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李伯亮原文 诗词名句

送李伯亮

作者:李时勉 朝代:明代

送李伯亮原文

使车昨日到金台,绿水芙蓉花正开。

圜堵愧劳相问讯,客居梦想共衔杯。

含愁不听新莺语,跃马还从旧路来。

料得故交多出饯,寂寥离思独难裁。

诗词问答

问:送李伯亮的作者是谁?答:李时勉
问:送李伯亮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送李伯亮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时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时勉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参考注释

使车

狩猎时驱赶禽兽以就田猎范围之车。因职在使役,故称。《周礼·夏官·驭夫》:“掌驭贰车、从车、使车。” 郑玄 注:“使车,驱逆之车也。”

使者所乘之车。《汉书·萧育传》:“拜 育 为 南郡 太守。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 载 育入殿中受策。”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使车,三公奉使之车,若安车也。” 唐 岑参 《青门歌》:“ 青门 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昨日

昨天

金台

(1).金砌的台;华美的台。《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三国 魏 崔琰 《述初赋》:“列金臺之蹇产,方玉闕之嵯峨。”

(2).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海内十洲记·昆仑》:“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楼十二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结搆巧丽,穷尽神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七:“金臺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黄金台 的省称。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正忧衰老辱 金臺 ,敢望 昭王 顾问来。” 宋 秦观 《谢程公闢启》:“引置 金臺 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郭沫若 《归国杂吟》:“ 金臺 寂寞思 廉颇 ,故国苍茫走 屈平 。”参见“ 黄金臺 ”。

(4).指古 燕 都 北京 。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当 成祖 建都 金臺 时,即因居民疎密,编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昇》诗:“ 金臺 酒坐擘红笺,云散星离又十年。”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北上 金臺 望国氛,‘ 对山 救我’带犹存。”

水芙蓉

荷花的别名。详“ 水花 ”。

圜堵

环堵。指门。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召环雉於大荒之外,安圜堵於函夏之内。”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相问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客居

在外地居住;旅居

客居成都十年

梦想

即做白日梦空想;妄想;梦中怀想

梦想生活在更好的社会里

衔杯

亦作“ 衔盃 ”。亦作“ 衔桮 ”。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晋 刘伶 《酒德颂》:“捧甖承槽,衔杯漱醪。” 唐 李白 《广陵赠别》诗:“繫马垂杨下,衔盃大道间。” 唐 司空图 《重阳阻雨》诗:“重阳阻雨独衔桮,移得家山菊未开。”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铭》:“素忘分,日与兄衔杯。” 郁达夫 《晨发名古屋》诗之二:“一曲《阳关》人隔世,衔杯无语看山明。”

见“ 衔杯 ”。

亦作“ 啣盃 ”。衔杯。谓饮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兼寄些山先生》诗:“风廊微照两啣杯,能待城闉簇骑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则自顾其业耳。”

见“ 啣杯 ”。

含愁

怀着愁苦。《管子·宙合》:“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故愁其治言,含愁而藏之也。” 唐 沉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 静子 似渐释其悲梗,尚復含愁注视海上波光。”

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侯 不听左右, 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 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2).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3).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 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新莺

初春的啼莺。 唐 李白 《侍宴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始向 蓬莱 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鶯。”《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唱罢,真乃是新鶯乍囀,清韵悠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合记珠琴事》:“每一引吭,声如春晓之新鶯。”

跃马

策马驰骋腾跃

跃马疾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跃马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料得

预测到;估计到。 唐 杜甫 《杜鹃行》:“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宋 姜夔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词:“两绸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压旧愁。”《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料得夜深,众人都睡了,忙唤梅香,轻移莲步,直至大门边。”

故交

旧友,老朋友,老相识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

故旧不遗, * 不偷。——《论语·秦伯》(不偷:不薄,厚道)

出饯

饯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思对上灵之心,以惠庶萌之愿,加以二王于迈,出饯戒告,有詔掌故。爰命司歷,献洛饮之礼,具上巳之仪。” 唐 张说 《送工部尚书弟赴定州诗序》:“供帐临岐,假丝竹以留宴;倾城出饯,会文章以宠行。”《宋史·陈师锡传》:“ 軾 得罪,捕诣臺狱,亲朋多畏避不相见, 师锡 独出饯之,又安辑其家。”

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离思

离别后的思绪。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嗟离思之难忘,心惨毒而含哀。”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 荆 江 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 明 李氏 《江楼留别》诗:“西风 扬子江 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梁启超 《奉怀南海先生星加坡兼敦请东渡》诗:“近闻作计又图南,渺渺离思孰可堪。”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吴正志,朝代:明代

    静夜林传响,幽人梦不成。

    独歌篱落下,自惬薜萝情。

    芳草连云合,寒乌带露惊。

    栖迟明月晓,心迹许双清。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善刀初不露锋芒,五柳围门琴卧堂。百里桑麻春塞眼,四时风月夜搜肠。
  • 作者:陈镒,朝代:元代

    达人屏外慕,处静得自安。

    筑亭苍翠林,心境清且宽。

    凉风四面起,戛戛鸣琅玕。

    此时坐其下,快瀹双月团。

    我亦爱竹者,寄兴同萧闲。

    素交日已非,托尔盟岁寒。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或如鸡精满,或若猿嗛并。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饮水拟注壶,吐词侔有鲠。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秦人号智囊,吴瓠系狗颈。傀儡常柱颐,伶仃安及胫。只欲仰问天,无由俯窥井。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厌恶虽自知,剖割且谁肯。不唯羞把镜,仍亦愁吊影。内疗烦羊厣,外砭费针颖。在木曰楠榴,刳之可为皿。此诚无所用,既有何能辟。膨脝厕无首,臃肿异胪顶。难将面目施,可与胎胞逞。贤哉临汝守,世德调金鼎。氓俗虽丑乖,教令日修整。风土恐随迁,晨昏忧屡省。傥欲便慈颜,名城不难请。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海棠寂寂香埋玉,山雨浪浪负双足。闭门长憾虎头痴,对客不供貂尾续。径呼伯雅相拍浮,试坐毛锥三沐浴。满身花片为谁春,政欠太虚明月烛。
  • 作者:汪莘,朝代:宋代
    策杖南山去。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羽扇徐麾童仆退,翠柳白沙西路。帝赐我、阆风玄圃。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应念我,尘中住。眼前儿女闲相语。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樽俎。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共绿水、春风鸥鹭。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花发闲庭户。归到也,对花舞。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毵毵独立发垂丝,酉室中人想似之。

    写物浑成自写照,宁誇优孟效前为。

  • 作者:王炎,朝代:宋代
    天寒吹堕一尺雪,官冷酿成千斛愁。酌酒到花非所欲,束薪如桂若为谋。风前鹤氅谁携策,江上渔蓑自舣舟。凭仗六龙回日毂,稍分轻暖到南州。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各省秋收忖度中,欣瞻三晋报登丰。

    较于去岁分增一,实幸吾民气自充。

    知节俭方弗虑别,计三九处定能同。

    怜他好乐无荒戒,蟋蟀三章纪国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