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武夷九曲棹歌·其八原文 诗词名句

武夷九曲棹歌·其八

作者:余嘉宾 朝代:元代

武夷九曲棹歌·其八原文

苍玉屏风水曲流,满船丝竹载清秋。

步随明月瑶台去,无数红云夜不收。

诗词问答

问:武夷九曲棹歌·其八的作者是谁?答:余嘉宾
问:武夷九曲棹歌·其八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余嘉宾的名句有哪些?答:余嘉宾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八

参考注释

玉屏风

(1).玉制或玉饰的屏风。小型的用作摆设,供观赏。《南史·王僧虔传》:“ 文惠太子 镇 雍州 ,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 楚王 冢,大获寳物:玉履、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纶。” 唐 郑遂初 《别离怨》诗:“尘生锦步障,花遶玉屏风。”

(2).即肉屏风。古时豪门显贵以美人排列作为屏障,故称。《 * 词话》第五五回:“但见……左右玉屏风,一个个 夷光 、 红拂 。”参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卷十四“肉屏风”。

水曲

水流曲折处;曲折的水滨。《周礼·地官·保氏》“四曰五驭” 汉 郑玄 注:“五驭:鸣和鸞,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铁路遇山岭水曲,均须遶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

宋 代西南少数民族舞曲名。《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

丝竹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红云

(1).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莱 仙子,因微过謫落红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

(2).荔支的别名。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逢辰 《和韵》:“冰桃雪藕凉如许,忽捧红云喜欲狂。”自注:“于中伏日,适 寿研 二妹,由 福州 寄到新荔,大人别有诗纪之。”

(3).喻大片红花。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4).喻面颊红晕。《再生缘》第六二回:“调理得,红云重透脸边霞。” 臧克家 《六机匠》诗:“你也间或‘嘘’几盅,几盅酒就在你脸上烧起红云。”

(5).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举,若 红云 、 秀天 二岫,更为殊观矣。”

夜不收

古代军队中的哨探。因彻夜在外活动,故名。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打探去了。”《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九》:“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西游记》第七十回:“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 清 李玉 《牛头山》第六折:“[外探子上]‘打探军情事,名为夜不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舟涉越溪悲,梯攀玉井危。何如澹成映,更有绿相欹。不作骚人恨,频成谢客诗。钓船如许坐,蓑笠不辞披。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六龙杲杲看推移,也有分光蔀屋时。作古远知燧人氏,至今犹说介之推。扣门自此人皆有,暗室从来我不欺。冷灶无烟知几日,凭谁乞米试晨炊。
  • 作者:强至,朝代:宋代
    瑶林纷有蕊,玉海浩无津。盖地都藏险,漫天不露垠。片轻消凿落,光冷夺纯钧。贺笏庭前客,欢杯陇上民。清辉交夜月,妙曲次阳春。兔苑谁传简,蚕崖自比银。香沈宵爇麝,烟湿昼炊薪。履没平三径,窗明断一尘。乘时飞更急,带晚赏逾珍。酒合斟琼液,巾宜顶白纶。分形虽各值,洒润要皆均。渗野今丰魏,飘筵昔瑞秦。禽疑越贡雉,兽讶晋祥麟。巧到枯株木,偏宜劲节筠。寒林图似展,粉笔埽初匀。尝爱漆园吏,寓言姑射神。如公诗具美,揣物意尤亲。久作依刘客,难追访戴人。幕中赓绝唱,席右愧嘉宾。不独调元手,风骚敌孟醇。
  • 作者:孟郊,朝代:唐代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玉立无气力,春凝且裴徊。将何谢青春,痛饮一百杯。芍药吹欲尽,无奈晓风何。余花欲谁待,唯待谏郎过。谏郎不事俗,黄金买高歌。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饮之不见底,醉倒深红波。红波荡谏心,谏心终无它。独游终难醉,挈榼徒经过。问花不解语,劝得酒无多。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料得一孀妇,经时独泪垂。
  • 作者:邢仙老,朝代:宋代
    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点笔时研三郑篆,弹冠尝动一簪星。青童去撅南山木,野客来寻北帝经。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分阴宵旰万几繁,馀暇精神寄笔端。

    运腕力如撑海岳,挥毫形似舞龙鸾。

    当年欢忭承荣赐,此日依迟忍重看。

    讵止宋臣飞白记,涕流频拭那能乾。

  • 作者:释宗杲,朝代:宋代
    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杭郡优沾遇,恩波并逮苏。

    入田惟二寸,继霈尚殷吾。

    何处民非子,为希泽遍濡。

    更因缱北省,纵小亦胜无。

  • 作者:韩淲,朝代:宋代
    华发秋来忽满梳,故人相见意何如。强亲杯酒欢无几,尚觉篇章兴有余。世事纷然随野马,吾生老矣信蘧庐。林间已下萧萧叶,雨过空山木影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