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玉楼春 戏赋云山原文 诗词名句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玉楼春 戏赋云山原文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
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诗词问答

问:玉楼春 戏赋云山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玉楼春 戏赋云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玉楼春 戏赋云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辛弃疾玉楼春 戏赋云山书法欣赏

辛弃疾玉楼春 戏赋云山书法作品欣赏
玉楼春 戏赋云山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什么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抬头看四面都是浮云,猜想是浮云干的。平常相对而视的几座山峰,现找遍河边却寻不到它们在哪里。
西风猛然吹起,浮云飘动,忽然看到东南方向有一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着夸赞,还在高兴青山依旧在这里。

注释
“何人”两句:推山,把山推走,此写浮云遮山。
常时:平时。
无觅处:遍寻不见。
瞥起:骤起。云横度:浮云横飞。
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青山。
住:在这里。

诗文赏析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辛弃疾由于上饶(今属江西)带湖寓所毁于火,遂徙居位于铅山(今属江西)东北境的期思渡别墅。那里有一汩清泉,其形如瓢,词人因名之为“ 瓢泉”。这首词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间写成的。内容如题 ,乃吟咏云山之作。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 ”,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象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开首两句点题。上句设问,下句作答,这比直说青山被浮云所遮盖,更耐人寻味。而且,由于用了拟人手法,还大大密切了物我关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那种翘首凝望、喃喃自语的情态。起句用典,《庄子·大宗师》云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庄子这段话是为抒发他有藏必亡的虚无观点立论的。后来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曾用其字面 ,句云:“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以作者的词句同黄氏的诗句相比较,黄氏的“持”字径从《庄子》语中“负之而走”的“负”字而来,稍显得拘泥朴实;而词人的“推”字,则显得空灵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云所笼罩的景象。可见,用典的巧拙,不在于能否师其字面 ,而在于能否即景会心 ,缘事而变化。而“四面浮云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盖“知”字判断的意味太浓,和起句的诘问语气不相搭配,且使本句也显得呆滞;而著一“猜”字,不仅和起句的诘问语气相吻合 ,而且还使全韵灵动活泼,声情若掬 。歇拍一韵紧承前韵 ,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词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寻觅“常时相对”的青山 ?因为青山是他闲居瓢泉期间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实写照 。“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 。”(《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邑中园亭⋯⋯》)你看,词人对青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怪不得他要殷勤寻觅呢。
词的上片写青山被浮云遮覆的忧虑,下片则写重睹青山的喜悦。下片两句笔锋一转 ,景象突然一变:西风乍起,浮云飘散,忽然看见平时与之相亲相爱的青山象擎天巨柱一样,岿然耸立在东南天际。说写词人重睹青山的喜悦,可又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见 ”,来表现作者在刹那间的感情变化。如果说下片一韵着重写浮云散而青山见的自然景观须臾间的变化的话,那么结拍一韵还不该直接抒写重睹青山的喜悦心情吗 ?作者偏不这样,而是宕开笔墨,描写了一个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东南天际时的欢快举止和情态,通过老僧之喜来映衬词人之喜。这样写不仅多一层曲折,而且还丰富了词境,说明热爱青山 、关心青山是否依旧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一例也。
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 ”,但词人对他吟咏的对象并未作十分精细的描绘和刻划,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观景物的倾刻变化,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寓意深刻,并非平淡之叹。这首小词的格调明快疏朗,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落职闲居期间积极乐观的一面。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潘纬,朝代:唐代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氵寥明。岂是月华别,只应秋气清。影当中土正,轮对八荒平。寻客徒留望,璇玑自有程。
  • 作者:王庭珪,朝代:宋代
    梅花发。夜寒吹笛千山月。千山月。此时愁听,龙吟幽噎。数枝飞尽南枝雪。风光又作年时别。年时别。江头心绪,乱丝千结。
  • 作者:卢仝,朝代:唐代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怜僧无远□,信佛残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
  • 作者:向子諲,朝代:宋代
    青松翠篠。一夜猗倾如醉倒。残腊能佳。落尽梅花见雪花。诗崖酒岛。何日登临同笑傲。未老还家。饱历年华有鬓华。
  • 作者:谢薖,朝代:宋代
    风篁度曲。倦倚银屏初睡足。清簟疏帘。金鸭香销懒更添。纤纤露玉。风雹纵横飞钿局。颦敛双蛾。凝伫无言密意多。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火流知节换,秋到喜身安。林鹊真安往,河桥晚未完。得闲心不厌,求巧老应难。送酒谁知我,瓢樽昨暮乾。
  • 作者:史达祖,朝代:宋代
    涵秋寒渚。染霜丹树。尚依稀,是来时、梦中行路。时节正思家,远道仍怀古。更对著、满城风雨。黄花无数。碧云欲暮。美人兮,美人兮、未知何处。独自卷帘栊,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如来宝杖亲踪迹,莫比世间闲戏剧。有时唤作没弦琴,忽然又道无孔笛。
  • 作者:释行海,朝代:宋代
    屋头烟树绿婆娑,最爱樵邻夜唱歌。独坐小窗山寂寂,不知门外月明多。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幽思春云乱,拟向琴中说。徽寒锦荐高,未鼓弦中绝。尚有无弦韵,或可奏明月。阶前望冰轮,去去不停辙。薄命如妾何,秋风河汉阔。
  • 作者:钱起,朝代:唐代
    游目随山胜,回桡爱浦长。往来幽不浅,昏旦兴难忘。木末看归翼,莲西失夕阳。人声指闾井,野趣惜林塘。稍近垂杨路,菱舟拥岸香。
  • 作者:戴栩,朝代:宋代
    叶岭书翻昨夜风,主人应辟出山中。长淮再定因前画,小邑频难试后功。办得分明归版籍,写将清静入丝桐。朝堂赴日勤延问,应说无它只至公。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大儿挈药囊,小儿负书笈。共作兰亭游,讵必群贤集。言此二十年,白首终未践。汝复守荆扉,经年不相见。楚越天一涯,书疏何由频?诸弟亦可怜,说兄辄酸辛。江城秋尚远,桐叶落可扫。怅然怀故溪,菱丝雨中老。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水有苹兮山有芝,人意虽存事已非。有时却忆经游处,都似茫茫春梦归。尔来尤解安贫贱,不为公卿强陪面。皎如明月在秋潭,动著依前还不见。还不见,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
  • 作者:释云岫,朝代:宋代
    西野先生是旧知,六年相聚不相违。松根石上间追忆,君子当今更有谁。
  • 作者:陶梦桂,朝代:宋代
    颜童齿豁老书生,羽气消除道气增。自止酒来疎酒伴,闲吟诗去寄诗僧。不才臃腫庄周木,无尽光明摩诘灯。解道本来无一物,未容尽逊岭南能。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悲风吹篮舆,渺渺如孤舟。我亦作坐睡,兀兀随轻鸥。鸥翻梦亦觉,未绝叩舷讴。
  • 作者:魏新之,朝代:宋代
    一点阳和薰万宇,最饶佳致是山庄。鸡豚祝罢成长席,莺燕听来隔短墙。嗜酒不嫌多种秫,无襦长恨少栽桑。东郊劝相何烦尔,农圃吾生自合忙。
  • 作者:张籍,朝代:唐代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