代祀已飘忽,风流久弥新。
停桡眺迥陆,裂蔓登层堙。
卧龙昔来游,万古怀清尘。

诗词问答

问:建康六感吴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问:建康六感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龙翔

喻帝王兴起。 元 揭傒斯 《开元宫碑诗》:“ 元 兴龙翔,大拓疆土,四海八荒,咸覿其主。”

大耳儿

指 刘备 。 备 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汉书·吕布传》:“﹝ 曹操 ﹞乃命缓 布 缚。 刘备 曰:‘不可,明公不见 吕布 事 丁建阳 、 董太师 乎?’ 操 頷之。 布 目 备 曰:‘大耳儿最叵信!’” 明 陈刚中 《白门》诗:“ 布 死城南未足悲, 老瞒 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亦称“ 大耳翁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

虎视

(1) 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敌寇虎视中原

(2) 有威严地注视

战士们虎视着山下的敌人,抑制不住满腔怒火

捉刀人

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追逐

指迅速积极地追寻逃跑的东西

有如瘦狗追逐一些因受袭击而哀鸣的小动物

逸轨

高洁的轨范。 晋 潘岳 《秋兴赋》:“仰羣儁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吴》诗:“风云竞追逐,逸轨谁能遵。” 清 方履籛 《欧阳文忠公画像赞序》:“往復前儒,嘅念逸轨。”

大皇

亦作“ 太皇 ”。 三国 吴 主 孙权 谥号 大皇帝 ,省称 大皇 。《文选·陆机<吴趋行>》:“ 大皇 自 富春 ,矫手顿世罗。” 李善 注:“《吴志》曰: 孙权 字 仲谋 , 吴 富春 人也。薨,諡曰 大皇帝 。”

亦作“ 太皇 ”。天。《庄子·秋水》:“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 陆德明 释文:“大皇,音泰。” 成玄英 疏:“大皇,天也。”《淮南子·精神训》:“登太皇,冯太一。” 高诱 注:“大皇,天也。”《楚辞·惜誓》:“已矣哉!独不见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朱季海 解故:“《惜誓》称‘大皇’与《淮南》同,亦谓天耳。”

英材

犹英才。出众的才智;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唐 柳宗元 《梓人传》:“不衒能,不矜名……日与天下之英材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宋 秦观 《官制上》:“馆阁者图书之府,长育英材之地也。”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沈潜

亦作“ 沉渐 ”。亦作“沉潜”。亦作“沉渐”。1.谓地德深沉柔弱。《书·洪范》:“高明柔克,沉潜刚克。” 孔颖达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刚能出金石之物也。”《左传·文公五年》:“《商书》曰:沉渐刚克。” 杨伯峻 注:“潜亦作‘渐’,潜、渐古音近,字得通。”《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询毕,公以演策沉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

(2).指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诗:“雾雨十年同隐遁,风雷何日振沉潜。”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 清 姚鼐 《<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潜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 愈 ﹞遂得究穷於经传史记百家之説,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礱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沉潜反復,盖亦有年。” 清 戴名世 《岳荐传》:“ 荐 少为诸生,读书於诸子百家,无不贯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潜反復,一以 程 朱 为师法。”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沉潜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来倒是一种危机。”

求伸

见“ 求信 ”。

一呼

(1).一声呼唤。《庄子·山木》:“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专诸 方与人鬭,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其妻一呼即还。”

(2).一声怒吼。《淮南子·缪称训》:“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晋书·蔡裔传》:“ 蔡裔 者,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盗俱陨。”

(3).一声号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然 陵 一呼劳军,士无不起。”《隋书·裴蕴传》:“ 玄感 一呼而从者十万。”《宣和遗事》后集:“ 方腊 一呼,四境响应。” 鲁迅 《摩罗诗力说》:“动吭一呼,闻者兴起。”

南国

祖国的南部

威强

亦作“ 威彊 ”。威力(包括武力、刑罚等)。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名五恭》:“兵有五名:一曰威强……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荀子·富国》:“威强足以捶笞之。”《后汉书·杜林传论》:“夫威彊以自御,力损则身危。” 明 张居正 《杂著·三代至秦》:“ 高 皇帝以神武定天下,其治主於威强。”

披鳞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夕郎矫矫,名重披鳞。”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披鳞蹈鑊,朝士夺色。”参见“ 批逆鳞 ”。

组练

(1).《左传·襄公三年》:“﹝ 楚子 重 ﹞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 。” 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组练。”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组练照 楚国 ,旌旗连海门。” 唐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 楚 甲南来组练明。” 明 唐顺之 《荥阳行》:“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嶸如闪电。”

(2).组带。《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 晋王 至 太原 , 仁恭 父子曳以组练,献于太庙。”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排调》:“ 秦宗权 为其爱将 申丛 所执, 昭宗 御 延喜楼 受俘, 京兆 尹 孙揆 以组练繫之,徇於两市。”

平隰

低平的湿地。《管子·形势》:“平原之隰,奚有於高。” 戴望 校正:“‘平原之隰’当作‘平隰之封’。”《晋书·文苑传·赵至》:“肆目平隰,则寥廓而无覩。” 南朝 齐 王融 《采菱曲》:“雕輜傃平隰,朱櫂泊安流。”

艨艟

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

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无因

(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桥, 温 密勑令无因鸣角鼓譟,部伍并惊驰……帝举止自若。”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絃悲岂无因。”

(3).犹无须。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 皇若遇 红儿 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飘忽

(1) (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2) 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飘忽无迹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卧龙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昔来

犹向来;往日以来。《魏书·崔光传》:“昔来虽屡经戎乱,犹未大崩侵。”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清尘

(1).拂除尘埃。 汉 班固 《东都赋》:“雨师泛洒,风伯清尘。”

(2).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 颜师古 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南唐 陈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常思 剑浦 别清尘,荳蔻花红十二春。” 王闿运 《丁文诚诔》:“侍清尘於 华阳 ,忝邦政之必闻。”

(3).清轻的尘埃。 晋 左思 《魏都赋》:“增搆峩峩,清尘彯彯。”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之四:“清尘隐高树,万瓦光鳞鳞。”

(4).比喻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高的遗风;高尚的品质。《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姜亮夫 校注:“清尘,《章句》训徽美。 寅 按即指上之虚静、恬愉、无为自得之境界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苕苕歷千载,遥遥播清尘。”《梁书·任昉传》:“想 惠 庄 之清尘,庶 羊 左 之徽烈。”《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尧 舜 不能荣其素朴, 桀 紂 无以污其清尘。” 唐 杜牧 《西江怀古》诗:“ 范蠡 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权无染,朝代:宋代
    一点檀心紫,千重粉翅光。蔷薇水浸淡鹅黄。别是一般风韵、断人肠。有艳难欺雪,无花可此香。寻思无计与幽芳。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妆。
  • 作者:卢照邻,朝代:唐代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三旬已过梅黄雨,万里初来舶趠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簌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 作者:程珌,朝代:宋代
    分明如梦缟玄衣,傍月凌风自在飞。梦觉出门都不见,不知已上子陵砚。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千条临翠陌,百结锁芳闺。

    已恨莺春老,那堪乌夜啼。

    牵情笼洞户,弄影拂回堤。

    折得曾相赠,玉关西复西。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标签:芍药

    牡丹枉自诧姚黄,芍药今看玉有芳。

    艳夺梅肌仍斗雪,香怜蜂伴未开房。

    护英只许罗为盖,剪蔓差留绿作裳。

    醉里欲烧高烛照,恐惊花睡乱新妆。

  • 作者:刘宰,朝代:宋代
    穴处堪忘世,松餐足永年。有时云雨止,独立看青天。
  • 作者:李觏,朝代:宋代
    标签:写雨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 作者:陈宜甫,朝代:元代

    渴心久生尘,鼻孔徒撩天。

    岂意留夫子,修书念臞仙。

    奇香清垢衣,盐梅止馋涎。

    气味忆吾土,安得随归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