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在合肥幕中有作原文 诗词名句

在合肥幕中有作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在合肥幕中有作原文

幕府开雄盛,朋游望俊髦。

双松斗冰雪,一鹗出蓬蒿。

春雨吟花蒂,秋霜擘蟹螯。

山川留翰墨,天地入风骚。

感慨惊多变,微生病一号。

酒卮馀寂淡,诗笔惠英豪。

忧思生心腑,尘埃上鬓毛。

簿书今日困,道路此身劳。

小雨开濡滞,清飙散郁陶。

小亭山可见,由此欲登高。

诗词问答

问:在合肥幕中有作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在合肥幕中有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在合肥幕中有作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豪韵

参考注释

幕府

(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雄盛

(1).雄壮强盛。《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将军 英才儁拔,士马雄盛。” 宋 范仲淹 《答窃议书》:“故兵力雄盛,武功盖世。”

(2).谓富庶兴盛。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邑居雄盛,人物殷全。” 唐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一客论及天下地理,谓四坐曰:‘海内州郡何处最为雄盛?’”

(3).形容气势宏伟。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鸦树石屏》:“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朋游

见“ 朋游 ”。

亦作“ 朋游 ”。1.朋友交往。《后汉书·朱穆传论》:“ 朱穆 见比周伤义,偏党毁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絶交》之论。” 南朝 陈 周弘让 《与徐陵荐方圆书》:“与吾朋游,积有年岁。”

(2).朋友。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宋 曾巩 《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繆。” 清 朱彝尊 《折桂令》曲:“归去来休,闲把君恩,説与朋游。”

俊髦

才智杰出之士

冰雪

比喻清纯

一鹗

《汉书·邹阳传》:“臣闻鷙鸟累百,不如一鶚。”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鶚,大鵰也。’ 如淳 曰:‘鷙鸟比诸侯,鶚比天子。’鷙击之鸟,鹰鸇之属也。鶚自大鸟而鷙者耳,非鵰也。”后用以比喻出类拔萃的鲠直之臣。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推选閲羣材,荐延搜一鶚。” 宋 欧阳修 《送杨辟秀才》诗:“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鶚。既又得 杨生 ,群兽出麟角。”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长途驭二龙,崇霄翔一鶚。”

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花蒂

亦作“ 花蔕 ”。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 南朝 齐 王融 《拟古》诗之一:“花蔕今何在,亦是林下生。” 唐 张九龄 《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叶圣陶 《友谊》:“她说校园里的西红柿结果了……长得真快,上个星期还只见花蒂呢。”

秋霜

(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发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蟹螯

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韩翃 《题张逸人园林》诗:“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 宋 梅尧臣 《凝碧堂》诗:“可以持蟹螯,逍遥此居室。”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地入

土地的收入。指农产品。《新唐书·高适传》:“地入有讫,而科敛无涯。”

感慨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

她不免感慨地想道:“……真是事变知人心啦!”——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多变

(1) 易变的

多变的风

一种多变的气候

(2) 不同种类的,各式各样的;多样化的

地形狭长而多变的国家

微生

(1).细小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彼翾飞之弱质,尚矫翼而凌空。何微生之多躓,独宛颈以触笼。” 唐 李商隐 《过楚宫》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 襄王 忆梦中。” 宋 苏轼 《谢除侍读表》之二:“奉永日之清闲,未知所报;毕微生於尽瘁,终致此心。” 宋 杨万里 《宿龙回》诗:“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清 唐孙华 《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微生共含灵,飞沉各自得。”

(2).复姓。 春秋 时 鲁 有 微生高 (《汉书·古今人表》作 尾生高 )、 微生亩 。见《论语·公冶长》、《论语·宪问》。

一号

一声号哭。《晋书·阮籍传》:“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棊,对者求止, 籍 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1).一种勋号或名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紱,駙马奉车,趣得一号……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

(2).一个号令。《朱子语类》卷二一:“若不敬,则欲不可得。如出一令,发一号,自家把不当事忘了,便是不信。”

(3).又称。《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 费禕 副贰” 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时 蜀 人以 诸葛亮 、 蒋琬 、 费禕 及 允 为相,一号四英也。”

(4).一帮。《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昨晚一号几十隻船都湾在这里,那一个敢开?”

(5).犹一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惟有这一号纸,是做不出来的,卖了一张,我就短了一张的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七:“你不晓得这妹子的根基呢?一号藤子接一号瓜,没有错的。”

酒卮

亦作“ 酒巵 ”。盛酒的器皿。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於百步外,命善射者十餘人共射,中者即以赐之。”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之二:“ 庐山 南堕当书案, 湓水 东来入酒巵。”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

诗笔

(1).诗和散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 王利器 集解:“ 六朝 人以诗、笔对言,笔指无韵之文。”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至午后诗笔俱成,得七千餘字。”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辞笔或诗笔对举, 唐 世犹然,逮及 宋 元 ,此义遂晦。於是散体之笔,并称曰文。”

(2).写诗的笔。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 太山 。” 金 元好问 《示崔雷诗社诸人》诗:“江山自许供诗笔,糜粥犹能到酒杯。”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二:“千寻翠色供诗笔,一派湖山作画图。”

英豪

英雄豪杰

杂技英豪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忧思

(1) 忧虑

日夜忧思

(2) 忧虑的心绪

生心

引起某种念头;多心

我怕你生心,才这么做的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汉 郑玄 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方将区区於簿书米盐之间,碌碌於尘埃箠楚之地。” 清 刘大櫆 《乞捐输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说: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陈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汉书·贾谊传》:“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唐 李绅 《宿越州天王寺》诗:“休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 明 李东阳 《再哭体斋迭见慰哭子韵》:“山斗正悬天下望,簿书长绕病中身。”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宪驾经临,自当远接,只因簿书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濡滞

迟延;犹豫不决

将军欲通媒妁,呼吸可行,何必如此濡滞。——《禅真后史》

清飙

亦作“ 清飈 ”。亦作“ 清飇 ”。亦作“ 清颷 ”。 1.犹清风。 晋 成公绥 《啸赋》:“南箕动於穹苍,清飇振乎乔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张景阳 《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岹嶢,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飆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寒蝉赋》:“折清飈而不沦,团高木以飘落。”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清飇颯然来,喜得如弟兄。” 明 李东阳 《南溪赋》:“清颷徐来,旭旦始旦。”

(2).指清高俊逸的风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峻节无双,清飈自远。”

郁陶

(1).忧思积聚貌。《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鬱陶,言哀思也。” 陆德明 释文:“鬱陶,忧思也。”《孟子·万章上》:“ 象 曰:‘鬱陶思君尔。’”《楚辞·九辩》:“岂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王逸 注:“愤念蓄积盈胸臆也。”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鬱陶增思,寤寐永叹。” 清 姚士陛 《月夜泊慈水》诗:“舟泊闻宵柝,乡心正鬱陶。” 俞锷 《岛南杂诗》:“蛮蛮萧雨正鬱陶,挑灯夜半读《离骚》。”

(2).引申为凝聚貌。 唐 杜甫 《大雨》诗:“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鬱陶。”

(3).形容喜而未畅。《礼记·檀弓下》“人喜则思陶” 汉 郑玄 注:“陶,鬱陶也。” 孔颖达 疏:“鬱陶者,心初悦而未畅之意也。” 唐 虚中 《赠秀才》诗:“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鬱陶。”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游仙》:“春心鬱陶,春色娇嬈,花前雁后同驩笑。”

(4).犹郁燠。暑气蒸郁。《初学记》卷三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何太阳之赫曦,乃鬱陶以兴热。”

可见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由此可见

由此

由于如此;因而;从这里;从此。

例句: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登高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 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梨枣迎霜树压黄,盖茅新屋渐成行。人情喜见兵戈息,路上时闻酒瓮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面山兼面水,仁智乐兼斯。

    近沼风来爽,远峰阴上迟。

    过弦月渐朗,舣岸舫相随。

    待夕澄瀛泛,言看塞景奇。

  • 作者:李新,朝代:宋代
    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 作者:李复,朝代:宋代
    故国归来晚,相逢共老年。聊从浮白饮,莫拟畔牢篇。花近红侵坐,槐新绿媚天。还丹消息断,无惜放杯传。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莫笑花前醉堕巾,放翁又看一年春。寻巢燕熟频穿户,酿蜜蜂喧不避人。楚庙羔豚初散社,稽山笋蕨正尝新。要知不负年光处,南陌东阡自在身。
  • 作者:秦志安,朝代:宋代

    先生高见真吾师,速营菟裘犹恨迟。

    窗明炕煖十笏地,松风萧萧和陶诗。

  • 作者:郎士元,朝代:唐代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 作者:张颉,朝代:宋代
    步虚声起绕玄云,石乳烟销夜半分。怪得瑶笙吹鹤过,碧坛夜醮玉宸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